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窗植被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自1945年Joner的开创性工作以来林窗植被的研究进展.扼要介绍了有关林窗环境、林窗形成、物种格局和边缘效应等问题.讨论了林窗促进森林群落正常更新,以及维持物种多样性的机制,并就林窗植被的动态特征及建立林窗模型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次生林合理经营问题,以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典型性林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季初期林窗光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林窗沿南北轴和东西轴的各点所接收的光强度PPFD值,随林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林窗面积、位置对直射光指数(DSF)、散射光指数(ISF)、全光指数(GSF)均有显著影响(P0.05),林窗的全光指数(GSF)与其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林窗面积、位置的不同,使其光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影响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次生林合理经营问题,以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典型性林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季初期林窗光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林窗沿南北轴和东西轴的各点所接收的光强度PPFD值,随林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林窗面积、位置对直射光指数(DSF)、散射光指数(ISF)、全光指数(GSF)均有显著影响(P0.05),林窗的全光指数(GSF)与其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林窗面积、位置的不同,使其光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影响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表面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区域树干和树冠下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的树干表面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林窗边缘与林内树干的表面温度差异。指出在林窗区域存在4 个热力作用面( 林冠面、林内地面、林窗林缘壁面和林窗地面) ,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壁是林窗最主要的热力作用面;4 个热力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制约了林窗的热力变化。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并为研究林窗的演替、更新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窗微环境异质性及物种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窗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关注的热点。笔从林窗微环境变异及物种对环境变异在物种组成、形态上和生理上以及生长对策的响应几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以期推动和促进我国森林动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晰林窗尺度对侧柏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在江苏徐州九里山阳坡面调查开设2 a后的3种尺度林窗(半径4 m林窗,编号S; 8 m林窗,编号M; 12 m林窗,编号L)中的植物多样性。【结果】①与对照样地(林窗附近样地)相比,不同尺度林窗内植物种类均有所增加。其中:灌木层植物在L、M、S林窗中分别增加了4种、7种、2种,草本层植物分别增加了4种、1种、3种,更新树种增加了2种、1种、1种。②除S林窗的灌木层外,林窗中的Margalef指数均显著大于对照样地(P<0.05),灌木层Margalef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M林窗,草本层中最大值出现在L林窗; L林窗和M林窗中灌木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 L林窗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并随林窗尺度增大基本呈现降低趋势。【结论】与S和L林窗相比,M林窗(半径8 m)对徐州侧柏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更新树种的增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热带次生林、季雨林林窗温度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和季雨林林窗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两林窗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林窗气温昼间变化均为单峰型,气地温差的林窗间差异说明不同林窗的林地热力作用面存在热的“源”“汇”转换效应,即使是同一林窗不同季节的不同时间段也呈现热的“源”“汇”转换现象,增加了林窗环境的异质性;两林窗平均温度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基本相似,温度高值区均存在随时间和季节动态位移的现象,就整个时空分布态势而言.很大程度受制于林窗的形状,呈现沿林窗主轴线排布的现象.这种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可能会影响不同时期物种的入侵、定居、繁殖.进而影响林窗物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热量传递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为研究对象,以实际观测为基础,探讨林窗及其不同方位边缘气一地温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雾)、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形成不同季节、时间林窗区域气一地温差在时空分布上的明显差异——低值区的时空位移现象及空间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林窗气一地温差最低区域不是出现在林窗中央而是林窗某一侧,而且出现随季节动态位移的现象;林窗内不同介质间(空气、地面)热量传递方向随季节的不同而异.这种“峰值动态位移现象”可能会影响不同时期物种的入侵、定居、繁殖,进而影响林窗物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表面温度对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区域树干和树冠下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的树干表现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林窗边缘与林内树干的表面温度差异。指出在林窗区域存在4个热力作用面(林冠面、林内地面、林窗林缘壁面和林窗地面),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壁是林窗最主要的热力作用面;4个热力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誓由 林窗的热力变化。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并为研究林窗的  相似文献   

