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为解决常规内衬油管油井热洗清蜡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改性无机纳米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钛与极少量氟碳表面活性剂、维生素A复配得到具有较强的润湿、发泡性能和较强的表面能,可用于50 ℃左右内衬油管的油井洗井液。通过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验证,该洗井液能剥离沉积管杆上的原油,增强对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的清洗能力,产生的细小泡沫可以提高洗井液的携带能力,能够在洗井后的一段时间内使管柱内表面、杆的外表面转变为中性润湿,延长油井的洗井周期。50余井次的内衬油管油井洗井后油井抽油杆上行负荷平均下降10.32个百分点,油井产量恢复期平均缩短54.12个百分点,年增油760余吨,为内衬油管的使用提供了配套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双空心杆内循环热采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油三厂部分油井含蜡量高、黏度高,油井生产困难,维护难度大的问题引进双空心杆内循环热采技术,热载体纯净水加热后从双空心杆内管进入外管返回,达到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防止油管内壁结蜡,降低原油黏度,改变流动性的目的.可利用油井伴热水、套管气、太阳能等多种热源,对双空心杆热载体加热,在密闭的系统实现井筒升温清防蜡及降黏作用,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对类似油井的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东油田原油黏度9.33 mPa·s,析蜡点38℃,含蜡11.96%,含蜡较高,在原油开采工程中容易出现结蜡,造成油管及抽油泵内部结蜡现象,严重的会造成泵卡、油管堵死的现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清蜡剂清防蜡试验,对清蜡剂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选取部分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现场应用发现清蜡剂有助于缓解原油结蜡的速度,从而延长了油井的洗井周期和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的开采效率,降低了油井的维护成本.建议继续扩大范围使用,并进行下一步工艺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中高含水期油井防蜡防垢降黏问题,应用了CPRS井下防蜡防垢降黏装置,当流体流过该装置时可以产生一种电化学催化反应来改变流体中矿物质的电位,从而防止并清除垢、蜡和胶质、沥青质的沉积。现场30余口油井应用后,实现了免热洗、免加药,最大载荷平均值下降了3.31 kN,最小载荷平均值上升到58.47 kN,油井平均日节电35.61 kWh。  相似文献   

5.
对于含蜡油井,控制油井出口温度是防止管壁结蜡,提高油井开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研究涂层在油井保温防蜡方面的作用,需要对井筒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得保温涂层所需的导热系数和涂覆厚度.基于油管材质、内外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原油流速和对流换热系数等,利用Landmark软件对油管内流动温度场进行计算,获得保温涂层的最佳涂覆位置.结合涂层保温效果模拟数据,优化保温涂层导热性能、厚度和最佳涂覆长度,最终实现油管出口温度大于结蜡凝固点温度,大大提高了原油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内衬复合管的技术特点及国内外现场试验效果进行阐述,证明该技术在油井中应用能够延长旧油管使用寿命,减缓杆管偏磨,延长油井清蜡周期.同时,通过现场应用情况,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技术进行评价,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部分油井含蜡量高、黏度高及油井生产困难、维护难度大等问题,提出采用双空心杆内循环伴热降黏热采技术。通过利用地面天然气加热装置对双空心杆热载体加热(热载体软化水加热)后,将热载体从双空心杆内管进入外管返回,达到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防止油管内壁结蜡,降低原油黏度,改变流动性的目的,在密闭的系统中实现井筒升温清防蜡及降黏作用,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含蜡原油的开采通常受井筒结蜡问题的影响,预测生产过程中井筒析蜡深度和析蜡量对油井清防蜡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预测蜡析出的热力学模型,结合井筒多相流理论,提出了井筒析蜡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井筒析蜡量分布受油井产量、原油含蜡率、含水率和油管内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产量和含蜡率的增大使井筒析蜡量增加,但高产量条件下受井筒温度增加的影响,析蜡区域显著减小;油管内径对井筒析蜡的影响较小;油井进入中后期高含水阶段时,析蜡量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油井生产参数减少井筒中的析蜡问题。该方法可为高含蜡油井的清防蜡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高含蜡原油的正常开采。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油井结蜡分析的资料有很多,其中宏观性质上分析占大多数,原油机理方面的系统研究很少.通过采用高温气相色谱等先进技术,从机理上分析油井结蜡原因、所结蜡的分子组成、蜡的析出过程以及原油中的蜡与现场油管和抽油杆上析出的蜡在分子组成上的区别,从而为生产中所应用的清防蜡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现场清防蜡工作,使清防蜡工作从不断的试验、摸索,过渡到直接的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清防蜡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结蜡油井中应用固体化学防蜡剂,可有效抑制油井管、杆、泵等结蜡,延长有杆泵的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能耗.抽油机系统效率测试仪,是通过抽油机的电动机运行测试电能参数和安装在抽油机悬绳器的传感器测试油井载荷的,对比结蜡井措施前后的数据,分析节能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结蜡井应用化学固体防蜡剂可使油井载荷平均下降9.73 kN,系统效率提高6.92%,综合节电22.24%.  相似文献   

