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夫精人工授精(AIH)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3年4月~2004年7月在本生殖中心实施夫精人工授精的不孕患者78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然周期31例,果纳芬(Gonal-F)刺激周期45例,HMG周期2例,Gonal-F+HMG周期1例.夫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自然周期为6/30,Gonal-F刺激周期为10/45,HMG周期及Gonal-F+HMG周期均为0.妊娠主要分布在接受HCG+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的患者.妊娠组年龄主要在30~35岁,妊娠成功主要在第一及第二次AIH周期.结论 AIH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助孕技术,不孕者年龄、促排卵及黄体支持方案直接影响AIH结果,行AIH的周期数也可成为预测妊娠结局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输卵管通畅度和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835对夫妻1 237个AIH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36~39岁、≥40岁组;按不孕年限分为:<2年、2~4年及>4年;按输卵管通畅度分为:双侧输卵管通畅、单侧输卵管通畅和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按处理后NMSI分为<2、2~5、5~10及>10×106组.结果:临床妊娠175例,周期妊娠率为14.1%,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及不孕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时临床妊娠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及单侧榆卵管通畅组妊娠率高于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组.结论:年龄≥40岁,不孕年限>4年,处理后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NMSI)小于5×106或双侧输卵管不全通畅的患者,不适合继续尝试IUI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907个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周期,明确影响AIH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AIH的819对夫妇,采用COOK导管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共进行1907个周期。分析女方的年龄、不孕年限、优势卵泡直径、授精周期数、AIH指征、助孕方式、AIH日内膜厚度、AIH次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女方平均年龄(31.07±4.04)岁,平均不孕年限(3.83±2.31)年,共181例妊娠,妊娠率9.49%,活产122例,活产率6.40%。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AIH者,其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因其他因素行AIH者(P<0.0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P=0.04)。同一周期AIH 2次的妊娠率显著高于AIH 1次(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影响AIH活产率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不建议采用AIH作为首选助孕方式;药物诱导排卵可提高AIH妊娠率;授精24h后未排卵者,再次授精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1.1治疗组128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0~42岁,平均31岁;不孕者2~4年82例;5~6年34例;7~10年12例。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病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属原发不孕86例,继发不孕42例。对照组46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ZI岁,最大年龄41岁,平均31岁;不孕症2~4年34例;5~6年8例;7~10年4例。属原发不孕者28例,继发不孕者18例。1.2征候分类治疗组128例为肾阳亏虚型34例;肾明亏由型40例;痰湿内阻8例;肝郁气滞型32例;瘀阻跑官型14例。现代医学诊断子宫发育不良6例;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48例;卵巢黄…  相似文献   

5.
肾虚性不孕症121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6年~1993年,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女性不孕症,疗效较好。现将资料完整的肾虚性不孕121例,整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婚后同居2年以上,末避孕而不受孕者,或曾妊娠而又有2年以上不孕者。其中原发性不孕102例,继发性不孕19例。年龄为22~39岁,其中25岁以下12例,26~30岁59例,30~34岁46例,35岁以上4例。不孕年限2~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与基础FSH水平对人工授精的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75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和基础FSH水平与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关系。结果≥35岁流产率明显增加,35岁组的促排卵周期周期数、妊娠率大于≥35岁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基础FSH10 IU/L的患者的流产率显著低于≥10 IU/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越大,血FSH水平越高,不孕妇女的人工授精妊娠率越低,流产率越高,促排卵不能增加高龄和高FSH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输卵管性不孕是主要因素 ,约占 2 5 %~ 5 0 % [1 ] ,B超监测下输卵管通液术可作为诊断方法之一 ,也能通过通液术对输卵管起疏通作用。我院于 1994~1999年采用此法诊治输卵管性不孕 12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已婚育龄妇女 ,经全面检查排除子宫、卵巢等其它不孕因素 ,且其丈夫精液正常者 ,共 12 2例。年龄 2 5~ 34岁 ,平均 30 .1岁 ;不孕时间 3~ 8年 ,平均 4年 ;原发性不孕 2 1例 ,继发性不孕 10 1例。1.2 方法 使用德国产西门子 S1- 2 5 0 B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  相似文献   

8.
超促排卵妊娠后卵巢扭转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萍  王雯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116-1116
1.对象:5例患者均因不孕症于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控制下超促排卵(c0H)后行辅助生育技术(ART)。患者年龄23—29岁,平均25.2岁。不孕年限3—7年,平均4.64年。不孕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2例,输卵管性不孕2例,男性不孕1例。其中,3例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夫精人工授精(HMG/HCG/AIH),  相似文献   

