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在口腔白斑癌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研究整合素β1及Ki-67在12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单纯增生白斑、24例异常增生白斑、14例早期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关系.结果 在正常黏膜及单纯增生白斑中整合素β1表达于基底及副基底层细胞的胞膜;Ki-67在基底及副基底层的胞核中表达.在异常增生白斑及早期浸润癌中可见整合素β1表达于基底层、增生的棘层细胞及癌细胞胞膜;Ki-67表达于基底层、增生的棘层细胞及癌细胞的胞核.整合素β1在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7/24)、57%(8/14);Ki-67在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0/24)、57%(8/14).整合素β1、Ki-67在4组病变之间的阳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1,P=0.014;χ2=14.831,P=0.002);整合素β1在正常黏膜、单纯增生组与早期浸润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3).Ki-67在正常黏膜组与异常增生组、早期浸润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单纯增生组与早期浸润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整合素β1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R=0.442,P<0.01).结论 整合素β1在口腔白斑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表达增强,可能与促进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癌变的组织学表现以及癌变前的上皮增生程度、组织学特点与白斑癌变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1832例口腔黏膜白斑的组织切片,分析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种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上皮增生程度癌变时间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 1832例白斑中有85例(4.6%)癌变;异常增生白斑和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的癌变率[分别为12.9% (55/428)20.6% (22/107)、19%( 12/63)]显著高于单纯增生白斑的癌变率[2.1% (30/1404)](P值均小于0.005).85例癌变白斑中,29例单纯增生者中有10例为非均质型(34%),50例异常增生白斑中35例为非均质型(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959例男性白斑中26例(2.7%)癌变,873例女性白斑中59例(6.8%)癌变,男、女癌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5).结论 上皮单纯增生白斑也可癌变,上皮异常增生白斑的癌变危险性高于上皮单纯增生;女性白斑患者的癌变率高于男性;癌变的非均质型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多于伴单纯增生者.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国英  朱玲  祁兵 《口腔医学》2003,23(3):137-13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抗氧化蛋白Prx1和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在口腔黏膜白斑中的表达,探讨Prx1在口腔黏膜白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口腔黏膜白斑,包括单纯增生10例,白斑伴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5例,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15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Prx1、8-OHdG在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组Prx1和8-OHdG染色的MOD值均高于正常组、白斑单纯增生组、白斑伴上皮轻度异常增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x1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有关,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抗氧化蛋白Prx1和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在口腔黏膜白斑中的表达,探讨Prx1在口腔黏膜白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口腔黏膜白斑,包括单纯增生10例,白斑伴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5例,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15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Prx1、8-OHdG在黏膜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组Prx1和8-OHdG染色的MOD值均高于正常组、白斑单纯增生组、白斑伴上皮轻度异常增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x1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有关,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根兄  吴国英 《口腔医学》2008,28(5):256-258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9例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白斑(OLK)共8例,OLP、OLK伴异常增生22例,OSCC19例中Stat3的表达。结果Stat3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OSCC中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1/9)、12.50%(1/8)、59.09%(13/22)和84.21%(16/19)。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常增生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单纯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at3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Stat3表达的研究将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检测和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家族成员的重要亚基p65及其抑制蛋白IκBα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过程中的 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地鼠正常颊黏膜、上皮单纯增生 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黏膜和鳞癌组织所提取的核蛋白中p65的表达差异;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金地鼠 颊黏膜正常上皮、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鳞状细胞癌中IκBα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黏膜和上皮单纯增生 黏膜中,p65表达很弱,但普遍存在IκBα的表达,该表达多局限于黏膜基底层和棘层底部细胞的胞浆中。随着上皮 异常增生的出现,p65表达增强,与正常黏膜和单纯增生黏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κBα表达则显著下 降(P<0.05)。鳞癌组织中p6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和异常增生黏膜(P<0.01),IκBα的表达显著升高,明显 高于上皮异常增生黏膜(P<0.01),甚至超过正常水平(P<0.01)。结论 p65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被激活。p65和IκBα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上皮异常增生阶段p65的表达上调而IκBα的表达下调, 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作为口腔早期癌变监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癌前病变口腔上皮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v3和CD44v6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44v3和CD44v6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 85例正常、单纯及异常增生的口腔上皮和口腔鳞癌中CD44v3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正常及单纯增生口腔上皮细胞膜有CD44v3和v6的强表达 ,上皮染成网状。上皮轻度异常增生变化不明显。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加重 ,上皮深层细胞出现CD44v3和v6低表达 ,染色变浅或无染色 ,12例重度异常增生者均出现低表达。同一标本中既有上皮单纯增生又有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的 9例中 ,8例有CD44v3和v6的低表达。鳞状细胞癌的浸润缘有上述低表达 ,部分转移灶较原发灶染色浅。结论 上皮中、重度异常增生时 ,CD44v3和v6表达下降。这种低表达可能与异常增生时细胞粘附力下降及癌变时发生基底膜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lit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18例上皮单纯增生、20例上皮异常增生、20例原位癌及19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Slit、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口腔鳞癌组中有34例Slit表达阳性,与正常黏膜组及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19例正常口腔黏膜仅有1例表达为弱阳性,与原位癌组及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VEGF的表达趋势与Slit蛋白一致,Slit蛋白和VEGF表达均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lit蛋白阳性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lit在口腔鳞癌中有促血管形成的作用,并可能对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4-亚基硝氧喹啉(4NQO)诱发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探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与Cx43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4NQO诱导SD大鼠的口腔黏膜癌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19、Cx43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各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大鼠正常舌黏膜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的细胞散在分布于黏膜基底层;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K19表达于黏膜基底上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CK19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黏膜各层。