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大规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过度开发和占用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乡村企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突出的生产生活污染问题.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和模式,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升级转型,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以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因此,加强县域农村环境治理,使之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分析并阐明了农村环境恶化的表现和成因,并从基础设施、环保科技和制度建设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3.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有长远影响,也是我国面对世界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做出的正面回应。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更令人担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多因素同时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对于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建设法治化乡村生态环保体系为目标,在梳理现阶段学术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农村环保与法治意识薄弱、生态环保法律体系不健全、生态环保执法不严格等现实困境展开探究,提出多方位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振兴法治化建设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阻碍了城乡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相当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希望能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哲学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实现城乡交互协调的辩证发展,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消减城乡二元差异,让农民共享城市文明与实惠。"两型社会"建设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实现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转向,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资源能源间的整体平衡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7.
《总体方案》"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一节核心是实现环境资源产权化、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同步化、环境治理外部成本内部化,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地融入资源型经济转型工作的全过程,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部署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总体方案》在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方面有多个创新,最突出的有以下3个:一是明确提出了建设基于环境容量管理的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建设生态环境,也日益成为当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讨论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政府部门、学者及民众越来越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空前重视,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明确提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事关海洋强国建设,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兴衰安危,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人类共同命运,因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环境文明是人类对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反思,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观光农业是一种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满足身心愉悦的新型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产业。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在生态伦理的刚性约束条件下,如何发展低碳、高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规划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就如何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风英  于亚利 《科技信息》2012,(19):445-44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为我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助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战略意义重大、现实影响深远。本文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包括语言的濒危及消亡、语言规范意识薄弱、英语教育地位过高等,切实关注语言生态系统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我国语言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业文明社会理念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政府在新时期职能如何定位,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地区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社会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等多方合作,其中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兰州市和定西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西北地区有一批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不足、需及时脱离和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大军。沁园春生态产业集团通过12年的企业发展,总结了环保民企在环境治理中的经验:西部环境的治理是一种产业,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会反馈到社会发展中去;环保企业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也要改善社会环境,帮助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和西部人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就是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合浦县为例,首先说明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发展为着眼点。我国目前正积极的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个案的调查研究,通过L村的今昔变化,了解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分析其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总结规律,得到新的发展模式,并将其推广出去,让有相同发展情况的的村子进行借鉴,从而更好的带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仇军岭 《科技资讯》2011,(34):127-127
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担负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创新思维,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探索苏南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江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提升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要在全社会做好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文明法制与监管机制,拓宽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正确的政绩评估和绩效评估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和统筹城乡生态一体化六大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惠州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为立论依据,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探讨了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延和内涵,提出了"依仗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建旅游产业""依托先进的石化技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合作""依靠各界的环保组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这3个惠州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主要制约因素,最后对"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