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3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某小型空气液化和填充企业噪声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探索适合空气液化和填充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 2016—2018年对清远市某小型空气液化和填充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和噪声危害进行调查,采用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UQ)、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和国际釆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方法(ICMM)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充装、巡检接触噪声导致噪声聋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UQ和ICMM评估结果一致,均高于MLSP评估结果。对中控接触噪声导致噪声聋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MLSP和ICMM评估结果一致,均高于UQ评估结果。对充装接触噪声导致听力损失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ICMM评估结果最高、UQ评估结果次之、MLSP评估结果最低。对中控接触噪声导致听力损失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MLSP和ICMM评估结果一致,均高于UQ评估结果。对巡检接触噪声导致听力损失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UQ和ICMM评估结果一致,均高于MLSP评估结果。结论 3种风险评估方法均以危害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空气液化和填充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践中,选择风险评估结果较高的ICMM方法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采用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AU)风险评估法、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MLSP)风险评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风险评估法对某家具制造企业关键岗位化学毒物进行风险评估。AU评估结果显示,喷漆和包装岗位甲苯和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拼接组装、喷漆、包装岗位甲醛和苯健康风险为重大风险;MLSP评估结果显示,拼接组装、喷漆、包装岗位甲醛和苯的健康风险为低风险,喷漆和包装岗位甲苯和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非常低风险;ICMM评估结果显示,拼接组装岗位甲醛和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喷漆岗位苯、甲苯和包装岗位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健康风险为低风险。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4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无机颜料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所得结果,甄选高风险岗位,为该类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风险管理提供思路。
  方法  以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基础,选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方法(ICMM法)、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UQ法)、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MOM法)对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引入风险比值对4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ICMM法得到的岗位危害风险分级为Ⅳ级(高风险)、Ⅴ级(极高风险)的占一半以上,MLSP法和MOM法得到的岗位危害风险分级均在Ⅲ级(中等风险)及以下,UQ法得到的风险分级层次分布较为均匀,总体略低于ICMM法但高于MLSP法和MOM法,与平均风险分级较为吻合。
  结论  该企业的铁皮切割、铁黑拼混研磨包装岗位的噪声,上铁、烘干线包装岗位的高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极高,应重点关注。当企业风险接受度比较低时,可选择ICMM法和UQ法;当企业风险接受度较高时,可选择MLSP法;化学因素较多的岗位可选择评价依据较为客观的MOM法。
  相似文献   

4.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4):265-269,273
目的对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不同评估方法的差异,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某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危害因素水平,采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MOM)模型、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ICMM)和综合指数法对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该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苯乙烯、丙酮、玻璃棉粉尘、玻璃钢粉尘的危害。其中糊制岗位苯乙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超标率为100%,修补岗位玻璃钢粉尘C_(TWA)超标率为66.7%。MO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风险值为2~3,丙酮岗位风险值均为1,粉尘岗位风险值均为3。ICMM模型定量法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风险值为36~10 000,为高风险;糊制岗位接触苯乙烯和修补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为不可容忍风险,材料混合岗位接触苯乙烯风险等级为高风险。ICMM模型矩阵法显示,糊制岗位接触苯乙烯和修补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和粉尘岗位风险指数均为3;接触丙酮岗位风险指数均为2。结论 MOM模型、ICMM模型和综合指数法均可评估和预测玻璃钢冷却风机制造企业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风险评估结果基本一致。综合指数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测评作业人员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作业分级法在潮模砂铸造造型工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大型铸造企业潮模砂铸造造型工艺为研究对象,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采用ICMM模型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作业分级法2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采用非参数一致性检验比较。结果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整体芯、手工芯和抛砂机造型岗位风险等级为3级,属中度危害作业;潮模砂混制、新砂处理岗位风险等级为1级,属相对无害作业。ICMM模型定量法赋值评估结果显示,新砂处理、抛砂机造型、潮模砂混制、整体芯、手工芯岗位风险分级均为5级,属不可容忍风险。ICMM模型等级矩阵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抛砂机造型、整体芯、潮模砂混制以及手工芯岗位风险等级均为4级,属高风险,新砂处理为3级,属中等风险。ICMM模型等级矩阵和定量赋值法与职业病危害作业风险分级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弱,Kendall’Tb系数均为0.62(P0.01);ICMM等级矩阵与定量赋值法评估结果一致性也较弱,Kendall’Tb系数为0.85(P0.01)。