11.
华庆油田某区块原油性质独特,为典型的高蜡原油,其中轻质成分所占比例较高,对蜡质成分的溶解度较低。油井结蜡可造成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堵塞油管造成油井停产,并且油井的清防蜡是保证含蜡原油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该区块的结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并开展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在结蜡油井中使用固体化学防蜡剂,可有效抑制油井管、杆、泵等处结蜡,延长有杆泵的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能耗。用动态结蜡率测试仪及流变仪分别测试防蜡率及析蜡点的变化,评价防蜡剂在室内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理论计算检泵周期、溶解速度、防蜡率之间的关系,预测了防蜡剂在井底的有效性。用抽油机系统效率测试仪,测试抽油机电机运行的电能参数及安装在抽油机悬绳器上的传感器的油井载荷,对比结蜡井措施前后的数据,评价防蜡效果。测试表明,结蜡井使用化学固体防蜡剂可使油井载负荷平均下降9.73kN,系统效率提高6.92%,综合节电率22.23%。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涂层油管用于油井防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阳油田各区块油井结蜡严重,为此开发了聚氨酯涂层油管防蜡法。将加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聚氨酯涂料喷涂在油管内、外壁上,在300℃固化,共涂敷3次,使涂层厚度达到50μm。简介了涂敷工艺。在模拟油井原油流动条件下测定涂层油管试件结蜡量,确定涂层表面适宜粗糙度为5μm,结蜡量随流速的变化不大,因此该少层油管可用于不同产能的油井。在专门设计的传热实验装置上测得涂层和油管导热率分别为0.63和18.9kJ/m·h·℃,涂层油管的隔热性可使油井油管内结蜡点上移。该涂层可耐10%HCl、10%NaOH、5%NaCl、90号汽油、120℃油及沸水,耐冲击性良好。在U形管测试中,涂层油管的结蜡量比裸油管少78%。截止2007年底,已在沈阳油田69口油井使用油层油管,油井平均免热洗长达311天。图3表2参2。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外围低渗透油田油井清蜡降黏费用,开展了电加热油管工艺技术研究,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清防蜡的目的.从现场运行情况看,电加热油管工艺和常规加药降黏工艺相比,油井检泵周期延长430天,年运行费用节省5.57万元.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电加热油管工艺较常规加药降黏工艺可有效降低单井运行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油管及地面管线结蜡是原油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何既经济又有效地清蜡是有关人员研究的课题。Exfractol 公司新近研制的低压交流电清蜡工艺已获取专利权,并已在现场进行试验。采用这项技术后,油井产量增加幅度为200~400%,增产原油电费为0.51$/bbl  相似文献   

16.
姬塬油田部分区块原油蜡质、胶质含量高,油井结蜡严重,现有防蜡技术在该区块应用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蜡晶晶格扭曲机理和微乳液机理,将蜡晶改进剂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水中,制备出一种不易燃烧、防蜡降黏效果好、密度较大、冬季可方便使用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高效防蜡降凝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 nm左右。与现场在用产品相比防蜡率由33.56%提高到88.2%,降黏率由31.06%提高至84.1%,原油凝点由22℃下降至14℃。现场采用连续加药方式实验182口井,使用高效防蜡降凝剂后,油井载荷平均下降0.75 kN,油井平均结蜡周期可延长4倍以上,可有效减少洗井次数,提高油井产油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宝力格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黏度高,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问题,应用了空心杆电加热技术,将专用加热电缆下入空心抽油杆内,使空心抽油杆和加热电缆组成集肤效应加热体,从而达到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防止油管内壁结蜡、降低原油黏度、改变原油流动性的目的.加热电缆具有输出功率的可调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油井井况进行调整,达到所需的温度,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技术成功解决了油井停抽后不能启抽及油井定期清蜡问题,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抽油井油管泄油器,是油井清、防蜡技术配套的专用工具之一,它可以泄油注药,使清蜡剂直接与蜡接触,提高清蜡效果;延长油井检修期;又能在油井进行检泵作业时泄空油管柱内原油,改善修井作业条件,减少落地原油。泄油器是长庆勘察设计院1985年底研制,1987年底已在长庆油田先后试验6口井。泄油器在井下启闭成功率为100%,使用操作简便,井下工作可靠。目前正在进行扩大试验。  相似文献   

19.
超长型自控温热电缆是利用高科技PTC材料,专用于普通稠油、结蜡原油、高凝固点原油加热降粘的开采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配套工具、配件将超长型自控温热电缆敷设在油管外壁,电缆接通电源后整体发热并传给管内流体升温降粘,减小流动阻力,使油井正常生产。十年来,在100余口普通稠油井、结蜡井和高凝油井上应用,效果较好,减少了作业次数,提高了原油产量。该工艺技术先进,温度自控,功率自调,沿程加热效果好,可节电节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中.各种清防蜡技术如:机械刮蜡、热油(水)清蜡、化学清防蜡、热电缆清防蜡、磁防蜡、玻璃涂料油管防蜡以及细菌防蜡等,都已进行大面积现场试验。总的来说,每一种清防蜡措施,都有各自的特点及最佳适用条件。比如玻璃衬里(或涂料)油管、热电缆较适用于自喷井及高套压油井;磁防蜡较适用于低含水的油井,而机械刮蜡适用于不同含水阶段的中、低套压油井。目前最常用的油基清蜡剂起效快,原料来源广,应用广泛,但是安全性差,使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同时,比重低、易燃、气味大、含芳烃毒性较大易致癌。水溶性分散清防蜡剂,是一种无毒、无味,现场应用后油井电机电流下降,具有很好的清防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