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计算推动IDC向VDC转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IDC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发展、市场及技术角度分析了IDC向VDC转型的必要性,云计算已成为IDC向VDC转型不可或缺的支撑性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DC业务的商业模式,重点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VDC框架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从市场及技术角度分析了云计算对传统数据中心的改变,重点阐述了基于云计算的VDC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VDC系统的优势,揭示了数据中心云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传统数据中心的容灾在于如何保存数据的副本,以及在灾难来临时如何恢复。对于虚拟数据中心(VDC)来说,除了用户数据以外,还需要保存个性化的虚拟机镜像设置,并且VDC提供商、VDC用户都面临着不同的容灾策略部署模式,这样才能使得"在云端"的用户数据、服务器在"暴风雨"来临时依旧"云中漫步"。  相似文献   

4.
叶惠 《通讯世界》2012,(10):58-58
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安全问题能否得到保障都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云计算在中国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中国电信成立了云计算专业公司,并在内蒙古开始建设国内最大的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正在进行一个名为"VDC"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将云计算概念应用在新兴数据中心中;中国移动的云计划也在朝着更大范围覆盖;各大知名网站的"云"  相似文献   

5.
以数据中心SDN为主要关注点,在分析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不同后,介绍近年来中国联通SDN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云计算如何实现资源虚拟化、如何管理虚拟资源和如何使用云计算平台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等VDC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针对VDC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虚拟机安全等方面提出了部署建议,提出了云计算的接口标准、设备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的内容,并给出了应用被攻击后的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IT技术的演进和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新一代科技技术革命的云计算发展也到了新的阶段,其重要性日益突显。中国联通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高度重视云计算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已经全面推动云计算的落地试点与部署,10省的桌面虚拟化试点工作正在进行,VDC建设也正在深入推进;中国联通还将积极打造"沃云"品牌,进一步完善"沃云"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诸多争议,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云计算将引发信息产业—场新的革命。作为信息产业生态环境的一员,网络和业务“云”化己成为众多运营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国联通拟推出“云服务”的一种形态——VDC,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信业马上进入云服务时代?中国联通如何看待云计算的影响以及云服务的前景?为此本刊记者特地专访了中国联通集团中网威信电子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龙,就中国联通在云服务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9.
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VDC)是新一代云数据中心的基础,它具有降低TCO、高可用、高伸缩性、按需部署服务、绿色节能等优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数据中心建设将以VDC为目标,实施服务器、桌面、网络的虚拟化,使得中心IT物理设备总规模缩减80%,而IT资源利用率却提升5倍;医生工作站的投入成本缩减20%,而IT人员的维护工作效率却提升500%;技术人员的IT维护工作量减轻80%,机房空间节省80%,仅一年电力消耗成本将可以节约数十万元。获得IT服务端和终端应用效率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0.
综合新闻     
《通信世界》2011,(27):6-8
运营中国联通携手中国航信推进航空信息化本刊讯(记者高弋坤)7月21日,中国联通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航信将充分发挥各自网络、应用平台、营销渠道与客户服务等资源优势,在基础通信、增值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归纳移动互联网业务基本特征,分析其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进而结合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模式及中国联通传统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中国联通针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创新产品应对策略。对移动互联网项目投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中国联通的创新产品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网络传送技术Segment Routing设计了两种数据平面,其中一种为SRv6,使用IPv6数据平面,它结合了IPv6和SR两者的优势。未来5G和云时代的业务承载需求要求IP网全面具备SRv6的能力。然而现阶段SRv6仍处于标准化制定中,主流厂家实现上有较大差异,导致运营商混合组网的架构难以进行规模部署。为此,广东联通网络运营部积极学习SRv6底层原理,多次开展技术交流,并完成业界首个跨运营商骨干网、跨厂家SRv6互通的L3VPNv4测试,此次测试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联通开启了智能承载网SRv6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基于联通信息导航电子商务平台搭建需求,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手段,提出平台体系一级架构的演进方案。方案充分吸收了"门户经营、平台共享、开放合作"的总体现代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思想,并对信息导航云平台的IaaS层、PaaS层、SaaS层以及统一门户做出具体分析。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实现管理支撑能力集中和一点建设全网共享,能够有效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完善平台支撑能力、集中建设业务系统、推进业务集约化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从集约化、云化、中台化、移动化、自主化、数字化等6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联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分析了联通一脉相承的数字化战略演进,重点说明了当前联通的数据治理体系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内蒙联通增值业务网络支撑平台与移动IP承载网接口设备双路由网络安全,以并联与串联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经验,采用较为合理的动态路由协议,完成了中国联通增值业务与移动IP承载网接口网络设备首例双路由优化工作。基于网络“扁平化”是运营商提高网络安全的重要思路,解决增值业务网络与移动IP承载网接口设备单路由隐患的问题,显著提高网络安全性,具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中国联通HSPA+业务承载需求及技术选择的基础上,从PTN综合承载方案承载HSPA+业务、融合多业务的统一承载平台、网络规划配置方案等方面介绍了中国联通的HSPA+业务。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北京联通针对互联网专线未来业务发展,以及加快网络融合和网络扁平化改造制定的楼宇专线技术改造方案,此方案充分利用北京联通光纤宽带接入网络覆盖广、质量高的特点,一方面节省了接入网络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城域网BNG设备和10GPON OLT的接入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联通互联网专线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勋  翟春辉  张呈宇  贾捷  龙岳 《电信科学》2019,35(10):117-129
简要分析了中国联通在物联网客户运营能力上的挑战与诉求,结合中国联通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出运用能力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实现物联网客户运营大数据化的目标。基于电信行业物联网运营模式的实践经验,描述了如何以大数据能力为基础进行面向运营商的更为精细化的企业客户运营,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实现客户运营服务的精准化、高效化。以提升客户数据运营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为目的,探索如何利用数据分析能力,构建精准的客户运营支撑体系。最后,讲述了大数据应用于客户运营场景的重要价值和对客户运营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通信通信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重点介绍了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探索电信运营商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综合管理平台架构、应用模式以及应用迁移难点等,并以自主研发的WoCloud云综合管理平台实践为例,分享一些真实应用案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