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发不同类型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B型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左心房内径(LA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上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78例,分为单纯冠心病无房颤组63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55例,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D、BNP及AngⅡ水平.结果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组及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其BNP、AngⅡ及LAD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组其BNP、AngⅡ及LAD均高于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P<0.05),而三组之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组和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血BNP水平与AngⅡ明显相关,血BNP水平与LAD明显相关(P<0.05).结论 测定血浆中的BNP、AngⅡ及LAD可有效预测房颤的发生、发展,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救心益脉汤治疗前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AngⅡ)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定CHF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血浆AngⅡ与ET-1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治疗前血浆AngⅡ与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HF患者血浆AngⅡ与ET-1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与ET-1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治疗CHF患者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左心功能,可能与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AngⅡ和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的预防与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辛伐他汀治疗;在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分别测定每组患者AngⅡ、hs-CRP和BNP水平,并观察服药3个月后房颤复发率,再分析房颤复发与AngⅡ、hs-CRP及BN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3个月相比较,AngⅡ、hs-CRP和BN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现hs-CRP、BNP与房颤复发关系最密切[OR=2.67,95%CI(1.72-5.74);OR=2.48,95%CI(1.48-4.11)],可能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福辛普利治疗房颤患者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AngⅡ、hs-CRP和BNP水平有关,可明显减少房颤复发,hs-CRP和BNP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房颤的预测、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托拉塞米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 mg/次,1次/d。治疗组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B型脑钠肽(BNP)、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PRA、AngⅡ和ALD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均有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降低血浆BNP、PRA、AngⅡ和ALD水平,改善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20):2824-2827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胺碘酮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12个月(T4)的NT-pro BNP水平、hs-CRP及LAD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房颤(AF)复发率,分析房颤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NT-pro BNP及hs-CRP在T3~T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AD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 BNP及hs-CRP下降幅度及下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3~T4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T-pro BNP和hs-CRP与LAD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 BNP水平、hs-CRP、LAD与患者房颤复发呈正相关;NT-pro BNP降幅及hs-CRP降幅与患者房颤复发率呈负相关。结论: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与老年高血压伴PAF患者LAD以及房颤复发密切相关,奥美沙坦可降低血浆NT-pro BNP及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左房重构,从而降低患者的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力衰竭对照组、小剂量氟伐他汀组和大剂量氟伐他汀组,除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外,余3组均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正常对照组与心力衰竭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小剂量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5 mg/(kg·d),大剂量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20 mg/(kg·d).6周后检测大鼠局部心肌组织AngⅡ及BNP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对照组AngⅡ和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力衰竭对照组比较,大、小剂量氟伐他汀组AngⅡ和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氟伐他汀组心肌组织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和BNP水平,说明他汀类药物能改善心功能,延缓左室重构,并且大剂量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对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共155例(其中心房颤动患者79例,非心房颤动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留取静脉血检测BNP.房颤患者复律后再次测BNP.结果 心房颤动组复律前血浆BNP水平为(351.63±52.47) ng/L,非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212.05±35.28) ng/L,与对照组的(29.38±11.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10.49,均P<0.01).心房颤动组复律前与非心房颤动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8,P<0.05).房颤组患者复律后血浆BNP水平为(28.36±7.54) ng/L,较复律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1,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房颤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且可反映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孤立性房颤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探讨这两种物质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例84例,通过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入选病例外周静脉血浆ANP、ANGⅡ,包括32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房颤发作时、终止后7 d及32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7 d、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阵发性房颤发作时与终止后1周比较均明显升高,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ANP及ANGⅡ水平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P<0.01)。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ANP及ANGⅡ水平与房颤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hs2CRP)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2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治疗第15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hs2CRP、BNP 含量.结果 HICH 患者发病当天血浆hs2CRP 和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下降,第15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浆hs2CRP和BNP含量是判断HICH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B 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20例,随机分为非丁苯酞组和丁苯酞组,每组11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AngⅡ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 BNP 水平。结果丁苯酞组患者 NIHSS 评分、血浆 AngⅡ、BNP 水平低于非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可以通过降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 AngⅡ、BNP 水平而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重组人B型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HF)患者循环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治疗的62例AMI-HF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硝酸甘油(NIT)治疗,研究组给予静脉注射rh BNP治疗。