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肺内效应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形成肺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及预后。笔者在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变化、影像学改变和中西医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佳  崔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893-1897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包括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由于肺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当其接受一定的放疗剂量时就可能发生放射性损伤。目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和治疗措施,不仅限制了肿瘤的放疗剂量,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成为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疗效的瓶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放射性肺损伤不仅与肺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密切相关,也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信号传导有关,如炎症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失衡、氧化损伤等均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此外,患者的体能状况也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应用来对症处理肺的放射性炎症,总体效果欠佳,更缺少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确切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人们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临床防治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应用细胞因子抑制剂、基因治疗、中西医药物、干细胞移植等。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防治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郑海红  甘梅富  翁寿向  徐铖  葛震 《浙江医学》2015,37(2):104-106,110
目的 观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肺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扶正活血中 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56 只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前期干预组、后期短程干预组及后期长程干预组,每组14 只,通过单次大剂量6MV-X线加速器胸部照射制成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不用及照射前2 周内、照射后1个月内、照射后3 个月内用扶正活血中药灌胃,于照射后3、6 个月分别随机处死各组大鼠7 只,取大鼠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强度及观察不同时相肺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各干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放射性肺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扶正活血中药具有抑制TGF-β1分泌,有效阻止或延缓肺纤维化的形成,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扶正减毒颗粒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次大剂量胸部照射制成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并与空白组比较,观察扶正减毒颗粒对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学及MMP-2、MMP-9的干预。结果扶正减毒颗粒能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MMP-2、MMP-9的表达、明显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P<0.05,P<0.01)。结论扶正减毒颗粒可减轻急性肺损伤的程度,有效阻止或延缓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双氢青蒿素对大鼠照射后早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双氢青蒿素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γ射线单次全肺照射15 Gy,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108只同体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36)。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溶媒;单纯照射组灌服等体积溶媒+全肺单次照射15 Gy;照射用药组灌服双氢青蒿素+全肺单次照射15 Gy。双氢青蒿素和溶媒皆于照射前3天开始灌服,持续至照射后15天。双氢青蒿素灌服剂量为60 mg&#183;kg^-1&#183;d^-1。对各组大鼠的肺外观、肺组织中炎症渗出、胶原纤维生成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照射用药组大鼠肺较单纯照射组肺表面光滑、弹性好、充血水肿表现轻。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渗出及纤维化征象最严重。结论双氢青蒿素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放射性损伤肺组织的炎性渗出,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ILI)模型,研究肺宁颗粒对肺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部接受6 MV X线单次照射15 Gy,1周2次,共30 Gy,构建放射引起的肺损伤模型,不同时间段灌注不同剂量的肺宁颗粒。采用CT法检测肺损伤程度,HE染色法检测放疗后各时间段每组大鼠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照射后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放疗时间越长肺部损伤程度及炎症因子释放含量越多。放疗后第2、4、6周放射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强表达,显著高于Con组(正常组)(P0.05)。不同放疗时间的大鼠肺组织经肺宁颗粒处理后TGF-β1、IL-1、IL-6含量明显低于各对照组(P0.05),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肺宁颗粒高剂量组、肺宁颗粒中剂量组、肺宁颗粒低剂量组TGF-β1、IL-1、IL-6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肺宁颗粒预防组上述指标表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肺宁颗粒主要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GF-β1、IL-1、IL-6的产生从而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肺宁颗粒治疗作用低于地塞米松,但肺宁颗粒的预防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毒疏络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照射组和防治组。防治组于照射前1周使用解毒疏络药物灌胃,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照射后5、15、30、60 d处死,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透射电镜、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30及60 d肺炎加重(P<0.05),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肥大细胞增多。电镜显示Ⅱ型细胞线粒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防治组炎症减轻(P<0.05),胶原纤维、肥大细胞减少,Ⅱ型细胞线粒体、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好转。[结论]解毒疏络法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减少胶原纤维增殖,有效预防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毒疏络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照射组和防治组。防治组于照射前1周使用解毒疏络药物灌胃,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照射后5、15、30、60d处死,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透射电镜、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30及60d肺炎加重(P〈0.05),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肥大细胞增多。电镜显示Ⅱ型细胞线粒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防治组炎症减轻(P〈0.05),胶原纤维、肥大细胞减少,Ⅱ型细胞线粒体、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好转。【结论】解毒疏络法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减少胶原纤维增殖,有效预防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发病率限制了肿瘤的放疗总剂量,从而使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下降,部分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肺合剂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羟脯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经“中肺合剂”治疗后,肺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25Gv加速器射线单次全胸照射大鼠90只,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给予“中肺合剂”等药物干预,并于照射后第8周活杀后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经照射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经“中肺合剂”治疗后,其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肺合剂”可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羟脯氨酸含量,防止肺组织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云南省肺癌的发病率位居全国首位。许多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肺癌,采用多手段联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消融、冷冻、125I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作为晚期肺癌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放射半径小,特异性照射靶向病灶,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并且临床效果较好。研究表明上皮-间质样表型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与肺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放射性125I粒子在肺腺癌EMT及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放疗是治疗胸部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往往会对正常肺组织造成损伤。运用中医药理论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中医学角度,放射性肺损伤的证候、病机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临床表现具有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特点,但卫气营血辨证存在定位不明确和后期分期不完整等不足之处,故提出卫气营血-脏腑辨证体系,构建卫气营血分期与脏腑定位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案,为临床辨证论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肺巨噬细胞是维持肺部稳态的一种天然免疫细胞,在RILI整个病理过程中均发挥关键作用。在RILI早期,肺巨噬细胞发生M1型活化,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炎症反应,同时通过促进活性氧诱导的活性氧级联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进一步损伤肺组织。在RILI中晚期,肺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分泌促纤维细胞因子,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肺巨噬细胞在RI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肺损伤是肺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有咳嗽、胸闷气急、胸痛等,甚可致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的治疗效果。贾英杰教授撷三焦理论之精华,把握辨治节点,分期论治,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干预能减少RILI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ILI临床研究量多,而实验研究量少且缺乏系统综述。通过整理和总结目前中医药干预RILI实验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靶细胞、免疫平衡、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4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中医药干预RILI的机制,以期为RILI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照射剂量DT2.0Gy/次,5次/周,DT总量64~70Gy;放疗后1个月~3个月行胸部CT检查评价疗效。结果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30例,稳定(SD)4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88.7%(47/53);不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多属I~Ⅱ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to the bone is characterised by four main pathological findings: osteoporosis, bone-marrow fibrosis, trabecular microfractures and disseminated areas of focal necrosis. The complications of radiotherapy affecting hip and pelvis are well known, but sep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joint following pelvic irradiation is a rare occurrence.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associated with a compromised host defence may be considered responsible for this complication. We report septic arthritis of hip joint in a 64-year-old woman who was treated with pelvic radiotherapy for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eight years ago. S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two-stage reconstruction, consisting of debridement and antibiotic-loaded cement spacer insertion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second stage.  相似文献   

18.
赵计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867-868
目的探讨3DCRT对高龄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剂量DT总量64-70Gy,放疗后2个月~3个月行胸部CT检查评估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CR15例,PR25例,SD3例,PD2例,总有效率89.0%;不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多属Ⅰ~Ⅱ级,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