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稳定入窑生料,我厂对生料出库到入窑煅烧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厂入窑生料库下部原设计为锥形的倒喇叭,出料口处安装分格轮回转下料器,其下为普通螺旋输送机,窑上是在提升机卸料口下设计一个中间储存料仓,仓下用分格轮回转下料器及螺旋输送机。试产时,发现该生料库内及中间仓内生料经常粘结结拱,使喂料器下料不准,时多时少,影响正常煤料比,因而立窑也无法正常煅烧。后来我们将生料出库到入窑煅烧这段工艺改为由穿过库下矩形仓的三台链条输送机把库中生料拉出来送入螺旋输送机,并由圆盘喂料器配入一定比例的外加煤,加入到  相似文献   

2.
《水泥》1978,(3)
太原市南郊区水泥厂在φ1.7×7米的普通立窑上安装了一些自动与集中控制,经实践效果良好。一、立窑开关集中控制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方便窑上与窑下联系,该厂将生料库底大小绞刀、生料配煤、生料提升、成球、球料输送、自动喂料、立窑用风等开关集中在窑上的一个控制室内。用RC1型磁插保险作短路,给JR15型热  相似文献   

3.
回转窑在运行中,经常因物料或者操作原因出现窑尾跑料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窑尾密封片损坏,而且造成现场的扬尘。在窑尾平台下部安装一个集料仓,仓下部加装2台FU270链式输送机,转运窑尾漏料入生料磨排渣斗式提升机,再次入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窑尾漏料问题。  相似文献   

4.
满春景 《水泥》1996,(4):47-47
自制钢结构组合式双管螺旋喂料机满春景哈尔滨市松花江水泥厂(150050)我厂原来在生料系统的生料储库下,安装了插板门与分隔下料器装置,用来锁料、喂料,控制物料的输送。虽然库下安装了上述控制装置,但达不到锁料、喂料,稳定物料流量的目的,经常发生跑库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振煊 《水泥》1996,(10):44-45
立窑水泥厂生料均化库的改造方法李振煊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大学建筑设计所(365000)立窑水泥厂工艺线大多没有设计原燃材料预均化,生料均化大多是采用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的工艺方案,所以总体均化效果很低。我们在南方立窑水泥厂进行工艺技术改造中,对生料均化库、提...  相似文献   

6.
我厂现有水泥生产线两条,一条φ3m×45m三级旋风预热器回转窑生产线和一条由两台φ2.75m×10m机立窑组成的生产线。机立窑生产线配套的生料系统所采用的是一台φ2.4m×13m中心传动生料磨,原设计为四仓湿法生料磨,设计能力为生料浆45~50t/h。我厂地处东北,采用干法生产。当时机械化立窑年平均产量为6.8t/h,而生料磨年平均台时产量为26t/h,细度<10%。生料磨产量能够满足两台机立窑生产能力要求。 1992年12月大修期间进行第一次改造。将φ2.5m×10m的两座机立窑扩径成φ2.7…  相似文献   

7.
顾正昌 《水泥》1998,(4):26-27
水泥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立窑厂还是回转窑厂,严格控制入窑生料均匀性历来是稳定窑内热工制度,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生料均化贯穿于矿山搭配开采、原料预均化、生料粉磨均化及生料均化库等整个生料制备全过程。其中原料预均化和生料均化库是均化过程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杨军 《水泥》2005,(10):45-46
1无动力均化原理。如图1所示,无动力均化库就相当于图中左边的一个大库,在库的进料处设一布料装置实现混均布料,在库内设计一个插入件(即导料装置),使库变成多个小库,在生料下落过程中,实现多点取料,混合下料,层流出料,就可以实现类似有n个小圆筒库向一条皮带输送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下料混均的过程。在圆筒库下锥体设置一个层料流分流装置和防喷装置,这样可以保证层料流和恒流下料,避免放料均化过程中出现生料起拱和喷粉,使得物料顺利下落。在不改变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条件下,使生料圆筒库内物料实现无动力均化,并达到下列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在水泥厂中生料库是重要的建筑物,生料库内采用倒锥形底板是常见的形式。锥形底可以跨越较大的直径,而不需在仓内设置柱子,仓底下的空间较大,可以设置收尘器等设施。锥形底在堆料荷载作用下,锥膜内力全部为压力,符合混凝土受压性能好的特点。以下以某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生料均化库/生料入窑喂料系统为例,  相似文献   

