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52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71%;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70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4.94%.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β-蒎烯、β-月桂烯、甲基正壬酮、桧烯、α-蒎烯、柠檬烯、癸酸乙酯、乙酸龙脑酯等.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差异,但主要的活性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津伍 《应用科技》1999,(11):22-22
鱼腥草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据测定,鱼腥草含蛋白质2%,脂肪0.4%,多糖6%,钙0.7%、磷0.053%,挥发油0.12~0.05%;还含有蕺菜碱,倾皮素,异槲皮甙,瑞诺式,金丝桃式等。鱼腥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倩和食用价佰,据民间陈方和历史医书记载.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多种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食用方面,在我国民间一向有用鱼腥草作菜食用的习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鱼腥草还可用来加工作鱼腥草茶、鱼腥草酒、鱼腥草汽水等系列保健饮料和食品,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资源c鱼腥草喜温暖阴湿环境,怕干…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四川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就如何增设"鱼腥草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这一实验进行了探索。分别通过直接研磨法、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来提取鱼腥草中的有效成分;然后采用麦氏比浊法设置一系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菌液浓度;采用滤纸片法观察统计鱼腥草在各种处理下对两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对鱼腥草抑菌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鱼腥草浸提液对两种细菌均具备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大肠杆菌。因此,为优化教学内容及节约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有机溶剂提取法研究鱼腥草对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根和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其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乙醇回流萃取制备鱼腥草根和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采用涂布平板法和96孔板法测定两者抑菌活性,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两种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鱼腥草根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250,0.125,0.125,0.004和0.250g·mL~(-1);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上述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034,0.068,0.125,0.001和0.125g·mL~(-1)。GC-MS分析结果显示,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主要含有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亚麻酸、棕榈酸、5-甲基-2,4-(1H,3H)-嘧啶二酮、磷酸三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叶绿醇;而根乙醇提取物中仅发现抑菌成分亚麻酸和棕榈酸。【结论】鱼腥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根乙醇提取物,且抑菌成分的种类数及含量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金银花中9种主要成分的方法。采用负离子扫描方式,对主要成分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色谱分离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由甲醇和0.2%甲酸水溶液组成,结合聚类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金银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9个化合物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日内精密度(0.96%~2.26%)、日间精密度(0.52%~3.04%)和稳定性(0.85%~2.15%)均符合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在96.77%~10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8%~4.01%之间;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内的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3-O-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贡献最大的化合物。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金银花有效成分及相关量效关系、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鱼腥草在不同季节营养成分的变化,主要对不同季节栽培的鱼腥草的水分、蛋白质、油脂、可溶性糖、维生素C共5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在春季水分与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富含其他多种营养成分,是极其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适于鲜食及保健加工。夏季油脂、粗纤维含量较多,适用药用,蛋白质、可溶性的测定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黄泻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并筛选出三黄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AD相关靶点,维恩图获取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信息。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与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使用SYBYL-X 2.1.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出三黄泻心汤47个有效成分,71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汉黄芩黄素、黄芩新素、半枝莲种素、苏荠苎黄酮,核心靶点为IL-6、TNF、IL-1β、VEGFA、TP53。GO功能分析主要涉及药物反应、缺氧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验、研究我国6个地区20个实际案件中查获的麻古样本主要成分及添加剂成分,为侦查、审理相关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方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近2年我国河北、海南、山西等6个地区20个案件中查获的麻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添加剂。结果多数麻古样品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少数样本中含有苯丙胺或者不含苯丙胺类成分,其中17个样本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2个样本主要成分为咖啡因,1个样本主要成分为苯丙胺;麻古中主要添加剂为咖啡因。结论不同麻古样本中主要成分及添加剂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审理本类案件时应按样本的定性检验结果定罪量刑。不同地下工厂生产的麻古工艺和配方差异较大,存在很强的特异性,可以据此对不同麻古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麻古的产地信息并对其加以区分,为侦查、审理麻古类毒品案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天然产物中成分的应用进展.方法:采用Pubmed和CNKI数据库收集和整理HSCCC相关的实验研究情况,并主要综述了HSCCC的工作原理、特点、溶剂系统的选择、成分(生物碱、黄酮类及其它成分)分离与纯化、技术联用与改进等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结果:高速逆流色谱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独特优点的创新色谱技术(新型液-液分配技术),并随着对药物有效成分药用和食用疗效研究不断深入,已被广泛的用于天然产物的研究.结论:在色谱技术领域中,HSCCC应用于分离天然产物成分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蒋丽光 《遵义科技》2005,33(4):14-17
折儿根,学名蕺菜,又名鱼腥草,本是中草药,又可作野菜食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野菜成为一种时尚,折儿根就成了餐桌上的宠儿,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种植折儿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我区折儿根的生产情况,最近,我们通过与折儿根种植户、农村经纪人和镇农技人员座谈、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信息长廊     
《科技潮》1998,(11)
花锚草为龙腿科花锚属植物椭圆叶花锚,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云贵地区海拔2500~4000米的林下和草原。花锚全草人药、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利胆的功能。我国民间傈傈族、羌族、藏族人民很早以前就把花锚草作为治疗肝炎、胆囊炎、风湿、黄疽的主要用药。青海三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宁(1997年根据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通知更名为乙肝健)片是以花锚草为主要原料提取有效成分花锚甙精制而成,其有效成分花锚甙是首次发现的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一种新成分。○ (高寒)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25%、1%、2%、8%、8%、8%,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13.