9.
254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25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2%。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IUI周期数等与IUI周期的妊娠率之间无显著关系,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与不孕原因及是否采用促排卵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合穴位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采用中医中药 穴位电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9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92例。均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或B超监测下行输卵管通液术或通气术,排除输卵管性不孕,同时行基础体温(BBT)和B超卵泡监测2~3个月,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年龄23~43岁,平均30岁。不孕时间10个月~12年。其中原发不孕66例,继发不孕26例。继发不孕中自然流产后20例,人流后6例。随机分中药 穴位组和中药组,各46例。2治疗方法中药 穴位组先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归芍地黄汤加减方,在优势卵泡(Φ≥12mm)出现,宫颈…  相似文献   

11.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断及治疗97例女性不孕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本院妇产科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断及治疗女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在本科就诊的女性不孕患者97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2)岁,排除内分泌因素,不孕史2~12年,其中原发不孕27例(27.84%),继发不孕70例(72.16%).其他虽不孕但有明显肿瘤及发育畸形或异常者未列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8例88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资料,分析女性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精液的处理方法、IUI治疗周期数及促排卵方案等临床因素和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不孕年限超过10年的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精液的处理方法中密度梯度离心法妊娠率高于上游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低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影响妊娠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治疗时应综合分析并把各种因素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盆腹腔解剖关系,妇科急腹症在临床表现上往往和外科急腹症相似,容易混淆。因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者亦不乏其例。为提高医疗质量,尽量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现将我院1979年元旦至1988年12月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妇科急腹症26例总结分析如下,特提出其鉴别要点及注意事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6例误诊病例中,宫外孕4例,年龄20~34岁,2例有不孕史;卵巢黄体破裂7例,年龄17~46岁,已婚2例,未婚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12例(其中包括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6例),年龄13~75岁,已婚10例,未婚2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病变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我院2004~2007年用腹腔镜技术处理输卵管远端梗阻的不孕症17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的输卵管远端梗阻病例17例.其中原发不孕12例,继发不孕5例.年龄22~38岁,平均30.3岁.不孕时间1~7年.2例行一般输卵管通液术,示通畅;15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一侧或双侧输卵管远端梗阻或积水.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在老年妇女,文献报告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7.6±2.1岁。许多学者称小于40岁者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近年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但国内报道尚少。本文报告我院1960年至1986年间经治的18例。临床资料本组27~30岁6例,31~35岁4例,36~40岁8例。平均34.5岁。18例中未婚1例,原发不孕13例,继发不孕4例。不孕时间分别为3、10、10、22年。原发不孕者占76%(13/17)。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52例月经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 1) ,已引起国内外妇产科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近 5年内门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1 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 本组 5 2例为 1995~ 1999年间门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发性不孕患者 ,年龄 2 5~ 34岁 ,平均2 9.5岁 ,不孕年限 2~ 8年 ,平均 5年。对照组 6 0例系同期确诊为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门诊患者 ,平均年龄 30岁 ,平均不孕年限 5年 ,其中有慢性盆腔炎、排卵异常、男方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所有患者就诊后均…  相似文献   

17.
2002~2009年用自拟红海赤布汤治疗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1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60例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患者,均因婚后不孕前来就诊,经超声检查或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子宫体一般<4.0cm×3.6cm×2.1cm,月经初潮较迟,经行后期或数月一行,量少色淡,质稀.形体肥胖者121例,形体消瘦者39例.年龄23~34岁,22~27岁者110例,28~34岁者50例.婚后1~2年不孕者128例,3~7年不孕者20例,8年以上1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100对不孕夫妇,175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病因、促排卵方案、操作方法和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对夫妇,进行175个周期人工授精周期治疗,妊娠34例,妊娠率为19.43%。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相比于其他助孕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方法,女性的年龄、不孕年限、治疗方案及具体操作方法是影响IUI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反复人工授精失败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不孕症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反复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复人工授精失败34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率为73.5%(25/34)。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是导致反复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之一,考虑适当放宽不孕患者的宫腔镜检查指征,以提高助孕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卵泡刺激素 (FSH)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治疗不孕症的疗效较好[1] ,但FSH价格较昂贵 ,且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的机会较多。我们采用克罗米芬(CC)加入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 (HMG)联合IUI的方法治疗不孕症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 0 5~ 2 0 0 0 - 0 6就诊于我院并行IUI治疗的不孕症病人 2 0例 ,其中原发不孕 15例 ,继发不孕 5例 ;年龄 2 4~ 38岁 (平均 2 8 4岁 ) ;不孕时间 2~ 10年(平均 4 2年 )。不孕原因有 :排卵障碍加宫颈因素 12例 ,男性因素 4例 ,不明原因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