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灌洗(BAL)液与血清中趋化因子(IL-8),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sCD14含量,探讨IL-8、SLPI,sCD14和sICAM-1作为具有相似病程的哮喘和COPD患者炎症和免疫应答反应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哮喘(n=13)与COPD (n=25)患者血清和支气管灌洗液中IL-8,SLPI,sCD14和sICAM-1含量。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BAL中IL-8和SLPI含量远高于血清中IL-8和SLPI含量,而BAL中sICAM-1和sCD14含量远低于血清中sICAM-1和sCD14含量。在测定的所有生物标志物中,COPD患者中只有BAL IL-8的浓度高于哮喘患者BAL IL-8的浓度。两组中, BAL IL-8与SLPI相关。COPD患者中,BAL sICAM-1和sCD14相关,而哮喘患者中BAL sICAM-1与FEV1/FVC相关。此外,哮喘患者中血清中SLPI与sCD14相关,且血清中sICAM-1与FEV1/FVC负相关。结论:分析特定生物标志物时,选择正确的生物流体至关重要。在测定的4个生物标志物中,COPD患者中只有BAL IL-8浓度高于哮喘患者BAL IL-8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血清中IL-12、IL-4和IgE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吸入丙酸倍氯米松1周前后与健康对照组二者血清中的IL-12、IL-4和IgE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12值明显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4值和IgE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gE水平下降。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哮喘儿童血清中IL-12水平下降,IL-4和IgE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IL-12水平升高,IL-4和IgE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60~75岁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30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氧疗、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1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6、IL-8水平及肺功能。结果激素组患者血清IL-6、IL-8及FEV1/FVC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地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早期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新  郑妮  郑晶晶  许睿 《当代医学》2011,17(33):1-3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吸入和静脉序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前后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IL-4、IL-5和ECP水平。结果吸入激素(ICS)组和全身激素(SCS)组两组哮喘患者外周血清及诱导痰液中IL-4、IL-5和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ICS组与SCS组相比,三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静脉序贯口服糖皮质激素均可明显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清和诱导痰液中的IL-4、IL-5和ECP水平,大剂量吸入激素对IL-4、IL-5和ECP下调作用与全身激素给药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是否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α)的核内转移有关。方法  将来自12例健康人、15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和15例COPD患者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lecule cells,PBMC)进行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其IL-8蛋白质水平,并计算地塞米松 (Dex)半抑制浓度。PBMC在Dex中培养0.5~6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Rα蛋白质水平,GRα的核内转移则通过免疫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来观测和分析评估。结果  COPD患者PBMC较轻中度哮喘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Dex相对不敏感。Dex半抑制率 (IC50Dex)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核内转移呈负相关 (r=-0.54,P=0.000 8)。Dex可诱导增加各组PBMC中的总GRα,但GRα胞内分布各组间存在差异。Dex可明显增加健康人及哮喘患者核内的GRα,但并未增加COPD患者核内GRα。健康人及哮喘患者的PBMC中,Dex预处理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IL-8分泌,而在COPD患者的PBMC中这种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COPD对糖皮质激素的不敏感与GRα核内转移有关。GRα核内转移受抑制可能是造成糖皮质激素在COPD患者中发挥抑制炎性作用欠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中不同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作用。方法收集20例哮喘、26例慢性COPD和12例健康者的诱导痰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4和IL-8浓度,采用放免法检测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哮喘组痰液中嗜酸细胞比例增高,IL-4浓度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明显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5);COPD组痰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IL-8浓度明显高于哮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和COPD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气道慢性炎症,IL-4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而IL-8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8C(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COPD急性加重期、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血清中IL-4、IL-8的水平。结果 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4、IL-8含量分别为(98.70±1.67)ng/L、(53.43±1.33)ng/L;50例COPD稳定期IL-4、IL-8含量分别为(83.66±1.81)ng/L、(39.83±2.20)ng/L;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4、IL-8含量为(56.15±3.99)ng/L、(29.95±2.29)ng/L。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4、IL-8含量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8均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都是COPD的主要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8.
