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黄毛鼠及其体外寄生虫进行专题总结,黄毛鼠在我省分布广密度高,其组成及密度沿海高于山区,平原高于丘陵,随着海拔逐渐增高,数量逐渐减少。黄毛鼠外土唾有跳蚤。革螨、恙螨和蜱、,合计近70种之多,为鼠类之冠,由于全省范围内地形,地陀孟貌、气候、海拔及鼠类组成比等条件不同,黄毛鼠体外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在各地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不同,闽东北山区的种类多于东南沿海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 鼠管状线虫(Sypyhacia obvelala)是实验小鼠、大鼠及地鼠中最为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之一。一般寄生于盲肠、结肠内,以其头部附着于肠粘膜上,发育成熟的雌虫,与雄虫交配后爬到肛门周围皮肤产卵,故在肛门周围皮肤能找到虫卵。在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查项目中,它是主要检查对象之一。为了迅速、准确地检出鼠管状线虫,以次在不同等级(普通、无特定病原体)的动物检定中,筛选出相应简便的方法,笔者在普通小鼠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别调查昆明市三家单位提供的共 90 只实验用 ICR 小鼠和 45 只实验用豚鼠的体内、外寄生虫感染 情况,以及小鼠及豚鼠仙台病毒(SeV)、小鼠肝炎病毒(MHV)、豚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V) 的感染情况, 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所描述的方法及病毒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 说明,对昆明市三家单位随机提供的共 90 只 ICR 小鼠和 45 只豚鼠样本,分别进行体内、外寄生虫、小鼠 MHV 及小 鼠 SeV、豚鼠 LCMV 及豚鼠 SeV 的检测。结果 昆明地区实验用小鼠及实验用豚鼠均检出体内、外寄生虫;3 只小 鼠检测出体外寄生虫,检出率为 3. 3% ;20 只小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2. 2% ; 4 只豚鼠检测出体外寄 生虫,检出率为 8. 9% ;9 只豚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0. 0% ;小鼠 MHV 及 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 豚 鼠 LCMV、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监测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对医学及生命科学 的研究至关重要,昆明地区实验动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武汉地区某实验动物室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由昆明种小鼠和BALA/c小鼠检获三种肠遭寄生蠕虫,即四翼无刺线虫(Asplculuris 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yphacia obvel-ata)和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由普通大鼠、Wistar株检获三种肠道寄生蠕虫和一条绦蚴,即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鼠管状线虫(Syphacia maris)和链尾蚴(Cysticercus Fascioloris);由豚鼠检获五种肠道原虫和一种体外寄生虫,即活动豚鼠毛滴虫(Trichom-ohas caviae)、豚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aviae)、豚鼠小唇虫(Chilomitus cavlae)、梨形杯纤毛虫(Cythodinium pirilorme)、肠唇鞭毛虫(Chilomaslix intestinalis)及豚鼠长毛虱(Gliricolaporeelli)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不同;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方式对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影响。提出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动物寄生虫病,提高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5.
安徽长江沿岸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长江沿岸自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以来,发病地区由1962年的4个市县,至1974年已增加到17个市县、疫区逐渐扩大,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有必要在沿江一带进行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系统研究,这不仅为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编写我国动物志提供一些具体资料。关于我省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的鼠螨区系,在文献中仅见有零星报导。过去的研究工作,重点在淮河沿岸,而在沿江及皖南地区做的甚少。从1973年11月,我们在有关地区和县防疫站的密切配合下,在我省长江两岸开展了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系统研  相似文献   

6.
