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宫颈癌中细胞周期突变体(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与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宫颈癌组织和32例慢性宫颈炎非癌组织中Nek2、P-gp、GST-π的表达。结果  ①Nek2、P-gp和GST-π在宫颈癌及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 vs 31.2%)、(55.6% vs 12.5%)和(73.6% vs 5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Nek2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 <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细胞角蛋白(CK)、CK14、癌胚抗原(CEA)、抗癌基因P16、生存时间无关(P >0.05)。P-gp、GST-π在宫颈癌的阳性表达与以上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 >0.05)。③宫颈癌中Nek2与P-gp、GST-π表达呈正相关(r =0.193和0.207,P <0.05)。结论  Nek2可能介导宫颈癌中P-gp、GST-π的表达。Nek2、P-gp及GST-π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及化疗反应性的评估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78例晚期NSCLC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的EGFR、E-钙黏素(E-cadherin)和波蛋白(Vimentin)的表达。EGFR 18~21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结果  78例NSCLC中,EGFR、E-cadherin和Vimentin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48/78)、43.6%(34/78)和56.4%(44/78),EGFR基因突变率为24.4%(19/78),正常组为阴性。EGFR野生型组的EMT发生率高(67.8% vs 21.1%),EGFR蛋白与EMT呈正相关性(r =0.236,P =0.037)。结论  E-cadherin降低或全部丢失及EGFR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促进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E-钙黏蛋白(E-ca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集的手术石蜡标本89例,其中正常胰腺组织标本34例,胰腺癌组织标本5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及E-cad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MMP-2阳性率为52.7%,正常组织MMP-2阳性率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癌组织MMP-2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胰腺癌组织E-cad阳性率为32.7%,正常组织MMP-2阳性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癌组织E-cad阳性率低于正常组织。MMP-2及E-cad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有关(P <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 >0.05)。MMP-2及E-cad蛋白表达阳性2例,阴性10例,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673,P =0.027)。结论  MMP-2表达上调和E-cad表达下调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临床上可通过检测MMP-2和E-cad表达对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进行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CD4蛋白在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2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P <0.05)。随着PDCD4表达水平的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可能也随之增加(P <0.05)。PDCD4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PDCD4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和钙黏附蛋白E(E-ca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58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AEG1和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在58例食管癌组织中AEG1表达的阳性率82.7%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51.7%(P <0.05),且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 >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在58例食管癌组织中钙黏附蛋白E的阳性率为31%,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94.8%(P <0.05),且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 >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食管癌中AEG1与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 =-0.483,P <0.05)。结论  AEG1和钙黏附蛋白E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别表现为高表达和表达缺失,且两者与食管癌的侵润、转移密切相关,AEG1可能介导食管癌中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EGFR和EGFRvⅢ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食管癌组织EGFR和EGFRvⅢ的表达率分别为65.6%、58.5%,正常食管黏膜EGFR和EGFRvⅢ表达率为30.0%、0%。EGFR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 <0.01),EGFRvⅢ在正常食管黏膜不表达。二者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生长部位均无相关(P >0.05),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隔器官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 <0.05)。结论  EGFR、EGFRvⅢ过度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EGFRvⅢ有望作为预测食管癌预后的候选基因,EGFRvⅢ在食管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可能使其成为食管癌治疗的理想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分析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内皮素-1(ET-1)表达对糖尿病妊娠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糖尿病妊娠患者30例(糖尿病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妊娠糖尿病组)以及正常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测定EF-1及HIF-1α蛋白的含量,比较并分析各组检测结果差异及其对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妊娠患者胎盘组织EF-1及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P <0.05),糖尿病妊娠患者的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及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50.00%)显著高于妊娠糖尿病患者(30.00%)及对照组(10.0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盘组织EF-1及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对糖尿病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不良影响,EF-1及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胎盘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的75例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gA在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gA表达率与前列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CgA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发展至CRPC的差异。结果  75例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36例CgA表达阳性(48.0%)。CgA的表达与PSA水平、Gleason评分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5),CgA阳性组发展至CRP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gA阴性组(P <0.01)。结论  CgA与CRPC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CgA的表达情况,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的预测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15例ESRD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法检测MDR1基因多态性,分析MDR1基因型与CCB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MDR1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血压达标组中CT突变杂合子型与CC野生型、TT纯合子比较,Scr增加(P <0.05);且MDR1 C3435T基因型与CCB的降压疗效无关(P >0.05)。结论  MDR1 C3435T多态性与CCB的降压疗效无关,同时发现血压达标组中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Scr水平相关,是否提示CT型患者更容易进展至ESRD,尚需要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S(GST-π)定量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92例NSCLC标本(其中52例未经化疗的直接手术标本,20例同时具备化疗前活检标本和化疗后手术标本)中P-gp、LRP、MRP和GST-π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gp、LRP、MRP和GST-π在未经化疗的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6%,72.22%,81.94%,83.33%;P-gp、LRP和GST-π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鳞癌(P<0.05,P<0.001,P<0.001),MKP的表达在腺、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后,P-gp、GST-π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年龄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组中,均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01);而LRP、MRP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上述各组中,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腺癌的原发耐药性可能强于鳞癌;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诱导耐药蛋白的表达增加肺癌组织的获得性耐药;新辅助化疗的采用与否应视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Ⅰ~Ⅱ期NSCLC采用新辅助化疗应慎重,以免影响术后化疗效果;检测NSCLC新辅助化疗前、后耐药蛋白的定量表达,对术前及术后个性化化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P-gp、MRP、LRP、P53及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P53蛋白及c-erbB-2蛋白在术前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NSCLC癌组织及15例癌旁肺组织(距癌灶5 cm)中P-gp、MRP、LRP、P53及c-erbB-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gp、MRP、LRP、P53及c-erbB-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4%(51/78)、39.7%(31/78)、56.4%(44/78)、53.8%(42/78)及43.6%(34/78),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MRP和LRP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8和<0.001),LRP及P53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25和0.026);c-erbB-2表达与P-gp、MRP、LRP、P53均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7、0.401、0.519和0.341,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和0.002),P53与MRP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60,P=0.022)以及LRP与MRP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1,P=0.001)有相关性.