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本文对鄂尔多斯块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块体周边的M—t图划分了三个地震活跃期,由于曲线外推了块体周边积累的应变,据Ms≥4.0级的地震频度求得块体周边的b值为0.42—0.56。 块体周边的强震有成组孕育的特点,在一个周边上发生了Ms≥6.0级的地震后,数年内(一般不超过五年)在块体其它周边上常跟着发生Ms≥6.0级的地震。研究了块体周边Ms≥7.0级地震前的活动图象,发现震前“活动区”和“空白区”可能并存。最后阐述了块体周边地壳应力场的方向,并计算了块体周边的平均滑动速率。  相似文献   

2.
1992年1月至6月在我国境内共发生 M_S≥4.5地震17次,其中 M_S4—4.9级9次,5—5.9级8次,无 M_S≥6的地震发生。表中最大的两次地震均发生在中缅交界孟连西北的缅甸境内,震级分别为 M_S6.7,M_S6.8。1992年上半年国内地震活动总体水平偏低。(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总结了 2020年地震活动,从全球到局部,呈现了全球、中国和四川的地震活动概况;分析了全球、中国和四川地震活动的特征;记叙了 2020年四川区域内发生的突出地震事件;追踪了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以来四川区域内发生的3次7级以上地震和2019年发生的长宁6.0级地震震群的余震活动。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M_S≥7.0地震活动特征呈现低频次、低强度,主体地区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周边未发生M_S≥7.0地震,表明影响我国地震活动的动力边界活动偏弱,我国大陆和邻区地震活动表现出频次低、强度弱的特点,地震分布总体显示强度西部强于东部,区域上显示M_S≥5.0级地震分布于青藏地块、西域地块和华南地块;中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也明显偏低;四川区域地震活动强度继续呈现东部强于西部的特征,5级以上地震零散发生,5级以下地震活动相对集中在川东南部、龙门山断裂带和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三个区域;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余震持续活跃;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余震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减弱;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余震的强度和频次均衰减明显;2019年发生的长宁6.0级地震震群在2020年仍继续活动,强度明显减弱,小震频次依然密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七○年至八二年的中、小地震活动资料,结合大华北区域快速破裂过程和特征,分析了该区十几年来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相对密集的活动特点。指出大华北地区存在一个近似扇形的快速破裂网络。这个网络(最少在目前)既控制着绝大多数的中、小地震活动带,又控制着强震的发震地区。探讨了该区自七○年以来M_S≥6.0级地震前的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强震主要发生在扇形破裂网络的交汇点附近,震前一至十年交汇点附近都有5级左右地震活动或出现相对密集现象,M_L≥2.7级的地震相对频率有较明显的增强。七○年以来共发生8次M_S≥6.0级强震,其中6次有明显的地震活动异常(占75%),2次尚未发现异常活动(占25%)。所有这些对于判断大华北地区的未来强震危险地点及中、短期震情分析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89,3(1):54-55
根据我国台网测定,今年1月至12月全球共发生M_S≥7.0级地震15次,最大地震为3月7日阿拉斯加湾M_S7.9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PDE》周报为M_S7.6)。有分析认为阿拉斯加—阿留申岛弧系地震带从1986年起开始活动,现今已进入了全面活动阶段。平静了几年的欧亚地震带,今年也进入了新的活动期,先后发生5次7级以上地震。 在全球地震活动相对活跃形势下,中国地震活动也进入了活跃期,发生了三次7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朱航  屈勇 《中国地震》2017,33(4):471-479
计算和研究了1973~2013年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发生的6次M_S≥6.5地震引起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图像,认为先前发生的6次地震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具有触发作用。九寨沟M_S7.0地震发生后,对震中附近主要断裂应力转移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7次M_S≥6.5地震的共同作用下,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龙日坝断裂带库仑应力水平升高,具有触发作用;岷江断裂带处于库仑应力影区内,具有减震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00年以来华北地区M_S≥6.0级地震资料,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结果显示:华北地区2020年和2021年发生M_S≥6.0级地震的信号较强,其中2020年比2021年发震的可能性更大.空间对称性和震中迁移特征研究发现,其空间迁移经纬向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对称性,纬向迁移的对称轴在北纬38.7度左右,经向迁移的对称轴在东经118.7度左右.由此判断,华北地区下次M_S≥6.0级地震的发震地点向郯庐带和河北平原带交汇地区迁移的可能性较大,即渤海海峡及其附近地区.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趋势判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震研究》2021,44(3)
