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75-175
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呼吸康复训练,同时观察8周。结果:康复组呼吸训练8周后呼吸困难评分(MMRC)、6min步行距离(6MWT)与训练前及对照组8周后MMRC、6MWT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取得了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0例接受行为训练联合快速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接受行为训练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肺部并发症是影响胸部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其发生率高达 2 0 %~ 80 % ,如何早期防治 ,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为此 ,我们根据病人术后呼吸生理改变的特点 ,编制一套呼吸体操 ,对 110例胸部手术病人围术期应用呼吸体操训练 ,结果明显提高了病人肺功 ,减少肺部并发症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 110例 ,均为胸部手术病人 ,男 84例 ,女 2 6例 ,年龄32~ 75岁 ,随机分为训练组 6 0例 ,对照组 5 0例 ,除训练组增加呼吸体操训练外 ,其它治疗方案相同。1.2 呼吸体操拍节(1)缩唇呼吸 ;(2 )深吸气后屏气呼吸 ;(3)腹部加压呼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联合呼吸训练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中药以化痰、祛瘀、固肾培元药物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强呼吸训练治疗,指导老年患者做呼吸体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结果通过临床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VC、FVC、FEV1、PaO2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有很大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中药配合呼吸训练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结果运用colaizzi分析法,得到影响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依从性为医务人员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文化程度。结论提高COPD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依从性,可通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务人员改进指导和训练的方式方法;加强健康宣教,消除消极心理;鼓励家庭的参与和支持;社区资源的利用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对患者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指导,包括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坐式呼吸法、立式呼吸法,训练后复查肺功能.结果 经过为期6个月的呼吸训练,最大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的指标均明显提升,结果表明,通过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患者行缩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时间护理相关的呼吸训练在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术后护理,包括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相关的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掌握程度、肺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缩唇呼吸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邻水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和安岳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缩唇呼吸训练,观察组实施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缩唇呼吸训练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Pa O2高于治疗前,Pa 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缩唇呼吸训练治疗尘肺病合并COPD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
杨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3-244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予以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单独腹式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训练,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呼吸训练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呼吸训练6个月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精心科学的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可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对住院膀胱癌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9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9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膀胱癌住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采取普通腹式呼吸通气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睡眠时采取普通腹式呼吸方式结合缩唇腹式呼吸方式。四周后,比较两组患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分值越高,呼吸越困难;主要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表(PSQI)来对两组膀胱癌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值越低则睡眠质量越好;同时,自主制作睡眠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对睡眠质量自我评价情况。结果四周后,在Borg呼吸困难评分方面,对照组Borg呼吸困难评分为(5.25±0.41)分,实验组评分为(3.45±0.45)分;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方面,对照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为(12.35±2.31)分,实验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为(7.51±2.10)分;在患者睡眠质量自我评价方面,对照组,一级共25例,二级共54例,三级共20例,睡眠质量自我评价好的患者仅占比25.25%;实验组,一级共45例,二级共40例,三级共15例,对自我睡眠质量评价良好的占比高达45.00%。结论缩唇腹式呼吸将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能够使气道内的气压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患者吸入更多新鲜空气,改善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可以有效改善膀胱癌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状况,改善肺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膀胱癌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骨科高龄卧床患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探索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方法选择骨科高龄卧床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方式:缩唇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及口头交待深呼吸。观察组采用吹气球训练.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情况、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接受训练后的自我评价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骨科高龄卧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呼吸训练及相应的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峰值流速、1s用力呼气量及最大肺活量、最大呼吸中段平均流速、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及相应的护理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护理,探讨该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过的COPD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6个月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与进行呼吸训练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都非常显著,但观察组的患者,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的更明显,且两组患者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且在进行呼吸训练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护理,能够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及护理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恢复,但观察组恢复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寒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752-75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取呼吸指导治疗,并且实施护理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1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呼吸指导,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9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呼吸指导,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呼吸训练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部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4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A组患者采用缩唇腹式呼吸;B组患者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结果 B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与A组患者基本相同;该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的效果非常理想,可以使患者的相关肺功能指标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锻炼和缩唇法锻炼,比较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给予2组患者护理后,乙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呼吸训练,可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早期恢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蒋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33-23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呼吸训练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至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在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与呼吸训练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在呼吸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