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东濮凹陷胡状 -庆祖油田为例 ,介绍了利用老井测钻技术挖掘高含水期剩余油的方法 .根据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特点 ,将剩余油分为储层型、构造型及注采不完善型 3种 .基于胡状 -庆祖油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块小、剩余油分布大多呈零星片状分布 ,且多为中、低渗层 ,近几年井况恶化严重 ,油藏埋深浅等原因 ,确定侧钻的工艺主要为开窗侧钻和拔套侧钻两种 .相应部署实施了换井底恢复储量型、挖掘储层剩余油型及挖掘构造剩余油型 3种侧钻井类型 .共实施了2 1口井 ,取得单井平均产液 2 7.1 t/d,产油 1 0 .6t/d,单井增油 7.9t/d.实践表明 ,老井侧钻技术在挖潜增油应用中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导油田中后期调整挖潜的有效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生产井的含水率和注水井的吸水情况,可确定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一步描述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地区打补充调整井,不但可以增加采油量,而且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油田生产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能为油田中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充分应用长6油藏的静动态资料,通过油藏开发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影响单井、剖面和平面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要素及其耦合作用,以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五里湾油田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地质因素,为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认为,影响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包括微构造、储层砂体横向尖灭和储层非均质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长6油藏剩余油总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空间分布结构。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主控地质因素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油藏剩余油空间分布规律的预测,为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岭油田已开发二十余年,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由于后备储量不足,稳产难度大.油田由于河流相沉积环境,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后期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油.针对低渗透油藏后备储量不足、稳产难度大的现状,以稳产为中心,以挖掘油田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降低投资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并针对剩余油的分布提出了六项使马岭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技术,它在油田的持续稳产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东部海上注水开发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后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以JZ9-3油田为例开展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研究。结合海上油田生产特点,以储层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开展了小层水淹和剩余油分布定量化研究,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挖潜调整策略和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油田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油藏类型大部分为复杂断块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羊三木油田三断块Ngl油组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投入开发近30年,目前采出程度不足8%,开发效果一直较差。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搞清储层及剩余油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基础上,提出三断块Ngl稠油底水油藏,采取钻水平井加密与钻直井加密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油水井措施整体挖掘油藏潜力的井网调整策略。羊H1井的钻探成功,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储层油水关系分布复杂,井网井距适应性、工艺措施效果逐渐变差,投入产出效益下降。针对老区开发中后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油藏精细描述技术为手段、开展了储层裂缝描述、三维随机建模、剩余油表征、井网井距适应性、注水开发技术政策,配套采油工艺技术等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油藏认识,弄清了油藏潜力,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剩余油富集区加密,老井侧钻利用,难采储量水平井挖潜,局部注采井网调整,提排稳油,注水开发政策调整等挖潜措施。成果实施后,油藏地层压力稳步上升,剖面动用程度提高,老区递减明显减缓,5年中新增标定可采储量116.45?04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缝洞型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虽然单井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获得成功,但由于单井地质特征各不相同,使得注气效果差异大,注采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为此,提出建立针对此类油藏的“一井一策”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政策,并以TA1井为例,在储层识别和预测基础上,构建储集体发育模式,采用“分类建模、分类数模”的方法再现油藏开发历程,表征剩余油分布特征,基于实体油藏模型优化转注时机、注气方式及注采参数。结果表明,TA1井洞顶存在5.28×104 t剩余油,注入氮气能够形成次生气顶动用洞顶阁楼油,进一步提高油藏采出程度,基于模型确定最优转注时机为含水率93%时,注气方式为气水混注,周期注气量为60×104 m3,注气速度15×104 m3/d,焖井时间10 d,采液强度40 m3/d,预测增油2 496.0 t,该技术政策为注气方案编制和矿场实施提供了参考,实施后增油效果显著,推广到不同岩溶背景注气井均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买X1白云岩油藏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因此,对储层进行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并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从野外地质露头研究着手,结合单井实钻以及井间特征,明确了英买X1白云岩油藏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控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细-中晶白云岩,泥晶和泥-粉晶白云岩形成的低渗透条带影响了流体渗流特征,储层发育的6套低渗透格架层主要控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地层真厚度计算方法和薄层反演技术,搭建地层格架,并约束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预计白云岩区剩余油储量133.33×104 t,措施增油量可达22.9×104 t,技术思路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暂堵酸化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房庄油田属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较大。针对油井酸化措施后,出现在增油的同时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的问题,提出了暂堵酸化工艺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丰富了低渗透油藏油井酸化工艺技术,对于开发低渗透油田,延长油田低含水采油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