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司玉海 《建筑》1998,(10):26-26
北京市海淀区建筑业正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为主线,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以改革强管理,以改革创效益,力争在本世纪末使区建筑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一、海淀区在筑业的基本情况截止到1997年底,归属区建筑企业行业管理的企业共计192户,均是在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依法纳税的单位。按照专业化分为:工民建专业78户,建筑装饰专业65户,设备安装专业7户,市政专业6户,给水专业5户,地基基础专业3户,电子工程1户,建筑构件厂8户,电梯安装维修专业19户。1997年区…  相似文献   

2.
三是专业事务所,此类事务所是国外建筑设计行业的基础,量大面广,是建筑个性创作的发源地,许多世界级大师均出自其中。一般而言,以注册建筑师或注册工程师为主组成,如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事务所,专业单一,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3.
在设有工程机械专业的著名高等院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一直以工程起重机的设计理论著称,尤其是以擅长工程起重机的钢结构计算为鲜明特色。而这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的奠基人顾迪民教授打下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过的实际项目,以笔者参与的某工程施工图阶段电梯专业对土建的提资要求为例,说明了土建专业,特别是建筑专业需要关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常常使人具有今非昔比、时过境迁之感。计算机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应用面较广的专业,已经打破了它的高科技神秘感,逐步成为各行各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办的一个主流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甘肃省农垦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并结合社会需求,对计算机专业设置与职业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这些“祖国的花朵”,国家对于小学教育师资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文中,将以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主,通过了解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探究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以及它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和支撑。从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开展出发,以历年参与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的学生为对象,搭建了以课程考核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实践表明,野外实践教学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使用现代工具、团队合作及沟通表达等能力有强支撑作用,可以更好地支撑工程类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以及帮助学生对专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7):F0003-F0003
我公司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专业技术型施工企业,具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应用实力,各类相关专业人才配备齐全,拥有十多名博士、硕士等高素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众多。公司现具有建设部颁发的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结构补强、纠偏、平移)、预应力专项和建筑防水工程二级施工工程资质,地基基础专业承包资质。多年来以国内外和自身开发的高新技术手段开展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施工、咨询及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管理,是关系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其中技术协调是根本,组织协调是保障。本文对如何进行施工管理中的专业协调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前对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普遍认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代信息化背景下知识传播和专业知识体系构成特征,指出面对专业知识由“树状”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变的趋势,应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跨学科研究型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以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为例,从高年级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前沿性课题策划、师生共建的研究性专业课程等方面,提出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化结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设想。为适应未来专业教育变革发展,需根据学科研究特点与教师的研究、实践特长,设置专门化培养方向,构建本硕贯通的相应研究性课程体系。通过多学科、复合型的建筑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引入高水平企业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学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间脱节的问题,以保障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对未来知识更新与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有效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