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凉冰  贾林才  刘红梅 《弹性体》2007,17(6):34-36,49
以聚已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PEPA)、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用1,4-丁二醇(BDO)扩链剂或混合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NCO基质量分数、扩链剂和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DI/BDO体系与2,4-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甲烷(TDI/MOCA)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模量和强度随预聚体NCO基含量增加而增加;提高扩链剂的三元醇含量,弹性体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MDI/BDO体系的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比TDI/MOCA体系高。  相似文献   

2.
扩链剂对PTMG/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凉冰 《聚氨酯》2009,(6):56-58
将聚四氢呋喃均聚醚(PTM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预聚体,分别与BDO、KC、MOCA及HQEE等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NCO基含量、扩链剂种类及三元醇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预聚体NCO基含量基本相同时,BDO-PU比KC—PU的硬度高1~2度,撕裂强度高了7%~18%;提高预聚体NCO基含量可使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和300%模量急剧增加;扩链剂中的三元醇含量超过30%,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显著下降;预聚体NCO基含量在6.0~6.8下,MOCA-PU的硬度和300%模量很高;HQEE/KC—PU比HQEE—PU的硬度降低了2-4个单位,而拉伸强度却提高了60%~90%。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结构聚酯(PEA、PEPA、PBA、PCL)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MDI/BDO体系中软段种类、相对分子质量、预聚体NC0质量分数及催化剂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TDI/MOCA体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PBA—PU的硬度最高提高预聚体NCO质量分数可使PU弹性体硬度、撕裂强度和300%模量增加;在制备聚氨酯弹性体中,加入催化剂的弹性体拉伸强度下降16.6%~20.1%;MDI/BDO体系的PU弹性体撕裂强度和冲击弹性较高,TDL/MOCA体系的PU弹性体拉伸强度较好、永久变形较低。  相似文献   

4.
溶剂对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根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溶解预聚体,甲苯-二正丁胺为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溶剂及反应时间对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含量测定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溶剂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溶剂,甲苯-二正丁胺与异氰酸根反应,结果准确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测定异氰酸根含量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种类的聚酯多元醇(PEh-2000、PBA-2000、PEBA-2000、PEPA-2000)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0IocA)为硬段,合成了聚氨酯(PU)弹性体。讨论了软段种类、预聚体NCO含量、硫化时间、以及扩链系数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软段中PEA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预聚体NCO含量的提高使Pu弹性体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300%定伸应力增加,但扯断伸长率降低。聚酯/TDI/MOCA体系经100℃4h后,硫化过程基本完成,扩链系数a为0.98时PU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刘凉冰 《特种橡胶制品》2009,30(4):17-19,23
采用预聚体法以四氢呋喃均聚醚(PTM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或三羟甲基丙烷(TMP)与BDO混合的扩链剂合成了聚氨酯(PU)弹性体。研究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预聚体NCO基质量分数和扩链剂的用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硬度相同时,PTM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聚氨酯弹性体的撕裂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冲击弹性高。PU弹性体硬度、撕裂强度和定伸应力随预聚体NCO基相对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用少量三元醇交联的弹性体与完全用二元醇扩链的弹性体相比,定伸应力高,永久变形好。  相似文献   

7.
工业生产中聚氨酯预聚物NCO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学刚  杜厚俊  温静 《粘接》2006,27(5):29-30
通过对生产中常用4种不同NCO含量的聚氨酯预聚物样品进行平行测定,找出测定步骤中加入二正丁胺后反应时间长短对NCO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工业化生产聚氨酯预聚物中NCO测定的适宜时间,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PTMG/MDI体系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四氢呋喃均聚醚(PTMG)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再分别与BDO、MOCA、HQEE扩链剂及混合扩链剂制备Pu弹性体。讨论了预聚体NCO基含量、聚醚软段相对分子质量、三羟甲基丙烷(TMP)小分子醇含量及扩链剂类型对PU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聚体NCO基含量可使PU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和300%模量明显提高;当预聚体NCO基含量基本相同时,软段Mn=2000比Mn=1000的PU冲击弹性高;混合扩链剂中的TMP质量分数超过30%时,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BDO—PU的拉伸强度比HQEE-PU的强度高出70%以上,撕裂强度比HQEE—PU低了40%以上,硬度比MOCA-PU小。  相似文献   

9.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容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容量测定进行了研究。以丙酮为溶剂,二正丁胺-甲苯溶液为反应液,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为稀释剂,与传统的甲苯-二正丁胺法相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而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聚氨酯型密封胶和聚硅氧烷型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各自的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决定着它们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使其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的制约。聚氨酯密封胶(简称PU胶)强度高、抗撕裂、耐穿刺、耐油耐介质侵蚀,但其端NCO基对湿气十分敏感,处理不当容易影响体系的贮存稳定性,产品长期稳定贮存较难,  相似文献   