10.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是当今世界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天然杜鹃林带之一,具有重要科研及保护价值.由于林区植物相对单一,树龄较大,人为活动干扰随旅游开发不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已受到较多影响.为掌握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区珍贵自然资源,基于经典健康模型,结合林区1992年—2015年区域遥感数据、野外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首次构建了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遥感诊断指标体系,并完成了对其健康状态的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里杜鹃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2015年处于亚健康状况,森林群落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抵御外界压力能力不强.研究对于推动百里杜鹃原生杜鹃林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为其他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广东省特呈岛整片退化红树林的林窗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木林窗特征及边界木特征等。结果表明:该地区林窗主要以小型面积林窗为主,形状大多数近似于椭圆形,林窗平均高度较矮; 形成方式主要是枯立、折枝和枯立+干折等。分析认为,林内海水水文作用为退化红树林林窗所特有的新形成方式以及林窗形成后有盐地鼠尾栗入侵。形成木数量多,基径偏小,以白骨壤和红海榄为主; 林窗边界木以中小径级为主,健康程度较差的边界木接近一半,主要分布在低潮带和中潮带,有恶化的趋势。因此,退化红树林林窗特征与健康红树林林窗特征有很大不同,海边风浪过度侵蚀是红树林退化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森林的人为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模式和平衡的状态,从而影响土壤的质量性状.实地对比研究表明,在现行林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下天然常绿阔叶林在人为更新为后,其表层350kg/m2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N素和CEC等质量性状产生极显著退化,杉木人工林下这些土壤质量性状的取值在天然常绿阔叶林的自然变化范围之外.毫无疑问这种退化一方面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C库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释放;研究还表明,土壤全P、全K、碱解N、速效P、BS等土壤质量性状未园林木的更新而出现具有统计意义的变化,但是,土壤养分的异地迁移和富集作用对于异地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以漠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不同季节热带次生林林窗光照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西双版纳不同季节(1、4、7、10月)次生林林窗8方位光照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光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雾)、太阳高度和林窗边树木的共同影响,形成不同季节、时间林窗区域光照强度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即高值时空位移现象及空间不对称性。林窗光照高值区域不是出现在林窗中央而是林窗某一侧,并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照值区域会出现动态推移的现象,光强分布势使林窗区域热力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导致林窗区域热量传输和热量储存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热力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植物分布理论、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结构理论等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理论;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赤松林、黑松林、侧柏林、刺槐林、黄连木 黄檀林、青檀林、小叶朴林、鹅耳枥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栓皮栎 红楠林);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研究了各群系的演替次序,构建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徐州城市低山丘陵森林、城市行道树林以及城市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茅台水源功能区次生林分林窗边缘效应及林窗大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林窗边缘效应测定的方法,对茅台水源功能区次生林分林窗,开展边缘效应及林窗大小关系研究。共调查23个林窗,面积分布在75~300m2。通过对不同大小林窗中树种多样性、边缘效应强度研究,揭示了随着面积的增大,林窗树种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优势度降低,其边缘效应在小范围内波动的规律。根据边缘效应起伏的波谷值,将林窗划分成4个大小等级:〈100m2、100~150m2、150~240m2、〉240m2。各等级的树种多样性、边缘效应强度不同,其中150~240m2处,边缘效应强度最强,其次为〉240m2。  相似文献   

16.
在PCI、Arc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徐州市城市森林的信息,并将徐州市城市森林划分为点状林、线状林和面状林3种类型.随后,在线性抽样法的基础上用SPSS软件对城市森林类型的景观异质性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森林空间分布不均匀;面状林占有绝对优势但聚集程度较高.为了改善徐州市城市森林分布不均和面临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建议构建徐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元宝山中山针阔叶混交林林窗特征及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涛  宁世江  盘波  唐润琴 《广西科学》2010,17(4):377-381
元宝山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以小林窗居多,林冠林窗中面积5~30m2的林窗所占面积比为39.3%,扩展林窗中面积50~100m2的林窗所占面积比达51.8%。林窗形成方式以折干和根拔倒为主,分别占形成木总数的50.0%和31.3%,冬季积雪积冰和强劲的风力是林窗形成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林窗形成木的种类主要是包果石栎(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var.mairei)、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等树种。林窗内的幼苗密度高于林冠下。乔木上层优势树种的幼苗更新情况各异,元宝山冷杉幼苗在林窗和林冠下都更新良好,南方红豆杉林窗更新较为显著,南方铁杉表现为较明显的林冠下更新。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缓和美学与生态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冲突.通过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将扩展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内涵,促进风景游憩林经营美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完善风景游憩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风景游憩林经营实践中,应提高对森林生态美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应用,通过景观设计提示、风景小道设计、不同森林景观经营模式的选择等途径来提高风景游憩林的生态美学质量,并引导森林游憩者获得良好的生态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热带森林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长循环过程不同时期(林窗期、建群期、成熟期)干热季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热带森林不同时期森林群落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干热季,不同森林群落的小气候与旷地存在显差异,森林具有显的降温增湿效应。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森林的生物群落结构不同以及郁闭度和热力性质等的差异,导致不同森林群落的降温增湿作用不尽相同,各小气候要素随时间变化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将对不同生长时期森林群落的植物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林下鸟类调查时雾网放置场所选择的问题,2011年9月-2012年8月用网捕法对贵州省云台山林下鸟类进行调查.将雾网放置在林缘、林窗和林下3类生境中,共捕获鸟类3目12科25种231只.全年3种生境之间的鸟类数量(P=0.033)、种类(P=0.005)和生物量(P=0.007)3个特征数存在显著差异,3个特征数均表现出林缘和林窗生境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林缘和林窗生境均显著高于林下生境.Shannon-Wiener指数和专有种(指仅在某种生境被捕获的鸟类)均表现为从林缘、林窗、林下依次下降的特点.对森林林下鸟类进行网捕法调查时,应该将更多的网场选择在林缘和林窗生境,而不是林下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