结论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存在风险低估和低风险需进一步评估的问题,ICMM定量赋值法存在主观偏倚以及高风险无法评估,风险高估;因此ICMM等级矩阵法更适合该工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但仍需要根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焦化厂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承德市某焦化厂主要岗位为研究对象,对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数据运用ICMM模型的定量法和矩阵法分别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输煤皮带巡检工、泵工以及粗苯巡检工接触噪声分别89.9、89.7、88.9 dB(A),输煤皮带巡检工接触粉尘浓度为4.24 mg/m~3,粗苯巡检工接触苯浓度为9.50 mg/m~3,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其余危害因素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评估结果均为低风险。其中矩阵法和定量法评估结果不同的岗位有8处,其余结果均一致。结论 ICMM模型适用于焦化厂的粉尘、噪声、化学物质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风险评估,但不适于致癌物的风险评估。ICMM模型矩阵法较定量法更符合该焦化企业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某蓄电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为企业采取合适的职业卫生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ICMM风险评估技术中定性评估矩阵和定量评估模型两种方法,对某蓄电池企业关键岗位工人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结果  矩阵法评估结果:极板打磨、分板、极板入壳、铸板、极板焊接等岗位接触铅所致铅中毒的健康风险为中等风险,分板、极板入壳、铸板等岗位接触噪声所致听力损失或噪声聋的健康风险为高风险,其他岗位健康风险水平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定量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和膏、分板打磨、极板打磨、分板、极板入壳、铸板、极板焊接等岗位接触铅所致铅中毒的健康风险为不可容忍风险,涂板、极板打磨、分板、极板入壳、铸板等岗位接触噪声所致听力损失或噪声聋的健康风险为不可容忍风险;其他岗位健康风险水平为可容忍的风险。
  结论  铅和噪声是蓄电池企业健康风险水平最高的危害因素,企业应采取改进生产工艺、调整原有防护设施和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来降低职业健康风险。矩阵法和定量法评估结果各有偏倚,矩阵法风险评估结果所得危害等级比定量法的低。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来综合考虑岗位健康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14家污水处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以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法(简称“ICMM”法)对接触粉尘的污泥处理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4家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4.63%~26.86%。污泥处理岗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为<0.21~3.8 mg/m3,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当采用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危害分级法进行评价时,各污水厂粉尘危害评估结果均为0级。当采用ICMM定量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和“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果分别为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当采用ICMM矩阵法评价时,粉尘类别为“其他粉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均为没有风险或风险非常低,粉尘类别为“矽尘”的污水厂评估结论为中等风险(E/OEL>50%)和低风险(E/OEL<50%)。提示,几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尽一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是影响风险评估结论的重要因素,ICMM矩阵法更适用于污水处理行业粉尘职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加坡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新加坡模型)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在转椅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选择某市3家转椅家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应用新加坡模型和ICMM模型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新加坡模型风险评估结果显示,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的木粉尘为极高风险,B、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和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为高风险,其他均为中低风险。ICMM模型赋值定量法评估结果显示,A、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二氯甲烷和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C企业的甲苯,B企业的甲醛和B、C企业的乙酸乙酯均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其他均为潜在的风险。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评估结果显示,A、B、C企业木工打样岗位所接触的木粉尘,B、C企业喷胶岗位所接触的苯及B企业的二氯甲烷均为中等风险,其他均为低风险或没有风险/风险非常低。新加坡模型与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所得评估结果一致率为58.33%,加权Kappa值为0.25;新加坡模型、ICMM模型风险评级表法与赋值定量表法所得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弱,加权Kappa值均为0.00。结论新加坡模型和ICMM模型风险评估方法均适用于转椅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性评估法、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法(ICMM)矩阵法对涂料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索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法调查4家涂料生产企业有机溶剂巡检岗位接触的有机溶剂种类、接触情况和职业病防护措施;采用检测检验法检测岗位8小时平均接触浓度(CTWA);采用定性评估法、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评估巡检工职业健康风险等级。采用比值法对评估结果进行转化,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的评估结果。结果 4家涂料生产企业巡检岗位接触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丙醇、正丁醇和丙酮。定性评估法中危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为B~E级,接触等级为2~3级,风险等级为2~4级;综合指数法中危害等级为2~5级,接触等级为2~3级,风险等级为2~4级;ICMM矩阵法中健康后果描述为2~4级,暴露发生可能为高、中、低,风险等级为1~4级。定性评估法评估结果高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CTWA高于职业接触限值(OELs)时,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高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CTWA低于行动水平(1/2 OELs)时,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低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高毒物在CTWA超过OELs时,低毒物在CTWA低于1/2OELs时,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一致。结论三种方法针对某一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完全一致,接触浓度超标时选用ICMM矩阵法和定性评估法更保守,接触浓度低于1/2 OELs时选用综合指数法和定性评估法更保守。  相似文献   

11.
