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暖宫孕子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暖宫孕子丸中的川芎、白芍、黄芩。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的三种中药材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暖宫孕子丸质量。  相似文献   

2.
侯峰  施法  田金苗  沈书博 《中国药事》2012,26(10):1119-1121,1146
目的修订暖宫七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暖宫七味丸中豆蔻、天冬、肉豆蔻、沉香、手掌参及丁香;采用GC法,鉴别暖宫七味丸中豆蔻的主成分桉油精;采用HPLC法,测定暖宫七味丸的总丁香酚含量。结果显微鉴别及气相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丁香酚线性范围为0.08560~3.264μg;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7%(n=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暖宫七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华  高钢 《北方药学》2014,(2):13-13
目的:建立暖宫七味丸中各有效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黄精和丁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法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暖宫孕子胶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7日鸡胚40枚,建立CAM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20枚;试验组加暖宫孕子胶囊药液于无血管区的载体上,空白组加生理盐水,每日加药1次;3 d后检测CAM载体周围一级、二级的血管数目。结果试验组一级、二级血管数目均多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暖宫孕子胶囊能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暖宫孕子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暖宫孕子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柱(4.6 mm x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25℃.结果:芍药苷在0.04~0.2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8%.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暖宫孕子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用Sunfire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乙腈-0.05%冰醋酸(7∶18∶7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7.04~352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1.07%,n=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暖宫孕子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暖宫孕子胶囊对克罗米芬诱导排卵后增殖期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排卵障碍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克罗米芬+暖宫孕子胶囊)和对照组(克罗米芬)各40例,另选常规监测卵泡、无任何药物治疗的40倒正常妇女作为空白组,观察卵泡成熟目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雌激素水平以及宫颈黏液评分。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空白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雌激素水平、成熟卵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宫孕子胶囊能改善克罗米芬诱导排卵时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导致的高排卵率、低妊娠率;但对于雌激素水平、成熟卵泡数,与单用克罗米芬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暖宫孕子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的第5天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d,用药21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暖宫孕子丸,在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8丸/次,3次/d,用药12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自然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T和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银翘解毒丸原标准中桔梗的TLC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通过改变提取方法和展开剂获得清晰、持久的TLC图谱。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本品桔梗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暖宫贴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暖宫贴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产后恶露不绝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治疗组使用女士宝暖宫贴,1d一贴,3d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益母丸,一次一丸,3次/d,加服氨苄青霉素,一次0.5g,3次/d,3d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6.67%。结论女士宝暖宫贴具有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之功效,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谭梅英  李智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46-1648
目的 通过对不同炮制方法的白芍药和不同产地赤芍药中氧化芍药苷、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以探讨芍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3种不同炮制工艺的白芍药和10种不同产地的赤芍药样品中芍药苷及氧化芍药苷,比较两种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 氧化芍药苷含量:赤芍药比白芍药高0.8361%;芍药苷含量:白芍药比赤芍药高0.2157%.芍药苷与氧化芍药苷的比例:白芍药比赤芍高20.56.结论 运用HPLC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芍药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药和白芍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颈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颈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延胡索、川芎、白芍、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6.08%,RSD为0.9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个厂家51批次麻仁润肠丸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进行测定,检测项目为:性状;大黄、陈皮及白芍的显微鉴别;白芍、陈皮、大黄、火麻仁及木香的薄层鉴别;水分、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含量测定为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总量及结合蒽醌中大黄酚和大黄素总量。结果51批次麻仁润肠丸全部符合规定。结论不同生产企业不同批次或相同生产企业不同批次的麻仁润肠丸所测定的总大黄酚和总大黄素总量稳定差异不大,而结合蒽醌中大黄酚和大黄素总量差异较大,应改进检测方法,以提高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了胆痛消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大黄进行了定性鉴别,用TLC法对方中延胡索与白芍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采用TLC法鉴别土大黄苷.结果 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胆痛消炎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克感灵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建春  蔡威黔 《中国药师》2011,14(7):1052-1053
目的:建立克感灵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克感灵中香附、陈皮、甘草药材的定性鉴别。结果: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均能分别检测出其中的香附、陈皮、甘草。结论:方法简便、准确、为克感灵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顺浓  郭建明 《中国药业》2008,17(12):44-45
目的制订复方血栓通滴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主要成分人参Rg1和人参Rn1的含量测定色谱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度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和99.66%,RSD分别为1.0%和0.6%(n=6)。结论该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复方血栓通滴丸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舒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郁金进行了显微鉴别,并对白芍、香附进行薄层鉴别。结果:该处方中郁金的显微特征明显,且薄层色谱鉴别中可检出与白芍、香附对照药材色谱相同的斑点,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舒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补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主要药材黄柏、山茱萸、生甘草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95%。结论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补肾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彭佐成  李小梅 《中国药房》2007,18(9):667-668
目的:制备瘫康Ⅰ号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将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石菖蒲、远志等经煎煮、过滤制成合剂。对方中黄芪进行显微鉴别;对方中黄芪、当归和川芎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考察合剂稳定性。结果:在显微镜下,黄芪细胞清晰可见;在TLC中检出了黄芪、当归、川芎的特征斑点;合剂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所建标准可为该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