10.
<正>1基本情况我公司5 000 t/d熟料生产线,回转窑生料喂料工艺见图1。如图1所示,生料均化库下设置有称重仓,称重仓内的生料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经冲板流量装置计量后输送提升入窑。该系统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生料库底下料不稳、入窑生料喂料量波动大的问题,由此造成窑系统热工状况不稳定,操作员只得频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泥》2004,(3):57-60
熟料生成的理论热耗一般为:1675kJ/kg~1800kJ/kg熟料,由于各种热损失的影响,立窑熟料的实际热耗一般在3000kJ/kg熟料以上。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水泥熟料,除合格的生料之外,必须有适当的煤来保证供给足够的热量,适量的风来供给足够的氧气助燃,这就是立窑生产中的第一个平衡——风、料、煤三平衡。生料成分受到煤燃烧后的灰  相似文献   

12.
崔小雷 《水泥工程》2017,30(6):33-34
<正>1原生产工艺流程及问题某水泥厂5 000 t/d熟料生产线,出磨生料通过电动分料开关阀选择入生料库或入窑操作。通常为了保证生料均化效果首选入库,只有在工况不稳定时,出磨生料经电动分料开关阀后进行窑尾喂料。生料库侧有上下两条斜管,其阀门开度由中控手动调节或根据称重仓仓重进行PID自动控制。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我厂有φ2.5×10米塔式机立窑一台,从1981年以来,我们在提高立窑台时产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窑台时产量稳定在9.5吨以上,熟料质量也有提高,能耗降低(见表1)。一、搞好生料均化我们知道,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特别是生料CaCO_3滴定值的波动和内掺煤的变化,直接影响立窑的煅烧操作和物料的物理化学反应,影响熟料的产质量,为了稳定入窑生料成分,我们从1982年开始,在生料圆库上实行二  相似文献   

14.
沈力 《水泥》2003,(11)
立窑水泥生产中成球工艺非常重要,影响成球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生料粉的流量控制。我市6个企业共8台立窑采用MCT-VI预加水成球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稳料控制技术并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料、水自动跟踪,取得了良好效果。1系统的组成及特点预加水成球工艺流程见图1。图1预加水成球系统工艺流程其基本技术特点是:1)计算机控制的双稳流技术生料库库底安装的可调速特种螺旋喂料机为一级稳流,窑上小料仓下面的调速稳流螺旋喂料机是二级稳流。一级稳流的螺旋喂料机有以下2个特点:一是进料口为长方形,一般为1.2m×0.6m(可视现场改造情况确定),较常…  相似文献   

15.
李绍军 《水泥》2010,(11):62-62
<正>我公司于2002年5月安装了一台NE200提升机,用于提升入窑生料溢流仓溢流后的回环生料和出生料磨经搅拌库搅拌后的生料,进入生料库。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对此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6.
沈力 《水泥》2003,(11)
立窑水泥生产中成球工艺非常重要,影响成球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生料粉的流量控制.我市6个企业共8台立窑采用MCT-Ⅵ预加水成球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稳料控制技术并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料、水自动跟踪,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贤进  朱教群 《水泥》1995,(4):32-33
在立窑水泥生料中掺加少量量易燃外加物(锯木屑),当生料料球进入高温带时,料球内部的易燃物燃烧后形成空腔,因而提高了料球内部孔隙率,促进料球内部的燃料燃烧过程,改善了立窑通负,稳定了煅烧制度,工业试生产表明,在立窑水泥后料中掺加0.5%-1.0%的锯木屑,能改善煅烧操作,提高熟料产量,降低游离氧化钙,降低烧成热耗和电耗。  相似文献   

18.
立窑水泥厂粉状物料均化系统的改造孙贵信目前,年产量在6万吨以下的立窑水泥厂生料库和水泥库仅有2~4个国库的比较普通。许多厂对于生料与水泥的均化方式仍然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那种多库搭配方法,由于圆库的个数少,且物料在库内上入下出,自然均化效果较差。采用...  相似文献   

19.
一、对料球质量的一般要求生料成球是立窑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料球质量直接影响立窑熟料的产质量、热耗、电耗、粉尘量、煅烧操作与立窑的热工制度。因此 W.Anselm 曾说过:“生料球的质量和大小是影响煅烧过程最重要的因素,它仅次于窑的规格”。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立窑水泥厂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因素,除煅烧不均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料化学成份波动较大。据统计资料表明,立窑水泥厂出磨生料碳酸钙滴定值(Tcaco_3)合格率一般在30—45%,远远低于生产控制指标。虽然有些厂在工艺上考虑了各种类型的生料均化措施,例如:机械倒库、多库搭配和气力均化等,但仅能解决生料批样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