11.
几十年来,聚氨酯型密封胶和聚硅氧烷型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各自的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决定着它们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使其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的制约。聚氨酯密封胶(简称PU胶)强度高、抗撕裂、耐穿刺、耐油耐介质侵蚀,但其端NCO基对湿气十分敏感,处理不当容易影响体系的贮存稳定性,产品长期稳定贮存较难,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甲苯-二正丁胺法和盐酸-丙酮法测定样品中NCO含量和环氧值,研究了样品中NCO基团和环氧基团对彼此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环氧基团的存在对NCO基团含量的测定没有影响,而NCO基团对环氧值的测定有影响;在50℃左右温度下,利用甲醇使NCO基团封闭可消除NCO基团对环氧值测定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同时定量分析样品中NCO基含量和环氧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软段含羧基的水性聚氨酯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津昕  孙多先 《中国塑料》2002,16(10):33-37
合成了软段含羟基的水性聚氨酯(WPU),对影响其贮存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显微镜对PU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在有性溶剂(如丁酮、丙酮)条件下用三乙胺中和,采用较小相地分子质量的聚酯有利于增强WPU的贮存稳定性,以TDI合成的PU-TDI体系的粒径较PU-IPDI体系的小,稳定性高;以丁酮、丙酮为溶剂的PU-IPDI体系相反转完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四氢呋喃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四氢呋喃聚醚(PTMG)、二异氰酸酯(TDI、或MDI)和扩链剂(MOCA、或BDO)为原料,制备了浇注型和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预聚体的NCO基质量份、PTMG的分子量和硬段质量份数对PU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弹性体的硬度和模量随NCO含量和硬段质量份数增加而增加。逐渐提高PTMG的分子量,PU弹性 的拉伸强度降低,而拉断伸长率增加。2000分子量的PTMG-PU弹性体的冲击弹性比1000分子量的PTMG-PU好。  相似文献   

15.
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以六氢-1,3,5-三羟乙基均三嗪(TN0)(俗名三丹油)为原料的聚氨酯(TNO-PU)的制备方法,并通过TNO-PU的抗菌试验,表明TNO-PU具有明显抗菌效果。TNO既是聚氨酯的抗菌剂又是聚氨酯交联剂,因此TNO-PU的抑菌作用具有长效稳定的特点,可望在玩具、家具、汽车和医疗卫生等行业得到应用。TNO作为交联剂对PU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一种单组份聚氨酯胶粘剂(1-C PU胶粘剂),它的组成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舍端异氰酸根(NCO)的聚氨酯预聚体,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增稠剂以及一种或多种添加剂。除此以外还阐述了这种单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过程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自制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二元醇、聚氨酯制备时不同NCO/OH比值、添加三羟甲基丙烷(TMP)含量、及合成PUA时不同PU/PA的比值对最终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2000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二元醇:在TMP添加量为2%、NCO/OH为1.6~1.8,PU/PA以4:6合成出的PUA,有着较好的制备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其涂膜硬度、耐水性和耐醇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酸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芝华  任冬燕  邬花元 《江苏化工》2005,33(6):35-38,42
采用丙烯酸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得到了共混改性(PU/PA)、共聚改性(PUA’)、接枝改性(PUA)3种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聚合物。通过对改性聚氨酯乳液的激光粒度分析,乳胶膜的红外光谱、热分析、透明性、耐化学性及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机械共混聚合物PU/P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及共混性;在共聚反应聚合物PUA’、PU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形成核壳结构,且在PUA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可以有效的提高二者的相容性及共混程度。  相似文献   

19.
废聚氨酯的溶解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废聚氨酯(PU)的溶解特性,以及用其制造的粘合剂和防水透气薄膜的性能。探讨了室温下溶解废Pu的方法,比较了废PU粘合剂和商品粘舍刺的粘接性能,用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废PU改性TPU和纳米二氧化钛/废PU/TPU制备的薄膜的成孔性能。结果表明。将废PU塑炼以后,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混合溶剂,可以制得效果较好的溶液;废PU粘合剂的粘接性能与商品粘合剂相当;废PU改性TPU混合溶液制得的防水透气膜,孔径为1μm左右,且分布均匀,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可以获得强度高、孔径分布均匀、杀菌和防水透气效果优良的薄膜。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利用聚氨酯(PU)物理性能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预测PU的撕裂强度,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PU的撕裂强度以及其它物理性能,对配方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