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及应用中药912液进行干预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56只存活Wistar大鼠进入该实验,其中假手术组8只,CLP模型组24只,中药912液治疗组24只,后两组再分为术后3、24和72h3个时间点亚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T(TnT)、脑钠素(BN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结果CLP模型组大鼠术后3h血浆TnT、TNF-α、IL-6、NO、MDA水平即开始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NP、IL-10到24h时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中药912液组的TnT、BNP、TNF-α、IL-6、NO、MDA虽较假手术组升高,但明显低于CLP模型组,IL-10则高于CLP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脓毒症后可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中药912液可通过抑制NO和自由基介导的组织损伤改善脓毒症时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宣痹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AA模型,放射分析测定盒测定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宣痹汤组、雷公藤组均可下调AA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说明宣痹汤组、雷公藤组有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效果。结论:宣痹汤的抗炎作用与其抑制IL-1β,TNF—α的产生与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与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测定神经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的TNF和NO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化脑组TNF和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O.01),化脑组TNF和NO高于病脑组(P〈0.05),且化脑组和病脑组TNF和NO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加重,TNF与NO呈正相关(r=0.942,t=7.64,P〈0.01)。结论:TNF和NO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两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Ⅰ型糖尿病,以不足产生降血脂作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应用在体后肢自动灌注模式(autoperfused hindlimb model)测定大鼠体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耐州A的表达。结果与大鼠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下降(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eNOS mRNA表达下调(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显著增加(P〈0.05),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7例AP患者中,重症AP(SAP)41例,轻症AP(MAP)66例。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PAF水平,并与对照组6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01);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MAP组(P〈0.01);MAP组、SAP组血清TNF-α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1;r=0.69,P〈0.01);两组血清TNF-α与PAP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r=0.58,P〈0.01);两组血清IL-6与PAF亦呈显著正相关(r=O.56,P〈0.01;r=0.55,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对患者疾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者减重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288例40~60岁超重和肥胖者入选为期3个月减重干预,其中超重组96例,肥胖组94例;同期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者9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各组减重前后炎症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减重前血清CRP、TNF-α、IL-6水平,超重组、肥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组较超重组也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过3个月的干预减重后,超重组和肥胖组除IL-6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各参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年人群中CRP水平与超重及肥胖相关联,减重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头部低温对其的影响。方法124例HIH患者根据是否加用头部低温治疗分为头部低温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d血清IL-6、TNF—α含量。并与正常组(40例)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中存活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头部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6、TNF—α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前头部低温组和对照组间IL-6和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8d,头部低温组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均〉0.05),头部低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头部低温组较对照组存活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HIH早期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头部低温可有效降低其含量,提高存活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早期治疗提出新的靶点。方法:35只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n=5),模型组(DVT组)分为:模型D2、D6、D8、D12、D24组,每组各6只。造模方法是手术结扎右侧股静脉。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2h、6h、8h、12h、24h取血。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大鼠DVT组各时间点IL-6和TNFα血清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DVT组中随血栓形成IL-6血清浓度不断升高,在血栓形成l2h时,IL-6血清浓度达到高峰。血栓形成前期即结扎大鼠右侧股静脉2h后TNFα血清浓度开始升高,后随着血栓形成TNFd血清浓度不断升高,至血栓形成12h时达到高峰,除D8组与D12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随DVT的形成过程而发生变化,可作为观察血栓形成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B、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变化,以期对抑郁症的诊断有所帮助。方法分抑郁症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fEuSA)测定其血清IL-6、IL—1B、TNF—a水平,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IL-6(9.03±5.38)pg/ml、TNF—a(14.11±7.48)pg/ml及CRP(6.73±5.80)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2、2.45、2.88,P均〈0.05);抑郁症患者血清IL-6与TNF—a水平具有相关性(r=-0.48,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L-6、TNF—a及CRP水平升高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30)和AT—Ⅲ治疗组(n=30)。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LPS)2次(100μg/kg和200μg/kg)制备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动物模型。AT—Ⅲ治疗组在第2次LPS攻击后1h股静脉注射AT—Ⅲ 25U/kg(0.5ml/100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后取血测定内毒素(ET)、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取肺、肾、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ET、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AT—Ⅲ治疗后血清ET、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肺、肾、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AT—Ⅲ能够拮抗炎症反应,对SIRS/MODS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