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基于对垄断“二重性”的认识而产生。适用除外制度不仅弥补了立法技术的不足,而且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维护。知识产权正当行使行为为反垄断法所豁免,而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则是垄断禁止制度的规制对象。入世后,我国既要加强保护合法的知识产权行使行为,同时也要在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中规定与知识产权滥用有关的反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版权制度和专利制度各自保护的侧重点和保护方法,分析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及其起因,指出版权和商标权冲突的解决之道在于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呼吁适时发展知识产权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有国内经济发展推动的贡献,也有外部因素的助力。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知识产权问题是两国长期谈判的重点议题,两国之间也产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中美知识产权纠纷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不断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国应当基于自身现实和国家利益,主动、稳步地提高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禁止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学界日渐关注的话题。从单一的“权利保护研究”到“权利保护与禁止滥用并重”,体现了理论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从知识产权的价值出发,探讨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根源与表现,从而论述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必要性;在借鉴相关国家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立法及实践的基础上,就我国应如何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从立法、执法等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科学技术适应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做了许多必不可少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以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把"依法治知"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核心,要求建立一套与国际规范接轨按国际惯例行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确保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永葆中国特色快速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特别重视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争创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反垄断法》第55条乃协调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间冲突之外部体系的核心。第55条虽具除外条款之外观,但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法条;而应被解释为说明性法条,是关于不违反反垄断法之知识产权行使与违反反垄断法之知识产权行使的类型描述。第55条并无构成要件;处理个案的实体性问题时,不应直接适用第55条,而是应适用反垄断法的其他规定认定某知识产权行使的违法性。第55条明确了衡平两法的理念,并将此衡平任务授权给反垄断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行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保护并用的“双轨制”.这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特色。以专利权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8.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将日益增强,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现象也将凸现。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使就应当有相应的法律规制。反垄断法就是规制这种权力滥用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9.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是促进技术转让、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文中首先十分扼要的梳理了知识产权滥用在英国、美国、欧盟及加拿大等国法律中的含义及其相应规制制度,可以发现: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界定及其规制制度与民法中的"权利滥用原则"几乎不存在任何制度上的渊源关系。对于知识产权滥用,虽然目前各国并没有达成一致,国际公约对此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总体制度上存在本质分歧。相反,各国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与措施上呈现出相互借鉴、不断融合的趋势,而且运用竞争法对于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已经成为各国的主要措施。其次,文中比较分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技术转让的两种不同取向。文中强调指出:TRIPs协议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同时确立了制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原则。最后,文中简要阐述了我国规制知识产权的现状,探讨完善规制我国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的举措,建议在TRIPs协议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相应措施与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设计,我国与发达国家是竞合抑或全异,这确实是个问题。以刺激创新和法益保护为主旨,应架构多层次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契合TRIPS精神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在刑法视域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款,调整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思路,厘清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竞合问题,建立健全统一的司法机构,当为一种有效的路径选择。同时,这对于惩治与防范民族地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诚信原则之于知识产权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知识产权的立法之本,具有平衡知识产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效率,补正、解释、创设知识产权法等项功能。诚信也是知识产权执法和司法适用的基础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相对人守法的依据。最后,把握诚信原则在知识产权法中的适用维度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分析反垄断法的目的与促进和保护竞争有密切的关系。竞争的功能表现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福利的提高和经济民主程度的提高,因此,反垄断法的一般目的也应反映为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政治目的,而提高经济效率和提高消费者福利已经日益成为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01年第二次修订的中国《商标法》,明显加大了对商标权人的保护力度,它是"知识产权是私权"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商标财产的私权属性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这从近现代财产权理论论证其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当中显而易见。新修订的《商标法》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保护私权的重要性,并不失与现代法治所要求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与刑事赃物追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准确把握《物权法》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关于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立法精神,解决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与刑事赃物追缴的刑民交叉和冲突问题,就必须结合国外赃物善意取得制度以及相关案例全面追溯、梳理我国对于刑事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有关立法实践及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内在冲突,如实施目标的冲突、实施原则的冲突、实施程序的冲突等,不仅影响了反垄断法的实施效率、国家产业政策的布局,而且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但是这些冲突又是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掌握反垄断法实施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我们发展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施效率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和谐作为一种道德理念与事物的完美状态,千百年来为人类所孜孜以求。我国现行《物权法》旨在定纷止争,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处;平等保护物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关系之和谐;注重环境保护,意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都表明了《物权法》对和谐道德理念的自觉追求。《物权法》的终极价值,就在于限制过度膨胀的种种人欲,以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法》之听证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制度是建立在“自然公正原则”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基础之上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制度。《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扩大了行政许可听证的范围,并首次确立了“案卷排他原则”。这些创新性的规定是我国“依法行政”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担保物权作为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抵御我国市场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担保物权中,《物权法》关于抵押转让制度规定却存在许多不足:限制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没有兼顾当事人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动产抵押的特殊性,仅以替代清偿作为唯一解除抵押权人同意的条件。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关于该制度的立法状况,针对我国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颁布半年以来效果显著,不仅是完善了我国法律界的空白,同时对于我国的经济届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银行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物权法》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物权法》的颁布将给银行带来许多利好机遇。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担保能力和融资能力,而且还将进一步规范融资方式,为银行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法律保障。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物权法》将激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加快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融资渠道的拓宽和融资程序的简化客观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企业平等的竞争平台.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也将与国际接轨。世贸组织的TRIPS协议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设定了一些多边国际标准,我国应加以重视。就该协议与我国《商标法》关于商标的定义、商标权的取得、权力范围及限制等内容进行简要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