对比两组相关循环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差异,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研究组各指标显著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虽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上述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6 h后,对照组E、NE水平仍明显低于治疗前,但PRA,AngⅡ及Al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停药6 h后上述指标仍明显低于治疗前,且E,PRA,AngⅡ及Al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期间,研究组的头痛、腹胀、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猝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 BNP可调节AMI-HF患者循环内分泌激素水平,进而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房纤颤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 62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心房纤颤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分为A组:LA〈40mm,B组:LA〉40mm,测定病人在转复前及转复窦性心律后血清BNP的浓度,并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结果房颤复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律后BNP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的风险随BNP升高而升高;左心房内径增大,房颤复发率增高。结论房颤可导致血浆BNP水平升高,复律后BNP水平下降,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影响心房颤动复律的成功率和BNP水平,BNP在房颤的预测、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解甘肃黄芪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n=10);阿霉素组(n=10);黄芪 阿霉素组(n=10).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ngⅠ、AngⅡ,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阿霉素组Ang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黄芪 阿霉素组血浆AngⅡ水平比阿霉素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组血浆AngⅠ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1);黄芪 阿霉素组血浆AngⅠ水平与阿霉素组相比增高有显著性(P<0.01).黄芪可改善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结构的损伤.结论:黄芪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大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两种术式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在我院就诊及行手术治疗的房颤患者128例,其中阵发性房颤组64例(冷冻消融亚组32例,射频消融亚组32例),持续性房颤组64例(冷冻消融亚组32例,射频消融亚组32例)。比较阵发性房颤组中两个亚组和持续性房颤组两个亚组的手术时间、射线时间、手术曝光量、术后即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中,冷冻消融亚组和射频消融亚组的射线时间、手术曝光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消融亚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射频消融亚组(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持续性房颤组中,冷冻消融亚组手术时间少于射频消融亚组,手术曝光量高于射频消融亚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的射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方面比较,冷冻消融亚组为9.3%,射频消融亚组为18.7%,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无房颤/房扑/房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入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术前测2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重新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2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2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LVEF均较术前降低、BN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NP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邵杰  张学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68-169
目的:探讨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照组40例,心衰组128例,血浆脑钠肽浓度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患者入院后次日晨及治疗2周后抽静脉血分别测定,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于入院时即刻及治疗2周后进行该项检查,分析临床数据。结果:CHF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YHAⅠ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治疗后随心功能改善BNP明显下降幅度差异,BNP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CHF患者中,行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血浆BNP水平与LVEDD正相关,相关系数(r=0.3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NP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心力衰竭的筛查、早期诊断、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以及监测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AngⅡ、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9.5%(P>0.01);显效率分别为38.1%,28.9%(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ngⅡ、NT-pro BNP、LVEF、LVEDD和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降低CHF患者AngⅡ水平,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室重构、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80例AMI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脑钠肽(BNP)的浓度;将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螺内酯组(42例),3周和3个月时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AMI患者在治疗后3周LVEDd、LVEF及LVF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螺内酯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AMI患者在梗死后24h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周和3个月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螺内酯组与常规治疗组同期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长期应用螺内酯可以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而后者的改变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提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AMI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选择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生情况、血脂指标、炎症因子、AngⅡ、BN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3.33%,与对照组(85.56%、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C-反应蛋白(CRP)、BNP和Ang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TNF-α、IL-6、CRP、BNP和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试验组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降低血清BNP、AngⅡ、IL-6、CRP和TNF-α水平,同时可改善血脂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35):4973-497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即给予A组患者替米沙坦80 mg/d、B组患者贝那普利10 mg/d、C组患者替米沙坦40 mg/d+贝那普利10 mg/d。均每日1次,连服6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脏指数(CI)、肾素活性(Ren)以及血浆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结果:给药6个月后,3组患者的BNP水平均较给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A、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LVEF、CI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的LVEF、CI水平均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Ren、AngⅡ、Ald水平均较给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较A、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有改善作用,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