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的黄酮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根和鱼腥草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鱼腥草根和鱼腥草叶中的黄酮用8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用Waters 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脱脂,以Waters Nova-Pak-C18(Φ3.9 mm×1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和甲醇的体积比为40:60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该色谱条件下,鱼腥草中主要的黄酮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在360 nm波长处检测,并作了色谱峰纯度分辨.方法标准回收率为98%~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85%~2.2%.  相似文献   

14.
蔬菜中合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总黄酮化合物是一大类对人体起到较大药理作用的物质,如护肤美容、抗衰老、抑茵、抗氧化等。迄今为止文献报道出大概五十种蔬菜中存在黄酮类成分。总结了其以主要活性成分芹菜素、木犀草素在不同种类蔬菜中的含量分布,为蔬菜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不清,限制了中草药的推广应用,也限制了对其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论阐述;近年来,中成药出口,在国际上屡屡遇到麻烦,有效成分不清也是其主要因素之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鉴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中"成分"的含义指分子;有效成分就是指对生物体具有确定药效的分子)。药效可以表现在整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但效应必须是确定的。确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具有明确疗效的或能引起明确生理、药理反应的草药(植物或动物来源的物质)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中药黄芪中治疗乳腺癌有效成分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一方面通过TCMSP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筛选出黄芪的有效成分,另一方面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和DisGeNET等数据库查找与乳腺癌相关靶点.而后,利用筛选出的有效成分和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探究蛋白质互相作用关系,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与JUN、RELA、ESR1、MYC、MAPK1、FOS、HIF1A、MAPK14、AKT1、CCND1和IL-2等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进行槲皮素(quercetin)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黄芪可能主要是通过其活性成分槲皮素实现其抗乳腺癌的作用.本研究初步探讨黄芪治疗乳腺癌具有的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进一步为黄芪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的筛选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技术优势 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经过近6年的研究工作,从数百个组分中提取了一个单味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米依纯,实验证明米依纯不但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该有效成分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动物实验证明,该成分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降低心率,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在清醒动物、麻醉动物中均证实上述作用,其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了4种高寒藏药材: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tii Franch)、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 Maxim)、白花假龙胆(Gentianella albiflora Maxim)、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axim)原植株及其愈伤组织中5种有效成分: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芒果甙(Mangifer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熊果酸(Urolic acid)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反相柱(4.6 mm×250 mm,5μm);柱温:室温;獐牙菜苦甙、龙胆苦甙、芒果甙检测条件:流动相V甲醇∶V水∶V冰乙酸=25.00∶75.00∶0.04,检测波长259 nm,流速0.8 mL/min;齐墩果酸与熊果酸检测条件:流动相V甲醇∶V水∶V冰乙酸=85.00∶15.00∶0.04,检测波长209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4种藏药材原植株药效成分种类及含量均有差别,4种藏药材中仅有川西獐牙菜含有所测定的5种药效成分单体,其余均含4种。各药效成分单体中,龙胆苦甙含量最高(1.9536%~3.7285%)。4种藏药材愈伤组织的药效成分含量均低于原植株,但同一有效成分在不同藏药材愈伤组织中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按生长速度推算,各药效成分的积累量均高于原植株,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法准确、快速,可有效的分离和检测4种高寒藏药材原植株及其愈伤组织中的药效含量,为通过细胞工程生产藏药材有效成分提供了准确、灵敏、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田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田土壤渗漏水中氮素淋失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渗漏水中的氮素(N)淋失形态以硝态氮(NO-3-N)为主,土壤中高硝态氮含量和施氮肥是造成种稻田前期氮淋失的主要原因.种稻期间的淹水作用,增强了土壤的还原性并抑制了土壤的硝化反应,可减少硝态氮的淋失.稻田土壤氮素淋失数量与渗漏水中氮素的浓度和水的渗漏速率有关,而水的渗漏速率主要受土壤犁底层的透水性和水文条件的控制和影响.试验以施用氮肥250 kg/hm2和渗漏水量214 mm估算出单季稻田氮素淋失总量为6.44 kg/hm2,占当季施肥量的2.58%.  相似文献   

20.
微波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苍耳子水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苍耳子的水溶性物质进行微波萃取,并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萃取条件为:20~40mesh苍耳子,30mL蒸馏水,微波功率480W,控温110℃萃取25min。然后利用GC/MS首次分析鉴定了微波萃取苍耳子水提取液的成份组成,共鉴定出18种成分。苍耳子水提取液的主要成分是丙三醇(含量74.41%),丁醛(3.80%),肉桂酸(2.89%),琥珀酸(2.83%)。还含有一些糖类,糖醇类物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苍耳子,研究其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