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骶部椎管内囊肿的临床表现、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腰骶部椎管内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价CT、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MRI检查19例,CT检查11例。结果在19例腰骶部椎管内囊肿中,肠源性囊肿2例,1例单发,1例多发;脊膜囊肿17例,2例多发,其余均为单发。有11例行CT检查,检出囊肿7例;19例均行MRI检查,均查出囊肿。结论MRI是椎管内囊肿的最佳检查方法,MRI可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手术治疗。CT对该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椎管内脊膜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79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脊膜瘤,术后随访2—10年,4例复发,均再行手术切除。统计随访结果显示89例恢复良好,2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佳。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囊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椎管内囊肿7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3.5%。介绍1例同时位于硬脊膜外与硬脊膜下累及14个节段的巨大蛛网膜囊肿。对椎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脊柱稳定性重建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术后随访5个月至5年,对患者的脊柱稳定性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通过X射线检查确定,12例未作内固定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轻度脊柱失稳,68例进行内固定患者均未出现脊柱失稳征象,所有患者的植骨均融合良好,融合时间2~6个月,平均为(3.5±1.6)个月。随访期间80例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或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对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脊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7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脊膜瘤是椎管内的常见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显微外科学、神经电生理学等的发展.手术治愈率逐年提高,本研究旨在总结脊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外科治疗手术技巧,以期对提高其临床疗效起到一些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0—2005年收治的7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膜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诱发电位检查,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辅以电生理监测。肿瘤位于颈段21例(30%),胸段45例(64_3%),胸腰交界2例(2.9%),腰骶段2例(2.9%)。全切63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症状均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无影像学上复发。结论:脊膜瘤是椎管内的良性肿瘤,胸段好发,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及合理的手术入路.可尽量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如能全切除肿瘤及受累硬脊膜,可降低肿瘤复发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显微技术治疗,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5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全部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影像学诊断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在诊断率上的差异性。结果MRI诊断椎管内肿瘤和手术病理学总的符合率为84.7%,在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脂肪瘤、蛛网膜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而在胶质瘤、室管膜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7.5%,在星型细胞瘤诊断符合率为75.0%,恶性淋巴瘤符合率为66.7%,肠源性囊肿符合率为80.0%,转移瘤符合率为50.0%。结论MRI在椎管内治疗的影像学特点有差异性,在临床上可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7.
谢敏  张文昌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10):769-771
本文报告12例化学感受器瘤。男女之比为1:2。年龄11-61岁,平均36岁。肿瘤发生在脑、眼、颈动脉体、纵隔、胸壁内、硬脊膜外及后腹膜。有3例曾行化感瘤切除术。临床表现随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因本病少见,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发现肿瘤的共同特征有:微红或暗红色,表面血管网极丰富,有薄色膜,有囊性感,穿刺易抽到血性液,与周围粘连紧密。作者认为,本病属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脾脏肿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Chen Y  Huang Z  Feng Y 《中华肿瘤杂志》2001,23(6):510-512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依据、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31例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20/3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点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全部患者均是先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其中19例又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7例脾囊肿通过B超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例在手术后病理证实;9例脾脏转移性肿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在术前明确诊断,有5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另外15例脾脏病变,除1例因术前CT检查明确为脾脏淋巴管瘤而放弃手术外,其余14例则以脾脏肿瘤而行脾脏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全组31例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术后恢复均较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 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重要依据,术前不易鉴别良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佳。  相似文献   

9.
实体肿瘤脑(脊)膜转移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脊)膜转移瘤(NM)是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诊、漏诊的恶性肿瘤软脑(脊)膜转移的疾患,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生存期短。对脑膜转移瘤全面的认识和积极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及其预后,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硬脊膜破裂(incidental durotomy,ID)在脊柱外科的整体发生率为1%~17%~([1])。颈椎手术硬脊膜破裂的整体发生率为0.5%~3%~([2-4]),其中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引起硬脊膜破裂和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0.5%~3%~([2,5-9]),对于有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发生率明显增高,为4.3%~32%~([1,10-15])。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可能出现的创伤性操作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