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带进入中强地震活跃期,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发生前,已有3组M_S≥5.0地震连续发生,表明该断裂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以来发生在维西—乔后断裂带周边的4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使用ZMAP软件包计算序列的b值和p值。结果显示,维西—乔后断裂带周边地震序列呈现出两组明显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NW向的3组地震序列衰减较快,序列b值相对较低,序列震中分布长宽比较大;2016年云龙M_S5.0地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为NE向,序列震中分布长宽比较小,衰减较慢,序列b值相对较高。基于序列类比结果和b值时间变化曲线分析认为,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序列后续发生较大破坏性余震的可能性较小。综合2013年以来维西—乔后断裂带中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认为,未来该地区M_S≥5.0地震存在向东南或向北迁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红河断裂西南地区,70年以来发生的6次M_S≥6级地震前中、小地震活动的研究,讨论了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并与两次地震的预报为例,提出该区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可供预报本区M_S≥6级地震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2020年伽师M S6.4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 S6.4地震前新疆地区和柯坪块体地震活动状态、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结果表明:①本次地震前1~2年和震前半年,新疆境内中强和中小地震呈现“平静—成组活跃”或显著增强特征;②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块体M S≥6.0地震平静近15年的背景下,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时间渐进的中短期异常特征,即震前2年,5级以上地震活动呈现NE向有序条带分布;震前1年南天山西段小震群累积月频度呈现“加速”活动特征;震前半年震区附近4级地震条带形成共扼分布特征;震前3个月震区附近出现地震窗超限异常;震前2个月震区附近地区视应力呈现显著高值异常;③震前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长、中、短”期异常配套出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以南天山东段1979~2019年M_S≥5.0地震为目标地震进行回顾检验,研究目标地震前南天山东段ECRS的时空异常特征。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强地震均发生在ECRS高值异常过程中,空间跟踪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会出现ECRS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区内或附近区域。对2020~2021年M_S≥5.0地震进行外推预测,发现2020年3月23日拜城M_S5.0和2021年3月24日拜城M_S5.4地震前ECRS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值异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M≥8级地震的记录资料,研究了它们发生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发现主震前明显地存在有地震活动空白区、前兆性震中迁移和前震(包括广义前震)呈条带密集分布的异常图象,并提出了“地震活动空白带”的概念。根据b值和能量释放曲线外推,可以认为8级大地震的发生,是所在活动断裂带(或块体)长期活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路茜  张铁宝  崔静  杨星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3):565-574,582
许多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前出现了红外辐射异常。近年来,川滇块体中、强地震频发,利用遥感数据对其红外辐射异常变化开展深入分析十分必要。结合13年MODIS/Terra遥感红外数据,采用空间距平分析法、辐射增强阈值面积指数法及辐射亮温均值低频时间序列法,对2004年4月—2017年6月红外亮温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川滇块体及周边构造断裂M≥5.5地震的震前异常信息。结果表明:(1)M≥6.0地震在震前3~6个月川滇块体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红外辐射增强异常现象;(2)震前红外异常并非随机分布,而可能是受到相关块体的控制;(3)以宁蒗M5.7地震和鲁甸M6.5地震为例研究发现,震前辐射增强较高的小范围区域与震中位置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4.