CK19在正常舌黏膜、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上皮异常增生、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50.00%、58.33%、80.00%、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舌黏膜中Cx43蛋白主要表达于大鼠舌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上皮的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呈阳性染色。随着大鼠舌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Cx43的表达明显下降。Cx43在正常舌黏膜、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度上皮异常增生、重度上皮异常增生、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5.71%、66.67%、40.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CK19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升高,提示CK19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Cx43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程度加重显著下降,Cx43表达下降是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事件。CK19与Cx4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CK19和Cx43的联合检测对OSCC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OSCC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探讨TGFβ在骨生长和骨愈合中的作用,建立了颌骨骨折愈合的动物模型,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软骨形成和膜内骨骨化阶段,TGFβ1的转录水平较高,在膜内成骨时转录水平较低,而在伤后即刻反应阶段无TGFβ1的转录。说明TGFβ在骨折修复过程中最初的形态发生,随后的细胞增殖及最终的组织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Survivin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北京口腔医院病理科存档石蜡标本45例,其中口腔白斑伴上皮轻-中度异常增生16例,口腔白斑伴上皮重度异常增生12例,口腔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17例,另取正常口腔粘膜组织10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病损中Survivin和Von Willebrand Facto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从正常粘膜→白斑伴上皮轻-中度异常增生→白斑伴上皮重度异常增生→口腔鳞癌,Survivin的表达量呈增加趋势;微血管密度则由正常对照组的28.49±11.87条/mm^2升高到口腔鳞癌组的91.98±40.20条/mm^2,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urvivin的过度表达是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随着Survivin表达量的增加,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Survivin的过表达可能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口腔粘膜癌前病变C—erbB—2蛋白产物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9例口腔上皮单纯增生,49例不同程度异常增生和21例鳞状细胞癌中C-erbB-2蛋白产物表达.结果显示.单纯增生中癌基因蛋白无明显异常,轻度异常增生中阳性表达略有增加.随着异常增生程度加重,C-erbB-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染色程度显著增强.所有鳞状细胞癌标本均出现C-erbB-2蛋白过量表达.由此提示C-erbB-癌基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其蛋白产物检测可作为评估口腔粘膜癌前病变恶变风险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The expression of heme oxygenase-1 (HO-1), stress-related enzyme, is induced in leukaemia and some cancer tissues, but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ifferential pattern of HO-1 express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premalignant lesions of the epithelial oral mucos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HO-1 expression and proliferation were increased in preneoplastic lesions compared to normal and oral cancer tissue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HO-1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a series of normal mucosa and mild-to-severe cases of 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 (OED) an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oth HO-1 and PCNA are expressed in the basal cells of normal oral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OED and carcinoma in situ, immunostaining for PCNA and HO-1 was more intense, and gradually extended into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mucosa. HO-1 and PCNA ex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epithelial dysplasia.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lso showed elevated expression of HO-1, but this level was not higher than in severe OED or carcinoma in situ.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p-regulation of HO-1 in premalignant oral lesions is part of an early cytoprotection mechanism against carcinogenesis in the oral muco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病变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状况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理及病变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法 ,观察分析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上皮 (轻 ,中 ,重 )不典型增生 ,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均高于正常 (P <0 .0 1)。Bcl- 2在白斑、扁平苔藓上皮细胞层无异常表达 ,但在扁平苔藓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处过度表达 ,在鳞癌组织中显高表达 (P <0 .0 1)。Bax在上皮单纯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组织中显过度表达 (P <0 .0 5 )。结论 :白斑、扁平苔藓的病变发展及癌变过程中 ,上皮细胞凋亡状况发生了改变 ,Bax参与了白斑癌变的早期事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与Bcl- 2、Bax在特定部位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D147和ki-67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和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阐明CD147在口腔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和40例鳞癌组织中CD147及Ki-67的表达变化。结果:CD147在正常黏膜阴性表达,白斑和鳞癌组上皮均显著表达CD147;正常组Ki-67表达主要位于上皮棘层,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分布广泛,有大部分侵入固有层中。结论:口腔黏膜发生癌前病变时,即出现CD147表达阳性,随着Ki-67阳性细胞数的增多,癌变细胞增殖不断加强,两者共同作用促进鳞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48例口腔鳞癌(高分化20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12例),35例口腔黏膜白斑(均伴有上皮异常增生),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和VEGF的表达,并采用形态定量法计算其染色强度,结果采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ox-2及VEGF的表达从正常口腔黏膜到口腔白斑以至口腔鳞癌演变过程中不断增高,Cox-2在高分化鳞癌中表达量最高(0.167±0.004),随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VEGF在高分化鳞癌中表达量最高(0.143±0.014),两者的表达在口腔鳞癌中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01)。结论:Cox-2和VEGF在口腔黏膜早期癌变进程中表达异常增高,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两者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凋亡蛋白Bcl-2、Bax在白斑、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凋亡蛋白Bcl-2、Bax在白斑、口腔扁平苔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18例口腔扁平苔藓、23例白斑、22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Bcl-2在白斑、口腔扁平苔藓上皮细胞层无异常表达,但在口腔扁平苔藓淋巴细胞浸润带过度表达。Bcl-2在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在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和低分化鳞癌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x参与了口腔白斑癌变的早期事件,而Bcl-2在不典型增生转化为鳞癌的阶段并未发生作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Bcl-2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使细胞免疫亢进,从而刺激上皮细胞Bax过度表达,诱导角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