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燃油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汽、柴油的消耗量逐年增大,开发温和条件下对芳香族硫化物具有优异脱除性能的非加氢脱硫方法对我国汽、柴油标准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萃取脱硫法能够在室温常压条件下脱除油品中的芳香族硫化物,且能够通过萃取剂结构设计实现选择性脱硫。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的原理和萃取作用机制,重点论述了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中离子液体设计、氧化剂类型、外场强化作用、离子液体的分离回收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反应型萃取脱硫广泛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并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基于离子液体反应型萃取脱硫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目前轻质油品脱硫的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价。重点讲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进行萃取脱硫技术的研究,阐述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原理,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通过分析评价可得:(1)离子液体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适合深度脱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萃取和氧化技术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子液体的脱硫率,将是未来萃取脱硫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FCC汽油萃取精馏耦合重组分加氢脱硫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连续萃取精馏小试装置上,以N-甲酰基吗啉为萃取剂考察萃取精馏脱硫效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塔顶低硫精制油收率达64.2%(v),硫含量26 mg L 1,总脱硫率达86.3%;塔底富硫重组分硫含量为366 mg L 1,收率为35.8%。随后在小型固定床上采用FGH-31催化剂对富硫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在优化操作条件下重组分加氢后硫含量降为9.5 mg L 1,脱硫率达97.4%。萃取精馏的低硫精制油和经过加氢脱硫后的重组分均可作为优良的欧IV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4.
汽油非加氢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汽油非加氢深度脱硫的技术及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生物脱硫、萃取脱硫以及备受关注的吸附脱硫等非加氢深度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石油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石油脱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从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两种萃取剂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反应温度、萃取时间、剂油比以及稀释剂对汽油脱硫效果的影响,展望了汽油萃取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萃取燃料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小燕  林金清 《化工进展》2007,26(12):1681-1685
分析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机理以及离子液体的结构、硫化物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剂油比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离子液体再生方式进行了比较。认为研究开发价格低廉、适于大规模工业化使用的离子液体、增大硫化物的萃取选择性、提高离子液体的再生利用率、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需的各种基础数据以及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技术与其它工艺的组合将是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技术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溶剂萃取脱硫的基本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和目前萃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萃取剂的回收,着重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脱硫有机溶剂:甘醇类溶剂,砜类溶剂,醛类溶剂,胺类溶剂,酮类溶剂,以及复合萃取剂,从萃取剂选择方面综述了汽油萃取脱硫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离子液体应用于燃料油萃取脱硫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萃取脱硫、萃取耦合化学氧化脱硫、萃取联合催化氧化脱硫三种不同体系的脱硫机理与技术优势,探究了离子液体的萃取性、催化性、氧化性及其再生问题。阐述了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催化裂化(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萃取剂的种类、萃取剂中的含水量以及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萃取前后硫含量及类型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氧化脱硫体系;随着油剂比、萃取剂含水量的增加,汽油的脱硫率下降,收率增加,在剂油比1∶1、溶剂的含水量10%条件下,汽油的脱硫率达到80%以上,收率97.5%以上;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对噻吩环被破坏电子效应强的苯并噻吩及甲基苯并噻吩类硫化合物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对电子效应弱的噻吩类硫化合物反应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于燃油脱硫的方法主要还是采用催化加氢脱硫(HDS)方式,该方法进能对燃油中硫醇、硫醚等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硫脱除,然而对于深度加氢虽降低烯烃和芳香烃的含量但是却引发了汽油辛烷值的严重下降,同时氢的耗量也增加,反应器的体积急剧增加,导致加氢工艺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上升,鉴于HDS脱硫技术的缺陷,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许多新脱硫方法,离子液体(IL)脱硫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硫工艺,在近几年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萃取脱硫、萃取一氧化脱硫、催化氧化脱硫和电化学聚合脱硫技术,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操作简单、易分离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离子液体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应用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甲基叔丁基醚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东  陈露  李晶晶  张永汾  程瑾 《化工进展》2015,34(1):234-238,251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我国车用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研究其深度脱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TBE前脱硫(炼厂C4、LPG原料脱硫)和后脱硫(MTBE产品脱硫)两类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后脱硫方法重点介绍了精馏、萃取精馏、氧化和吸附四类脱硫方法,与前脱硫方法相比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深度脱除不同途径引入MTBE产品中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硫化物等优点。分析了MTBE中硫化物来源和种类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后脱硫方法是MTBE深度脱硫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可以从MTBE中硫化物组成出发设计经济、有效的后脱硫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张爱林  王飞 《煤化工》2004,32(3):58-59,52
主要介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及中小型燃煤锅炉SO2的污染防治。对石灰石脱硫、喷雾干燥脱硫以及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技术的脱硫效率、优缺点做了评述,并提出非技术性防治SO2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煤在还原性气氛下热解硫的析出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在氢气气氛下、焦炉气气氛下的脱硫机理及脱硫效果;并指出煤在甲烷气氛下热解,甲烷对脱硫存在促进作用。比较几种还原性气氛下煤热解的脱硫优缺点,指出甲烷对促进煤热解脱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各国对油品的消耗量日益增加.由于人们对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石油炼制工业必须继续走深加工的道路,大力发展脱硫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脱硫技术最新进展,阐述了各种不同脱硫技术的性能、特点、反应原理和应用现状,并预测了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烟煤热解提质增效,从脱硫角度,调研了各工段脱硫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试图厘清烟煤热解全流程脱硫的思路。烟煤热解全流程脱硫包括炉前煤炭脱硫、炉中热解脱硫和炉后煤气脱硫3部分。炉前煤炭脱硫方面,重介质洗选和浮选工业应用成熟,电选、磁选、微生物及各类化学脱硫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热解脱硫方面,不同气氛下热解脱硫和与添加剂共热解脱硫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炉后煤气脱硫以湿法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为实现全流程有效脱硫,现阶段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大炉前脱硫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研究力度;(2)加强针对有机硫脱除技术的研发;(3)研发配套环保技术,减少过程污染。  相似文献   

16.
舒静  任丽丽  徐骞 《工业催化》2009,17(7):6-11
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对生产低硫和超低硫清洁汽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加氢脱硫投资大,成本高。开发成本低、操作条件温和非加氢脱硫技术成为一种趋势。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和无污染等优点,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活性炭、改性分子筛、金属氧化物和改性黏土等多种吸附剂在制备、吸附机理、改性和脱硫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对现有吸附脱硫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工业对SO_2超低排放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各行业对深度脱硫材料和配套技术需求愈加迫切。我国工业行业众多,不同行业使用的脱硫技术种类多样,本文对当前主要脱硫技术进行汇总分析,并对现阶段脱硫技术研究热点进行梳理。根据目前的环保趋势及现有脱硫技术,提出了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意识的大幅度提升促使车用燃料质量标准日益严格,为实现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不断降低的目标,迫切需要研发超深度脱硫技术.目前加氢脱硫技术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介绍了FCC汽油及柴油中所含各类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路径,主要讨论了其中难以脱除的噻吩类、苯并噻吩类、二苯并噻吩类和4,6-二...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  蔡英  张金辉 《当代化工》2013,(12):1690-1693
微生物脱硫是指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各种含硫物质进行脱硫的技术。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在煤炭脱硫、石油脱硫、金属矿物脱硫、烟气脱硫以及废旧橡胶脱硫方面的应用进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以及汽柴油中的硫化物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叙述了吸附脱硫、萃取脱硫、膜分离、生物技术脱硫、络合沉淀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几种深度脱硫方法,并且提出了对未来在汽柴油深度脱硫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