结论:P-gp、MRP、LRP、P53及c-erbB-2这些蛋白的表达在NSCLC的多药耐药形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P-糖蛋白(P-gp)、肺癌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肺鳞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术前未做化疗的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gp,LRP,MRP的表达水平。结果 P-gp在肺鳞癌,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腺癌78.26%,鳞癌47.46%(P〈0.05);LRP表达阳性率为腺癌89.13%,鳞癌44.07%(P〈0.01);MRP在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腺癌、鳞癌组织中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基因产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13%,49.15%,两种类型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肺鳞癌,腺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检测P-gp,LRP,MRP的协同表达对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燕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1-22,25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多药耐药蛋白(Multl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MDR1)的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NSCLC)中共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NSCLc冰冻组织中上述耐药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LRP、MRP、MDR1mRNA阳性率分别为71.2%、81.8%和37.9%;MRP与、MDR1、MRP与LRP、LRPYUMDR1及MRP、LRPYUMDR1共表达者分别为16.7%(11/66)、53.0%(35/66)、19.7%(13/66)及12.1%(8/66)。LRP与MRP阳性相关(t=0.47,P=0.001),LRP、MRP与MDR1无相关性(r=0.98,P=0.0r77;r=0.25,P=0.053).3种耐药基因表达在NSCLC各期、各分化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腺癌换了有效组LRP、MBPmRNA(0.53±0.08;0.41±0.01)及鳞癌化疗有效组LRPmRNA表达(0.42±0.03)明显低于换了无效组(1.14±0.3,0.82±0.04,0.97±0.01,P〈0.05);LRP与MRP、LRP、MRP与MDR1共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仅LRP+MRP、LRP+MRP+MDR1共表达有预后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耐药与LRP、MRP、MDR1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中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放疗对喉癌耐药基因的影响。 方法 收集76例中晚期喉癌患者,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不同类型喉癌组织和放疗前后癌组织中P-gp、MRP1、LRP和GST-π的表达强度和分布,分析其表达情况。 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具有原发耐药性,P-gp在低分化鳞癌和中高分化鳞癌2种病理类型喉癌组织中呈高强度强阳性表达,与MRP1、LRP和GST-π三种耐药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839,P=0.0438);MRP1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5,P<0.001);放射治疗后P-gp、MRP1、LRP和GST-π阳性表达率与放射治疗前相比均有增高,其中P-gp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26±7.94)%、(79.37±7.7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MRP1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14±8.96)%、(54.76±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P<0.05)。 结论 P-gp、MRP1、LRP和GST-π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存在差异性;放射治疗可以增加喉鳞状细胞癌耐药基因蛋白过表达,特别是放疗后P-gp和MRP1的过表达影响喉癌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孙超  时会云  袁东朋 《海南医学》2010,21(14):45-48
目的探讨p53突变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3和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GST-π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 P-gp、MRP、LRP、GST-π、p53阳性率分别为53.3%、50.0%、75.0%、73.3%、68.3%。LRP在腺癌中表达最高,p53在鳞癌中表达最高。p5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其余4种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一种或一种以上耐药相关蛋白共表达率达94.8%,且p53与P-gp、GST-π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p53蛋白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p53阴性化疗有效率(60.5%)明显高于p53阳性者(28.3%,P〈0.05)。结论肺癌组织p53突变与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p53结合耐药相关蛋白检测可以预示患者的化疗耐药性,对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膜转运蛋白MRP1、LRP和BCRP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P1、LRP和BCRPmRNA的表达。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P1和LRPmRNA在NSCLC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2和P=0.000),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530,P=0.000),BCRP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42)。不同组织类型中,肺腺癌LRPmRNA表达量高于鳞癌(P=0.02);不同临床分期癌组织中MRP1、LRP和BCRPmRNA表达均无差异。预后分析显示MRP1mRNA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P=0.023),MRP1mRNA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RP1、LRP和BCRPmRNA在NSCLC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RP1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相关,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志军  乐涵波  张永奎  钱立勇 《浙江医学》2010,32(10):1495-1497,1500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术前未经化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92例肺癌组织标本并以20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进行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检测.并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2例肺癌组织中MRP、LRP及其两者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52%和45%,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2)MRP、LRP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均无明显差异.另外,MRP、LRP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随着耐药蛋白表达种类的增加,生存曲线水平下降.结论 NSCLC中MRP、LRP的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检测NSCLC中MRP、LRP在判断患者预后.指导肿瘤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Zuo WS  Wei L  Song XR  Wang XW  Wang MY  Wang YS  Yu ZY  B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142-3145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68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上述蛋白的表达。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gp、LRP和MRP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以中位数(M)表示分别为0.58、0.51和0.56,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为0.26、0.33和0.30,癌组织耐药相关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雌、孕激素受体均无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gp和MRP的表达分别为0.61和0.69,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分别为0.54和0.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RP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M=1.4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M=0.50,P〈0.05)。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RP与MRP表达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3种耐药相关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存在差别。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且与MRP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及放疗的NSCLC组织中LRP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1例新鲜肺癌组织中LRPmRNA的表达。结果:在NSCLC中LRP蛋白及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8%(47/62例);61.9%(13/21例)。LRP蛋白表达与LRP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P<0.05)。LRP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LRP与NSCLC的耐药明显相关,是一个有效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