血清白细胞介素-13、17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3、IL-17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关系。方法对20例非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14例稳定期COPD患者、21例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和10例正常参照者行气道激发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四组受试者的血清IL-13和IL-17。结果伴有AHR的哮喘患者血清IL-13水平(53.62±8.85)pg/ml和COPD、CB患者血清IL-13水平(48.15±6.02)pg/ml均较正常人(39.99±5.95)pg/ml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3与哮喘患者PC20FEV1呈负相关(r=-0.602,P<0.01),与COPD、CB患者PC20FEV1也呈负相关(r=-0.632,P<0.05)。哮喘患者血清IL-17水平(18.10±3.90)pg/ml较正常人(14.40±4.05)pg/ml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7与COPD、CB和哮喘患者PC20FEV1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3与哮喘、COPD、CB患者AHR的发生相关;而血清IL-17与AH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12、IL-4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12、IL-4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5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缓解期儿童(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中IL-12、IL-4和TNF-α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12值明显下降,与缓解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4值和TNF—α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TNF-α水平下降。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哮喘儿童血清中IL—12水平下降,IL-4和TNF—α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IL—12水平升高,IL-4和TNF-α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中白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3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与非激素治疗组,激素治疗组给予续贯的激素治疗及常规治疗,非激素治疗组给予除激素之外的常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及痰液中IL-8及TNF-α水平。 结果  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IL-8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的相关测定指标激素治疗组较非激素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 结论  IL-8及TNF-α在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更为显著地纠正这种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周血IL-8、IL-10与吸烟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相关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COPDsp)外周血IL-8andIL-10水平与吸烟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23例未治疗初诊SCOP Dsp、10例健康吸烟者和13例健康不吸烟者的外周血IL-8、IL-10水平;所有入选者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SCOP Dsp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44),健康吸烟者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不吸烟者(P=0.031)。外周血IL-8水平与吸烟量成正相关(r=0.681,P<0.001),与SCOP Dsp肺功能分级无关。SCOP Dsp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IL-8参与了SCOPDsp全身炎症反应,与吸烟程度相关,与SCOPDsp肺功能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哮喘小鼠模型的方法,为研究哮喘发病机理、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随机将BALB/C小鼠分成正常对照和模型组两组。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I-RSV)致敏、激发模型组小鼠,观察激发后小鼠的哮喘症状;分别于激发后0、24、48、72h处死动物,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IgE、IL-4、IFN-γ水平;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及EOS的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激发即刻可见典型的哮喘症状。激发后24h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最多。模型组小鼠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纽;IFN-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激发后24h血清IgE、IL-4水平最高,IFN-γ水平最低(P〈0.05或P〈0.01)。结论:FI-RSV复制BALB/C小鼠哮喘模型成功可行,且24h小鼠哮喘模型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意识障碍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作为治疗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抗炎,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不作处理。以ELISA法测定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FN-γ、IL-1β水平,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测定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格拉斯哥评分(GCS)。结果: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1β、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组(P<0.05),其动脉血气指标、GCS评分与对照组和治疗后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FN-γ、IL-1β作为细胞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COPD合并意识障碍的发生发展,降低IFN-γ、IL-1β水平可以下调NO水平,缓解患者的病情,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敏  刘晓  汪俊 《西部医学》2012,24(1):13-15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方法分别纳入健康吸烟成人90例、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诱导痰及血清细胞因子IL-8、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IL-8、IL-1β、TNF-α较健康吸烟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L-1β、IL-8,TNF-α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诱导痰和血清水平可能是COPD严重程度的一个炎性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选择AECOPD患者共60例,根据其气流受限程度分为:轻-中度AECOPD组(30例)、重-极重度AECOPD组(30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3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F-κB水平及IL-8、IL-10含量。结果:AE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F-κB水平及IL-8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5),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重-极重度AE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F-κB水平及IL-8含量高于轻-中度组(p<0.01、p<0.05),IL-10含量低于轻-中度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NF-κB水平与血清IL-8含量呈正相关(r=0.84,p<0.05),与血清IL-10含量及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78,r=-0.97,p均<0.05)。结论:NF-κB参与COPD的气道炎症,与COPD患者气流受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立婧  闫亮 《医学综述》2014,(24):4606-4607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与非吸烟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肺功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吸烟对COPD患者肺功能、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5月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50例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吸烟分为COPD吸烟组和COPD非吸烟组,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NF-α、IL-8的水平,同时检测受试者的肺功能。结果 COPD吸烟组及COPD非吸烟组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吸烟组血清IL-8、TNF-α水平较COPD非吸烟组显著增高(P<0.05),FEV1%显著降低(P<0.05);COPD吸烟组受试者血清中IL-8、TNF-α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549,0.458,P<0.001),而FEV1%与吸烟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516,P<0.001)。结论吸烟可引起COPD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升高,FEV1%降低。因此戒烟是预防和降低COPD发病率的重要措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是改善COPD呼吸道炎症进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金炬  刘帮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7-160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70例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34例行常规机械通气为对照组,36例行BAL为观察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测2组外周血的TLR4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第1天外周血TLR4、TNF-α、IL-6和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TLR4、IL-6和IL-8及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并BAL治疗后第1、3和5天TLR4、TNF-α、IL-6、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两表达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后第1、3和5天TLR4、TNF-α、IL-6和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LR4表达水平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室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再上机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能够提高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增加脱机成功率,提示COPD治疗与机体的固有免疫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代顺  夏澜  陈亚娟 《西部医学》2007,19(2):190-191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IL-8在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63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IL-8水平对比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O.001)。同时,血清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IL-8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对判断COPD的急性加重、治疗效果及呼吸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将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介素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 0.01)。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