周桂侠  宋小和  高青  曲波 《职业与健康》2014,(22):3178-3180
目的探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金融机具工程项目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为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或规范以及职业卫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该模型的矩阵法和定量法分别对某金融机具工程项目关键岗位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2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同时运用现场检测结果和相关研究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该模型矩阵法和定量法得出结果一致的岗位有2个,不一致的岗位有5个。矩阵法将机加车间车工、铣工、磨工接触噪声所致噪声聋和组装车间装配接触手传振动所致手臂振动病定为中风险,与现场检测结果和相关研究一致。定量法将电子车间焊接岗位的二氧化锡和铅烟的健康风险定为潜在风险,与现场检测结果和相关研究一致。其他岗位职业健康风险2种评估方法基本一致。结论 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可用于某金融机具工程项目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矩阵法和定量法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和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电器制造行业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电器制造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4家电器制造企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岗位为现场调查点,应用综合指数法、ICMM矩阵法、ICMM赋值定量法和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电器制造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岗位的健康风险,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在8小时时间加权浓度(CTWA)与职业接触限值(OELs)比值(E/OELs)低于0.20时,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丙酮4种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基本一致,风险等级均为2级;二氯甲烷综合指数法评估风险为3级,高于ICMM矩阵法和ICMM赋值定量法的2级、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的1级;苯乙烯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风险为3级,高于其他3种方法评估的2级;二甲苯E/OELs值在0.01~1.00之间时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风险为4~5级,高于其他3种方法的2级;二甲苯C_(TWA)≥OELs和正己烷C_(TWA)≥1/2 OELs时ICMM赋值定量法和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评估风险均为5级,高于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结论当化学有害因素C_(TWA)1/2 OELs时4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估电器制造行业职业健康风险,当化学有害因素C_(TWA)≥1/2 OELs时ICMM赋值定量法和定量非致癌风险评估法更适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和验证《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为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验证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石材加工行业危害控制提供职业卫生监管决策数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和ICMM风险评估模型分别对深圳市8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粉尘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
  结果  天然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小于10%;花岗岩和人造石英石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较高,超过10%(即为矽尘)。GBZ/T 298—2017接触比值法确定的岗位风险等级结果为:大理石粉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低风险(2级);矽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和异形加工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4级),干磨岗位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5级)。综合指数法确定的岗位风险等级结果为:大理石粉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3级);矽尘作业,其切割、湿磨和干磨岗位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4级),异形加工岗位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3级)。ICMM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为:矽尘作业和大理石作业,其切割、湿磨、干磨和异形加工各岗位的风险等级均为最高等级(不可容忍风险,5级)。