014 佳灵三特 内容简介 佳灵三特是高科技新产品氯氰碘柳胺钠的国内商品名,国际上公认的广谱驱虫新药,对动物体内肝片吸虫,胃肠道戋虫及节肢动物的幼虫阶段及对动物体外的螨虫、羊鼻蝇蛆、牛皮蝇蛆、血虱均有驱杀灭性。驱虫效果达100%,是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克星。1997年正式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佳灵三特     
1 简要说明 佳灵三特是高科技新产品氯氰碘柳胺钠的国内商品名,国际上公认的广谱驱虫新药,对动物体内肝片吸虫,胃肠道戋虫及节肢动物的幼虫阶段及对动物体外的螨虫、羊鼻蝇蛆、牛皮蝇蛆、皿虱均有驱杀灭性.驱虫效果达100%,是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克星.1997年正式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佳灵三特     
1 简要说明 佳灵三特是高科技新产品氯氰碘柳胺钠的国内商品名,国际上公认的广谱驱虫新药,对动物体内肝片吸虫,胃肠道戋虫及节肢动物的幼虫阶段及对动物体外的螨虫、羊鼻蝇蛆、牛皮蝇蛆、皿虱均有驱杀灭性.驱虫效果达100%,是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克星.1997年正式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区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寄生虫的检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地区红面猴进行寄生虫检查 ,查出体内寄生虫 12种 ,其中肠道蠕虫 :人蛔虫、结节线虫、毛首线虫、粪圆线虫、食道口线虫、蛲虫 ;肠道寄生原虫 :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滴虫。肝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5% ,中心猴组 3% ,平南猴组 4 .5% ;查出体外寄生虫 1种 :猴虱 ,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7.8% ,中心猴组 0 ,平南猴组 7.6 %。同时感染 2种虫的猴 ,野生猴组 4 8.6 % ,中心猴组 2 2 .4 % ,平南猴组 4 1.4 %。同时感染 3种虫以上 ,野生猴组 36 % ,中心猴组 4 .5% ,平南猴组 35.2 %。没有感染寄生虫的猴 ,野生猴组仅占 3.9% ,中心猴组 34% ,平南猴组 6 .5% ,前者与后者差异不大 (P >0 .0 1) ,但两者与中心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寄生虫阳性猴进行全面治疗 ,结果表明 :2 0 %乳剂速灭杀丁对体外寄生虫有较好疗效。复方甲苯咪唑、肠虫清是治疗肠道蠕虫的理想药物。治疗原虫的药物以灭滴灵和喹碘为理想。而对食道口线虫及毛首线虫则用噻苯咪唑最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场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剖检了来自上海市场罚没的2种19条蛇,其中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9条、大王蛇(Elaphe carinata)10条,分别取血液涂片,依序检查体表、皮下、肌肉、心脏、肺脏、肝脏、胃、肠道等组织器官,收集检获的寄生虫,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在19条蛇均未检出外体寄生虫、吸虫和棘头虫,在皮下和体内检出线虫和绦虫,在血液中检出肝簇虫(Hepatozoon),蛇的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线虫、绦虫、肝簇虫在赤链蛇的检出率分别为77.88%、100%、0,在大王蛇的检出率全部为100%.从19条蛇共检获线虫192条、绦虫(裂头蚴)1236条,其中69.79%的线虫和86.55%的绦虫来自大王蛇.按检出的脏器统计,93.20%的绦虫来自皮下与肌肉,65.63%的线虫来自胃.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场两种蛇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其中检出的裂头蚴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吃蛇皮与蛇肉、吞蛇胆存在感染寄生虫的极大风险.因此,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1.
敌百虫早已被广泛应用来杀灭农业害虫与卫生昆虫。因其对哺乳动物毒性比对昆虫低得多,McGregor等(1954)首先給豚鼠口服以毒杀皮肤的丽蝇科的Callitropa hominivorax幼虫。我国在1957年开始試用敌百虫驅除牛、羊体內、外寄生虫,发现对一些綫虫和蝇蛆等很有效。据陈如作报告,敌百虫对豕肠道寄生綫虫有很高疗效。本省合浦县卫生防疫站使用50%敌百虫酒精溶液治疗1,000多例肠道寄生虫患者,认为疗效比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给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调查其养殖过程中鱼体寄生虫种类。【方法】以防城港和北海网箱养殖卵形鲳鲹为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肉眼检查、镜检观察等方法对卵形鲳鲹体表、鳃、内脏等组织进行寄生虫检查并分类鉴定。【结果】共检出5种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拟德式吸虫Pardeontacylix McIntosh、本尼登虫Benedenia Diesing、淀粉卵甲藻Amyloodinium ocellatum和车轮虫Trichodibna Ehren berg,感染率分别为27.8%,8.1%,3.3%,16.4%,18%。【结论】寄生虫在卵形鲳鲹的养殖过程中存在,且种类繁多,已成为影响卵形鲳鲹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伊维菌素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方法将携带鼠癣螨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雌鼠也随机分为3组;将携带鼠隐匿管状线虫卵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雌鼠也随机分为3组。通过3周饮用浓度分别为0.1%、0.5%和1.0%的伊维菌素来观察驱杀效果。结果 3个浓度的伊维菌素对实验动物鼠癣螨和鼠隐匿管状线虫均有较好的驱杀效果。结论伊维菌素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驱杀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近年来研制并已开始推广使用的一种高效、广普、施用方便的抗寄生虫新药。据报道,该药对蜘蛛昆虫等体外寄生虫和线虫等体内寄生虫均有效,而且线虫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阶段对伊维菌素是敏感的。