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利用快中子对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japonicum)进行辐射诱变。结果表明被诱变菌的菌落形态、颜色、结瘤数和共生固氮活性都发生变化。结瘤数高达对照的15倍左右,共生固氮活性最高提高8倍左右。诱变菌感染的大豆植株特性和结实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土著大豆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土壤气候条件下,大豆主栽品种自然结瘤率达94.6%,单株结瘤量为37.1±15.2个,日固氮量0.44~1,56mg,每公顷约固氮30kg。单株固氮总活性高峰期随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有所变化,而单瘤固氮活性的高峰均在花期。土著根瘤茵的固氮强度与结瘤量无相关性,固氮量与单瘤固氮酶活则成显著正相关(r=0.71P<0.05)。覆膜栽培和秸秆还田均具有良好的共生固氮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腐酸对大豆内源激素的调控及结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腐酸提高大豆结瘤能力的作用机理,以辽宁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CCBAU 05525和冀豆17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黄腐酸对大豆结瘤初期内源激素含量、分布及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大豆结瘤数量最多,比对照组显著提高73.1%,同时该条件下激素含量和分布变化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大豆根、茎、叶中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增加,根中脱落酸(ABA)含量减少,叶中ABA含量增加.而黄腐酸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大豆结瘤. 上述结果为解析黄腐酸提高大豆结瘤固氮的机理、增加大豆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根瘤菌诱变株感染大豆结瘤和固氮龙敏南,许良树,张凤章,曾定(生物学系)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会放H2,放H2是种能量浪费.Evans等[1]研究表明:利用具有吸氢酶活性的根瘤菌[HUp+]接种豆科作物能提高固氮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稀土拌种及拌土双重处理的方法,发现适宜浓度的稀土元素[50mg/kg+50mg/kg种子]能使盆裁大豆增产33.04%,其原因之一是它能够刺激大豆结瘤,并提高单株固氮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诱导不结瘤豆科树种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有关诱导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现状,结合作者几年来的工作,对诱导不结瘤豆科树种结瘤固氮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报道了作者近年来人工诱导不结瘤的豆科树种—山皂荚(Gledtsia melanacantha)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根瘤和菌根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CO2浓度增加明显促进植物根系与固氮细菌及菌根真菌的共生。CO2浓度增加条件下,根系结瘤量增多,平均瘤重增加,单株固氮活性提高,但固氮比活性的变化在不同物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不一致。CO2浓度增加同时还提高菌根在植物根系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花生固氮根瘤菌,通过拌种方法在花生种子中接种,种植在未种过花生的花岗岩发育的壤土中,进行固氮效果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的花生固氮根瘤菌明显增加了花生的结瘤量,植株生长健壮,群体生长旺盛,增加植株生物量,结荚率提高11%,植株含氮量提高52.9%,籽仁含氮量提高52.5%,产量提高40%,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三对共生固氮体系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的分析表明,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没有因大豆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下降,通过施用相应的根瘤菌促其形成或加强共生固氮体系从而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这种增产从氨基酸水平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北省全镜豆科植物的结瘤和固氮状况进行调查,共采集到24属53种豆科植物的根瘤样品235份,98.1%的被调查豆科植物可自然结瘤,96.2%的自然瘤可测到固氮酶活性其中海边香豌豆、野百合、阴山胡枝子、山岩黄耆、辽西苜蓿的结瘤固氮情况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有关的基因涉及根瘤菌基因和宿主基因,根瘤菌基因有结瘤基因(nodD,nodAB-CIJ和hsn基因),根瘤菌细胞表面结构基因(exs,lps和ndv基因)和固氮基因(nif和fix基因);宿主基因主要是结瘤素基因(ENOD和NOD基因)。根瘤菌结瘤基因表达后诱导产生结瘤因子。在根瘤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在根瘤菌与植物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并且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结瘤因子和植物激素对它们进行着调节。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以植物激素2,4-D(2,4-二氯苯氧惭酸)处理高粱,并接种ORS-571根瘤菌,诱导高粱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出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河北省全境豆科植物的结瘤和固氮状况进行调查 ,共采集到 2 4属 5 3种豆科植物的根瘤样品 2 3 5份 ,98.1的被调查豆科植物可自然结瘤 ,96.2的自然瘤可测到固氮酶活性 .其中海边香豌豆 (L athyrus maritimus)、野百合 (Crotalaria sessilif lora)、阴山胡枝子 (L athyrusinschanica)、山岩黄耆 (H edysarum alpinum)、辽西扁苜蓿 (Melilotus ruthenicus)的结瘤固氮情况为首次报道 .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以植物激素2,4-D(2,4-二氯苯氧乙酸)处理高粱(甜杂1号Sorghumvula-gare),并接种ORS-571根瘤菌,诱导高粱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出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植物激素2.4-D(2.4-二氯苯氧乙酸)处理高梁(甜杂1号sorghumvulga-re)(终浓度为3ppm,并接种根瘤菌(ORS571),诱导根瘤茵与高梁结瘤组织共生。自1989年以来,多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诱导高梁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固氮活性。本研究实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都很好。高梁在移苗后,5~7天进行处理,效果较好,一般结瘤率都超过50%,最高可达80%。接种后4周瘤的直径约2~8mm,制片显微镜观察,瘤组织内有大量的根瘤菌菌体,说明根瘤菌可以进入高梁根系,并在瘤内繁殖。结瘤植株经气相色谱仪乙炔还原法测定,能表达一定程度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发现磷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和生长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含磷者结瘤多、根瘤发育正常固氮活性高,植株生长良好;而缺磷者根瘤小而白、植株生长差.缺磷钾时,少量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植物生长结瘤都引起有害的作用.在磷钾水平一致时,低水平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及生长都是有益的;而中水平氮〔3.05mM Ca(NO_3)_2或9.35mM NH_4Cl〕则不利;高水平氮〔6.1m MCa(NO_3)_2或18.7mM NH_4Cl〕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株含氮量随着化合态氮的水平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在植物中具有转移信号作用的小自由基分子。大量的NO在根瘤发育的不同阶段积累,表明NO在共生期间执行特定的信号和代谢功能。利用60篇文献,综述了NO信号分子参与结瘤的不同阶段,NO在结瘤过程中的代谢和信号作用,以及NO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NO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证明大豆根毛与大豆根瘤菌具有专化性生化吸附作用。吸附主要发生在根毛端部。同一棵根上不是所有的根毛都能发生生化吸附,吸附与根毛的生长令期有关。用13种大豆根瘤菌株系与7个大豆品种根毛生化吸附实验表明,吸附率明显地存在有差异性,但这种差异与结瘤量无相关性。使用本研究发现的生化吸附率高而不能结瘤的1.174大豆根瘤菌株系与吸附率较低而结瘤力强的113—2或61A67大豆根瘤菌株系双接菌,证明能明显降低113—2或地61A76的结瘤量,表现出大豆根毛生化吸附具有竞争性抑制大豆根瘤菌的侵入、结瘤作用,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阐明根瘤菌的固氮机理,扩大其宿主植物范围,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2-DE),分析比较了能够在大豆和苜蓿上跨宿主结瘤的费氏中华根瘤菌042BS与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根瘤菌模式菌株苜蓿中华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1021)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差异。经过图像分析检测到二者分别有436和428蛋白点。其中约有50个蛋白点初步认为二者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20.
用纯培养方法,从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根瘤中分离获得快生型和慢生型菌株,经回接试验表明这两种菌株都能使旋扭山绿豆结瘤,但结瘤数,固氮活性及植株生长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