  结论  矽尘作业风险高于大理石作业风险。GBZ/T 298—2017半定量风险评估适用于石材加工行业,ICMM风险评估模型使用时需考虑其风险高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某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并研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采用ICMM风险评估技术中定性评估矩阵和定量评估模型对某电镀企业工人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利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验证评估结果准确性;并从危害因素种类、暴露途径等角度分析方法适用性。结果镀铬岗位吸入铬酸盐的风险等级RR值为900和1 800,有极高的致铬鼻病和肺癌的健康风险;其他岗位吸入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无风险或低风险。结论 ICMM风险评估技术能评估出该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但定量评估模型能高估实际为低风险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而定性评估矩阵能低估实际为高风险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针对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岗位应采取工艺改进、加强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汽车铸造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方法:于2020年7月,选择某汽车铸造企业,分别运用WS/T 754-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简称指南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ICMM)赋值定量法(简称ICMM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简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
  方法  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
  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对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砖瓦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建立风险评估提供方法依据。
  方法  以四川省18家典型砖瓦制造企业71个接尘岗位为对象,通过职业卫生调查、粉尘检测与接触评估,运用改良后定量分级法、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定量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四种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接尘岗位的健康风险。
  结果  砖瓦制造接尘岗位职业健康风险结果分别为:改良后定量分级法风险等级范围为0 ~ Ⅲ级,以Ⅰ级为主(接尘岗位数64个,占90.1%);综合指数法主要为中等风险(接尘岗位数55个,占77.5%)和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6个,占22.5%);ICMM定量法:主要为高风险(接尘岗位数46个,占64.8%)、非常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8,占比25.4%) 和不可容忍风险(接尘岗位数7个,占9.9%);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以无危害(接尘岗位数33个,占46.5%)和轻度危害(接尘岗位数30个,占比42.3%) 为主。综合指数法和ICMM定量法的风险结果一致性较好,方法间相互验证了风险结果的可信度与稳定性,其他方法评估结果间存在不稳定性。
  结论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在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游离SiO2含量、接触水平及接触情况为主要的风险参数,改良后定量分级法与风险指数法均考虑以上风险参数,其中风险指数法考虑的风险因素更为全面,综合指数法与ICMM定量法风险结果一致性较好。未来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接触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与使用,除了考虑方法本身的适用性外,还应充分考虑基于行业类别与粉尘接触水平的方法修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与罗马尼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ICMM与MLSP)的2种风险评估方法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尘肺病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探索适合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尘肺病风险评估的模型。方法随机选取23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破碎、配料、混料、成型4个岗位,采集粉尘浓度数据,并进行2种风险评估。结果 4个重点岗位总尘(呼尘)超标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3.33%(100%)、77.78%(77.78%)。4个重点岗位Ⅲ期矽肺风险用ICMM定量法判定为不可容忍,ICMM矩阵法判定为高风险,MLSP法判定为高风险。尘肺病风险评估结果得到现场检测结果、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以及相关文献报道的验证。结论考虑到管控从严、避免主观偏倚等原因,ICMM风险评估方法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尘肺病风险评估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第二版的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和《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对深圳市5家石材加工企业矽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磨岗位为极高风险,其余岗位为高风险和中风险。接触比值法和综合指数法的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576,P值为0.000)。提示综合指数法考虑要素全面,评估更准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市陶瓷生产及耐火材料制造行业尘肺病危害风险。方法以北京市5家陶瓷生产制造企业、10家耐火材料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的定量法以及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评估陶瓷生产及耐火材料制造重点岗位的尘肺病风险。结果根据前期调查及ICMM定量原理,15家企业重点岗位暴露时间取值均为10,后果值取值均为100,不确定性取值均为1,暴露概率按照检测数值与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取值。ICMM定量法计算结果显示重点岗位的尘肺病风险值均在3 000以上,高于400,定级为最高级风险水平(不可容忍)。根据国标方法评估原理,将粉尘危害特征评估为E,重点岗位原料使用量定级为适量或大量,扬尘性定级为高,其评估结果同样显示,重点岗位的尘肺病风险为最高等级风险水平(4级)。结论经ICMM定量法和国标方法的相互验证,该市陶瓷生产及耐火材料制造行业现阶段尘肺病发病风险非常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