在我国关于伊维菌素驱除寄生线虫的报导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据饱和盐水漂浮法粪便虫卵检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害获灭”(Ivomec)对山羊内外寄生虫的驱杀试验,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90年4—5月在汶川县威州乡用该药对18只山羊(试验组12只、对照组6只)的内外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试验结果,Ivomec按0.2mg/kg一次颈部皮下注射,对线虫的驱虫率为94.0—100%(其中:毛首线虫Trichuris为94.0%、奥氏线虫T·ovina为95.4%、捻转胃虫H·contortus、羊仰口线虫B·trigonocephalum、微管结节虫O·venulosum、舒氏歧尾线虫B·schulzi均为100%),对外寄生虫——微小牛蜱B·microplus、台湾角血蜱H·cornigera、山羊腭虱L·stenopsis、山羊毛虱D·caprae的杀灭率均为100%。该药注射时出现极短暂的疼痛反应外,在整个试验期内未见任何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普通级SD大鼠膀胱线虫的感染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只普通级SD成年大鼠进行检测,在13只大鼠的膀胱中发现膀胱线虫,肾盂中未发现膀胱线虫。每只鼠中有3~14条,均为雌虫、虫长为10.31±0.36mm,宽为15.50±6。48μm;虫卵呈椭圆形。两端有给节,大小为(63.67±0.95)×(36.67±1.39)μm。将收集到的线虫放入生理盐水中产卵,并将产出的80个卵放入(生理盐水+青霉素)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48h后存活60个;72h后存活40个;96h后只剩4个卵存活;120h后全部死亡。这表明虫卵即使在很简单的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依然能存活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 犬丝状虫病的诊断分为有无虫体寄生的寄生诊断和寄生虫体所致的病势程度的病势(病期)诊断。诊断的第一步是寄生诊断,但是为了确定治疗方针和予防措施,正确地认识病势程度也是必要的。确定有无犬丝状虫寄生的手段有以下三种。第一,按犬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即症状、临床病理学、心电图和心、肺X射线检查等,但必须根据寄生虫学诊断确定虫体寄生;第二,根据寄生虫学检查手段确定血液中有幼虫寄生。据报导,丝状虫病犬约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06年~2008年北京地区普通Beagle犬、大耳白兔和清洁以上大鼠(Wistar和SD品系)、小鼠(KM和ICR品系)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抽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实验动物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抽检动物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结果普通Beagle犬的质量虽在逐渐提高,但体外寄生虫时有检出;普通大耳白兔体外寄生虫的携带较为普遍;清洁大鼠和小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基本合格,但有体内寄生虫的阳性样本;SPF级大鼠和小鼠的供应数量较少,尚不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建议有关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加强普通动物的防疫工作,同时改进饲养管理水平,以有效避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清洁动物的净化及物料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清洁动物的质量合格、稳定;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净化水平并扩大SPF动物的生产规模,以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湖北省39个县(市、区),53284人,湖北省人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52.04%,确定的虫种65种,分布于全省各县(市、区)的虫种17种,驻见于少数地区极少数人群的少(罕)见虫种13种,棘口科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猫后睾吸虫,异形异形吸虫,小杆线虫铁线虫、美丽筒线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系省内首次报道,寄生虫感染和分布与地理条件,气候,社会经济基础、卫生条件、人群职业,年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鼠癣螨(Myocoptes musculinus)快速鉴定方法,并对50个生产厂家843批5109只SPF实验动物鼠癣螨感染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鼠癣螨的净化策略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鼠癣螨感染筛查。多重PCR方法鉴定分离的鼠癣螨cytb(细胞色素b)、cox2(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亚基2)和ATP6(ATP合成酶F0亚基6)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认鼠癣螨感染。结果基于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检出鼠癣螨阳性样本39份,阳性率为0.76%,检出形态为鼠癣螨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根据鼠癣螨的虫卵、幼虫、若虫、雌雄成虫的大小和形态初步确定虫种。从阳性样本中分离的单个鼠癣螨的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扩增其cytb、cox2和ATP6基因,结果表明,39份形态学阳性样本,分子鉴定均为阳性,且与其他不同种属的寄生虫无交叉反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不同个体间鼠癣螨的cytb、cox2和ATP6部分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达100%。结论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联合多重PCR技术检测鼠癣螨具有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检测的实验动物样本中确有鼠癣螨阳性,提示我国实验动物病原学检查需进一步强化。本研究首次对中国实验动物的鼠癣螨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感染调查,为净化鼠癣螨策略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