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环境保护目标总量控制原则,对排污企业提出治理整改措施,保证全面落实有重点地控制排污。坚持排污许可证制度,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实现低成本治理,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法保护淮河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10多年的治理,淮河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理效果与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入河排污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严格排污总量控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水厂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改进污染联防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浑河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开展浑河水体水质现状调查,分析各断面近几年及各月水质变化趋势状况,诊断和识别主要水环境问题,基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进行水质模拟,对国控断面水体污染物来源与总量控制进行分析,并重点针对排污贡献率高的排污节点确定了排污控制目标。为制定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保护对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污染趋势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漳卫南运河20年来的污染历史和发展趋势,结合流域污染源监测,全面评价流域水污染现状和形势,提出了漳卫运河水污染控制对策:明确治理目标控制排污总量;严格执法;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加强流域管理;加强监测;优化水资源配置及跨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依法保护水资源等对策措施,并提出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污总量国家确定、污染源治理省区负责、入河排污口统一监管、入河排污口与省界断面双控制、超量排污累进补偿”的流域水质监督管理新思路,搞好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河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浮 《人民黄河》1999,21(11):5-7
针对黄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及黄河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取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依法保护水资源等对策与措施,并提出了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污总量国家确定、污染源治理省( 区) 负责、入河排污口统一监管、入河排污口与省界断面双控制、超量排污累进补偿”的流域水质监督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小造纸入河排污是造成运城地区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本文依据 1 994年入河排污调查成果 ,论述了小造纸入河排污现状特征 ,对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述 ,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南四湖的污染现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分析了现状排污情景下各入湖排污口污染负荷对上级湖的污染贡献。预测分析了南水北调一期条件下,以现状排污、现状控污和规划控污3种情景为例的枣庄市污染治理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周围各河中对上级湖出口处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靠前的光府河、不牢河/郑集河、洙新赵河、新万福河和泗河应当是区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河流。随着入湖排污口污染物控制的愈加严格,排污对南四湖湖区内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因此为了保证湖区水质,必须大力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措施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根治淮河流域水污染,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水质安全,提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创新措施: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淮河流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水质控制与经济发展联动的长效机制;改革水资源税的管理使用办法,让经济发达的调水输入城市替代调水沿线落后农村地区分担国家级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将排污收费划分为排污管理费与排污处理费,适当提高排污处理费征收标准,以排污处理费为基础,实现排污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加大对污染控制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县乡政府机构运转困难问题;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新农村地区水质保护绩效挂钩的制度;以县为单位实行产业倾斜政策,鼓励污染严控区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对农村税费与土地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培育有利于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大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朱琳琳  毕钦祥  冷维亮 《治淮》2010,(12):25-27
潍坊市主要大中型水库水质现状良好,符合作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但同时仍应积极控制排污及整体水质治理,防止水质恶化,危及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