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11,(1):92-92
A:从目前的情况看是这样的。元素是由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决定的,这两种粒子要聚拢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就必须有力量将它们“捆绑”在一起。不过,都带正电的质子彼此之间存在有斥力,也就是说它们只会互相推搡。好在,质子和中子(最强)、中子和中子、质子和质子间存在强力,这种力就将质子和中子粘在了一起。但是,强力的有效作用距离非常有限,同时,质子之间斥力的“电磁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则很长。这样就造成,  相似文献   

3.
发现0号元素     
一些重大的科学成果往往是在无意间被发现的。就在去年5月,一个研究小组无意间制造出了一个“迷你”中子星——完全由4个中子组成的O号元素。如果这个发现最终被证实.那么我们就必须重新认识原子核的内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粒子加速器     
一、引言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芦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元素的原子都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而旋转着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后来,由于中子的发现,人们确定原子核乃是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中子不带电性,质子带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在原子核里,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原子核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形成这种稳定结构的力,称为核子力,这种核子力,即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也不可能是两个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电  相似文献   

5.
以α粒子束轰击金属砷靶制备77Br的方法研究*陈明生许盛昌邓真明(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近年来,放射性卤素(碘、溴)缺中子核素标记药物,已在核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显象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77Br与123I相比,由于77Br在有机分子中形成的C-Br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近发表的稳定核及有较长半衰期非稳定核的中子俘获截而数据[1],考虑了原子核的壳层改正与幻数效应[2],重新拟合了Woosley于1986年提出的关于重原子核的中子俘获平均热截面半经验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且把新结果推广应用到非稳定核上.我们发现,对于幻数附近以外区域的核素,这种简易的半经验方法给出的σny(30Ker)结果大大改进。  相似文献   

7.
美国芝加哥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提出了一个有可能导致一场科学理论革命的新的实验证据,认为原来一直被科学界视为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粒子、不可分的“夸克”,可能是由比它更小的东西所构成。 “夸克”的质量仅相当于一颗砂粒的10的24次乘幂分之一。现行的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化学元素保持其基本属性的最小单位;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核外带有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夸克”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最基本单位,“夸克”不占有空间,没有明显的结构,不能被分成更小的单位。然而,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在使质子和反质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互轰击后发现,“夸克”可能占有某些空间。科学家们说,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夸克”就肯定具有某种内部结构,它也许是由某种比它更为基本的物质构成单位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原子核由Z 个质子和N 个中子组成。以N—Z 标绘的核素图(图3)告诉我们,稳定核素Z。聚集成一条线(即β稳定线)。在稳定线两侧是不稳定的放射核素。离稳定线越远核素寿命越短。β稳定性是原子核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对于核结构、核反应及远离β稳定线的短寿命核素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它也是检验半经验的原子核质量公式的一个重要判据。Dewdnay在β稳定线的研究方面曾作过有益的工作。但,由于近代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世界首次合成两种新核素科学家把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新原子核的合成和研究,已经并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人类对原子核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检验和发展现有原子核理论,推动与之有关的天体物理和该化学的发展.新核素的合成、快速分离、鉴别是一项高难...  相似文献   

10.
客观世界的可见物质可以一层层地拆分下去: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分子结构,直到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质子与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本身也有结构,它们由更基本的粒子构成。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6,(8):81-81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相似文献   

12.
从低能核物理出发,利用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子原子核稳定的条件;利用一般相对论计算了在高密物质中原子核稳定、中子从核中脱落直至整个原子核瓦解,变成中子流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只要自然科学思惟着,那么它底发展形式总是假设。”(恩格斯)。实验事实指出,处在基态或低激发态的原子核底性质具有周期的变化。正象原子底化学性质随着电子数目(原子序数)底增加而发生周期变化一样,原子核底性质随着它所包含的中子或质子(统称核子)数目底增加而发生周期的变化。例如结合能环绕着平均曲线发生着有规律的周期偏差,以及同位素底分布和慢中子俘获截面等一系列实验都指出某些原子核具有特殊的稔定性,这些原子核所包含的中子数或质子数等于下列被称为“幻数”之一:2,8,20,50,82,126.除了“幼数”底存在以外,周期性还表现在,例如,电四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宏观-微观模型对原子核系数在94~102之间偶偶核素同位链上原子核的位能曲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这些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位能曲面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超重核素的形变随核子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区域可能存在的形状共存现象和超重核素的稳定性。最后对超重核区域原子核的同质异能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陈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2-12,111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2006,13(3):171-171
中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中子散射技术是用高能质子等快速粒子轰击重原子核,使其中部分中子“散裂”出来,然后用中子束流瞄准样品,探测、计算得到散射中子的能量、散射角度及位置,进而得到固体位置、运动、特性等信息。在国际上,中子散射技术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好的阶段。中子散射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中子散射可帮助科学家了解从液态晶体到超导陶瓷、从蛋白质到塑料、从金属到胶粒等各种物质特性的详细情况,在诸如凝聚态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7.
气功与能态     
原子物理观点认为,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核旋转,处在这一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原子能量最低,也可以说是最稳定的状态.处于“基态”的原子,其外部没有任何动向,所以我国对处于这一状态的物质,传统称法为“无极”.当原子受到外加的能量,其核外电子从最低能态跃迁到更高能态,即在距离原子核更远的运动轨道上,该原子由“基态”变成了“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由于其电子远离了原子核,使之体积变大,而质量未改变,因此,单位体积的质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原子核中质子数目的变化导致元素性质的改变”。实际上,质子的数目只是元素质的一种表现。本文提出中子才是元素中的量变因素,因为:本文提出1.中子比质子有更高的能量。2.孤立的中子是不稳定的。3.轻元素的β衰变。  相似文献   

19.
提出稳定原子核的质子壳层模型,模型假设原子核中质子位于核的外表一层,建立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数学表达式,给出模型的计算结果,最后列出由模型推演出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强相互作用有限量子多体系统.由于核子-核子之间的短程强排斥相互作用、自旋和同位旋自由度,以及求解多体问题的困难,至今尚无一个能够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模型.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是最成功的多体理论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核物理学家成功地将密度泛函理论推广用于描述原子核这一独特自束缚多体系统.由于在描述原子核诸多性质方面取得的成功,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候选"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