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霞  蔡声镇  吴允平  卢宇  关健  吴燕  陈锦凯 《计算机工程》2011,37(5):282-284,287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关键字的多协议数据流转换方法,分析基于特征关键字的数据帧格式描述方法,通过将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的描述与数据流的解析转换代码相分离,实现与协议无关的数据流解析和转换。该方法用稳定的程序处理不稳定的数据流,避免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流转换均要编写专用解析转换程序的缺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编译技术的协议解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立  赵恒永 《计算机工程》2007,33(21):66-68
在过程工业的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的结构差别很大。要进行上层应用开发,必须对这些协议进行解析和处理。该文讨论了用形式化描述的方法对协议进行描述,实现了与协议无关的协议解析和处理,从而避免了针对不同通信协议均要编写相应的解析和处理程序,使协议的解析和处理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形式化描述驱动的数据帧解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程工业的数据采集和通讯领域中,数据帧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数据形式。对于同一应用领域来说,建立在数据帧基础上的操作要求通常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具体工程项目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帧的格式却经常不同。为了对不同格式的数据帧进行解析和处理,可以用形式化描述的方法对数据帧的格式进行描述,在形式化描述的驱动下实现与数据帧格式无关的数据帧解析和处理,从而避免分别为不同的数据帧格式编写相应的解析和处理程序,使数据帧的解析和处理程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普适性。论文讨论了基于形式化描述驱动的数据帧解析与处理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EST3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蕴璞  徐博铭  赵炯 《计算机工程》2009,35(15):108-110
给出通信协议剖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介绍GE爱德华EST3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对该系统串行通信协议的结构以及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的帧格式进行剖析。举例说明其应用层的基本分组格式,包括命令服务帧格式、报告服务帧格式和日期/时间通告服务帧格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CAN总线的特点,简要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控制领域的CAN总线通信规范及其标准化应用层协议。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扩展帧格式的CAN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该电子产品的功能是接收来自某GPS接收机发送的GPS串行数据帧,然后对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但在硬件设计时由于I/O口资源使用紧张,使得接收GPS串行数据帧时只有时钟控制信号与串行数据信号,而没有帧同步信号,这样在软件实现时对于识别出正确的数据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软件设计时利用GPS串行数据帧中数据自身以及通信协议中的一些特殊性来对无帧同步信号的串行数据进行识别与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过程工业的数据处理领域中,由二进制数据组成的数据帧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数据形式.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据帧的结构识别和帧内参教的解析.针对帧结构和处理方法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数据帧解析和处理方案.通过利用数据处理过程抽象与解耦、插件和数据同步等技术,使得该方案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GPRS的自定义数据帧传输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RS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阐述了基于GPRS网络的分布式远程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重点分析并设计了自定义格式的数据帧,制定相应的应用层传输协议,给出了在数据中心端动态添加Winsock控件用来接收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拆分校验的函数算法设计.最后,给出了核心功能的部分实现代码.经应用实践证明,本设计方法简便易行,对其他GPRS无线应用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某型以FPGA+C8051单片机架构的控制模块内,采用串行通信总线RS232实现FPGA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互。为实现单片机因外部高优先级的中断触发串口接收中断关闭,导致串口接收再次打开后,出现数据帧错位、数据帧拼接现象的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单片机接收一帧完整的数据帧时长、接收一帧数据的处理机制、接收数据帧拼接的机制等进行研究处理,并在程序内设置监测点对串口数据帧被外部中断触发中断的关闭时长、中断发生的频次等进行监测; 证实了本次串口数据帧拼接、数据帧错误问题引起的因素为单片机串口接收开启后,受到外部高优先级中断触发串口中断关闭,在执行高优先级中断的同时,FPGA控制软件端并未停止串口数据帧的发送,在单片机串口中断重新开启后,新的串口数据帧与单片机关闭中断前接收的部分数据帧进行拼接,出现数据帧拼接异常现象;且在拼接数据帧中含有与通信协议中数据帧帧尾一致的数据时,该帧数据就会被判读为正常数据帧,从而出现数据解析时,数据帧有拼接、错位的异常问题。采用在通信数据错位异常的软件中增加监测信号及相应的测试用例对串口接收中断关闭时间捕获,实现了对串口数据帧拼接的结果分析和试验验证。对通信数据错位异常采取减小串口中断关闭时间等更改措施后,确保了串口数据帧接收时,因串口关闭时间过长而导致的通信数据数据拼接、错位的异常现象。有效地解决了因串口关闭时间过长带了的数据拼接问题,保证了该控制模块的FPGA与单片机之间通信数据的正常。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设计、搭建路由器到路由器VPN试验网,并捕获PPTP数据帧,测试协议性能。通过协议和数据帧分析,验证了PPTP控制连接过程,PPTP数据帧封装和加密方式,GRE报头格式,并分析了这种网络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可证明安全性是密码协议安全性评估的重要依据,但手写安全性证明容易出错且正确性难以判定,利用计算机辅助构造游戏序列进而实现自动化证明是当前一种可行的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进程演算的密码协议形式化描述模型,定义了描述密码协议安全性证明中攻击游戏的语法规则,并借助工具LEX和YACC,设计出解析器程序,将密码协议及其安全性的形式化描述解析为自动化安全性证明系统的初始数据结构,并用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未知网络协议进行逆向解析在网络安全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协议逆向解析方法大都存在无法处理加密协议和无法获取协议字段语义信息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数据流分析的网络协议解析技术。