鲜水河断裂带是巴颜喀拉和川滇2个强烈活动次级块体的边界带,为全球近代最活跃的断裂带之一,近300a就记录有9次7级以上大地震。2008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龙门山断裂带上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_S8和2013年芦山M_S7大地震,南边界带西段玉树-甘孜断裂带上发生了2010年玉树M_S7.1地震,东段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2014年康定M_S6.3地震。研究其晚第四纪地表变形和大震复发行为是认识鲜水河断裂带乃至川西地区未来7级以上大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文中通过地质地貌调查,在离逝时间相对较长的乾宁段上选择龙灯地点进行了组合探槽开挖,获得了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距今约9 000a以来的5次(古)地震事件序列:8070—6395BC、5445—5125BC、4355—4180BC、625—1240AD和1893年乾宁地震,其大震复发行为并不遵循准周期复发模式,早期复发间隔1000~2000a,至4355—4180BC事件后,有过5 000a左右时长的平静期,之后又进入活跃期,1 000a BP左右以来发生了2次地表破裂型大地震。1893年乾宁地震在探槽地点一带的同震左旋位错量约2.9m。  相似文献   

15.
1 研究背景 地震活动条带图像是地震预测中常用方法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地震学家开始对地震条带进行清理和系统研究,如:陈章立等(1981)和陆远忠等(1985)对中国11次MS≥7.0地震和部分6.0—6.9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图像进行研究,认为MS≥7.0地震前小震活动"条带"的出现具有一定普遍性,可将震前条带所展现的一些共同特征作为孕震条带的判别标准;李莹甄等(2011)通过重新扫描,对96次中强震前地震条带进行系统梳理,认为5级、6级和7级地震前出现条带的比例分别为25%、38%和7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条带图像可能是6级以上强震发生的重要异常判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有地震记载以来的M_S≥5地震与1965年以来的小震目录,分析滇西南地区地震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及强震前中小震活动,开展分段、不同震级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发现:滇西南地区5级地震集中分布在主要深大断裂带上,时间分布呈现丛集特征,两次地震发生时间间隔平均为558天(约1.5年),地震平静时间一般持续约30个月;M_S≥6强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在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平静和活跃交替特征,每个平静期和活跃期平均持续约15年,且大部分强震前存在清楚的预释放现象和中小地震加速定向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分别考虑1119年吉林松原M_S6.75地震为主震和标志性地震两种情况,综合分析了通辽地震区未来震情.结果表明,该区未来将发生M_S6.0~7.0地震,在其发生前还可能发生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8.
据四川地震台网目录统计,1982年四川境内共发生M≥3.0级地震50次(见1982年四川M≥3.0级地震目录)。其中3.0~3.9级地震46次,4.0~4.9级地震3次,6级地震1次。 1982年6月16日,虽然发生了甘孜6.0级地震,但地震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无明显增强的现象,在M≥3.0级地震的次数上,反比1981年减少了50%(1981年M≥3.0级地震为100  相似文献   

19.
对1975年以来青藏高原36个(25组)6.0~6.9级强震前ML≥4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跟踪分析,发现92%的地震前震源区及外围出现清晰的ML≥4地震平静区。平静面积多在1×106km2内,平静时段多集中在200~700 d,92%的地震发生在平静区内部。从地震预测角度认为,ML≥4地震大面积平静为青藏高原6.0~6.9级地震前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共性异常,它可以为青藏高原6级地震发生地点的判定、场的追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计算和研究了1973—2014年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东-南边界断裂带上的、由9次M_S≥6.3地震组成的强震序列引起的库仑静应力变化图像,分析序列中先发地震破裂对后发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1)1973—1976年在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的虎牙断裂带上发生的4次强震存在着显著的应力触发关系,同时改变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及周围区域的应力状态,相继触发了汶川M_S8.0地震和芦山M_S7.0地震;(2)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自1973年以来发生的3次强震同样存在应力触发关系,2014年康定M_S6.3地震是巴颜喀拉块体东、南边界强震活动导致的库仑应力变化共同触发的结果;(3)序列中9次地震共同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图像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汶川地震至芦山地震破裂段之间的空区,鲜水河断裂带南段的道孚地震至康定地震破裂段之间的空区以及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交汇的三岔口地区均在库仑应力增加区的覆盖范围之内,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