该技术依托动态二进制插桩平台Pin下编写的数据流记录插件,以基于数据关联性分析的数据流跟踪技术为基础,对软件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解析,获取协议的格式信息,以及各个协议字段的语义。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能够正确解析出软件通信的协议格式,并提取出各个字段所对应的程序行为语义,尤其对于加密协议有不错的解析效果,达到了解析网络协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服务总线的协议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集成不同的应用程序,企业服务总线需要对服务和请求所对应协议进行解析.协议转换器实现了将一个应用程序所对应协议转换为另一个应用程序所对应协议的功能.提出了以XML作为内部统一消息格式的方法,首先把收到的由不同协议封装的消息转换为内部统一的消息,然后再将内部消息转换为服务请求方或服务提供方所需要的协议格式的消息,并采用并行XML解析的方法快速处理内部消息,从而实现协议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Java Web应用业务场景复杂,且对输入数据的结构有效性要求较高,现有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在测试Java Web时存在测试用例的有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解析树的Java Web应用灰盒模糊测试方法.首先为Java Web应用程序的输入数据包进行语法建模创建解析树,区分分隔符和数据块,并为解析树中每一个叶子结点挂接一个种子池,隔离测试用例的单个数据块,通过数据包拼接生成符合Java Web应用业务格式的输入,从而提高测试用例的有效率;为了保留高质量的数据块,在测试期间根据测试程序的执行反馈信息,为每个数据块种子单独赋予权值;为了突破深度路径,会在相应种子池中基于条件概率学习提取数据块种子特征.本文实现了基于解析树的Java Web应用灰盒模糊测试系统PTreeFuzz,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相较于现有工具取得了更好的测试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BMP格式位图文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在VC++6.0的基础上编写出一个简单的DIB位图程序对BMP位图文件进行显示和处理,并详细地对BMP格式位图文件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移动终端通信协议及通信数据的解析,其难点在于大部分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并无相关公开的技术文档,难以获知其采取的通信协议类型。指令执行序列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程序执行的指令序列逆向推断出消息格式和状态机。但有时序列信息采集不全,导致状态机推断不完备,从而无法获取全部协议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状态机对比推断分析的移动终端通信协议解析方案,可用于取证场景提高数据取证的准确性和完备性。该方案首先利用PIN动态二进制插桩,识别污点源并跟踪污点轨迹分析出协议消息格式;然后根据格式信息对提取的协议消息进行聚类分析推断出原始状态机;最后利用最长公共子序列(LCS,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算法与已知的协议状态机进行对比,相似度最高者即为推断出的通信协议类型。在Android平台上基于两类应用程序设计实验对该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可准确提取应用程序的通信内容,实用价值强。  相似文献   

17.
Compiler Hacking for Source Code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activities related to softwar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such as empirical model construction, data flow analysis, testing or reengineering, rely on static source code analysis as the first and fundamental step for gathering the necessary input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two different strategies have been adopted to develop tool suites. There are tools encompassing or implementing the source parse step, where the parser is internal to the toolkit, and is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with it. A different approach builds tools on the top of external already-available components such as compilers that output the program abstract syntax tree, or that make it available via an API.This paper discusses techniqu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linked to compiler patching or wrapping for analysis purposes. In particular,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accessing the compiler parsing information are compared, and the techniques used to decouple the parsing front end from the analysis modules are discussed.Moreover, the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and a tool, XOgastan, developed exploiting the gcc/g++ ability to sav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abstract syntax tree. XOgastan translates the gcc/g++ dumped abstract syntax tree format into a Graph eXchange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currently available XML tools for any subsequent analysis step. The tool is illustrated and its design discussed, showing its architecture and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choices m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