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匡余华 《模具工业》2007,33(12):60-62
在分析异形孔台阶齿轮结构基础上,确定异形孔台阶齿轮冷挤压工艺,设计了挤压模,在应力分析基础上,优化了挤压凸模、凹模结构参数,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硬质合金》2019,(3):249-254
孔型结构是影响硬质合金拉丝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认识和改进孔型结构是硬质合金拉丝模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硬质合金拉丝模孔型结构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直线型模与弧线型模的特点,分析比较了拉丝模不同孔型结构的优缺点。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拉丝模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加长润滑区、工作区长度,选择合适的模孔半角和定径区长度。为了对孔型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修复,高精度的测量手段必不可少。随着拉丝生产拉拔设备技术和工艺的提升,以及被拉拔材料高强高韧,设计优化拉丝模孔型结构有利于提高线材拉制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铝导线高速拉伸过程中铝导线性能不均及表面质量较差的问题,以某电缆厂配模参数为基础,利用deform3d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研究了该配模条件下拉伸速度、润滑对铝导线连续拉伸过程中线材温度和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以及成品模工作锥角对成品线材变形区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材温度随着拉伸道次的增加,成品导线变形温、应力和应变增大,成品导线变形温度、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分别达到180℃、130.4 MPa和6.781以上;其中摩擦比拉伸速度对导线温度影响更大。通过合理的成品模具结构设计,可有效提高导线变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题目名称期 -页题目名称期 -页《模具工业》2003年目次索引※模具CAD/CAM技术※Pro/E标准零件库的建立…………………………1-11基于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DNC系统研究…1-13面向数值优化设计的挤出模参数化建模方法……1-17冲模CAD系统中图形实体生成及编辑技术………2-5盒形塑件的几何构型与计算机充模流动模拟………2-8Cimatron软件在汽车排气管逆向工程中的应用…3-3回转体锻模CAD研究………………………………3-5铝合金压铸模CAD系统中参数化设计的研究……3-8基于UG软件的汽车覆盖件拉伸模设计…………3 -11级进模CAD系统…  相似文献   

5.
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强化技术,能够通过在部件近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方式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文章研究了激光强化技术在锆合金冷轧用孔型试块和成品精磨孔型受力区域的应用,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试块冲击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大小及深度。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强化后的试块残余压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还发现在试块约1 mm深度处,其残余压应力数值与淬火后的残余压应力数值基本保持一个水平;采用激光强化后的孔型轧制后的管材尺寸、表面质量、直线度均满足要求、超声和涡流检测结果均合格。退火后管材的室温拉伸、氢化物取向因子以及收缩系数(CSR)检测结果全部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要求,且与平时生产批次的管材性能基本相当;采用激光强化孔型的方法可有效的提高孔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汽车行业中冷冲压深度拉伸模,无论是高于行业标准拉伸深度200mm的二次拉伸模,还是普通的深度拉伸模冲压成形时,都有走料严重发热现象。且深度拉伸模工作时走料深度深,摩擦大,冲压件受到的应力大。摩擦发热不仅仅影响冲压件板材性能,同样影响模具的材质性能,会减少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不可预料的造成冲压件拉毛、缩颈、开裂、起皱等质量缺陷,在模具生产冲压件中后期尤为明显。故开发运用了冲压深度拉伸模气冷系统,最终解决了深度拉伸的冲压件质量问题,延长了模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模数圆柱直齿轮冷挤压过程中均匀过盈量组合凹模易出现开裂的问题,提出一种变过盈量组合凹模的设计方法,并以直径比、中圈内壁锥角和过盈系数为设计变量,以降低模芯内壁等效应力、避免模芯出现周向拉应力和避免内外圈塑性变形为优化目标,建立变过盈量组合凹模结构参数与综合加权评分值的Kriging模型。应用Kriging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在可行变量空间内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n_2=1.55,n_3=2.55,γ'=1.25°,β_2=2.5‰,β_3=2.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变过盈量组合凹模可有效避免组合凹模的破裂,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锥形拉伸凹模的结构及参数 ,其中重点介绍了多层拉伸模的结构及设计特点。此结构定位精度高 ,操作方便 ,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射孔弹壳体预挤压组合凹模,以降低凹模内壁最大等效应力为优化目标,对组合凹模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径向直径比和过盈系数,为组合凹模的设计提供了定量优化的依据.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组合凹模的径向直径比和过盈系数进行抽样,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建立等效应力与组合凹模结构参数的Kriging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Kriging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在结构参数的变量空间内进行全局寻优,得到优化的组合凹模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冷镦钢球模的使用寿命,本文在分析原冷镦模的基础上,采用65Nb钢制作模芯和GCr15钢制作模壳的两体组合预应力结构模,显著提高了模具的韧性及其综合力学性能,且降低了应力峰值,改善了应力状态。经批量生产考核,平均使用寿命比原轴承钢整体模的最高使用寿命提高四倍,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冯玉慈  赵磊  刘建昌 《模具技术》2012,(4):31-34,58
根据驾驶室外板零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分析了零件的成形工艺性,并制定了零件的冲压成形方案。为获得冲压成形质量良好的外板件,以有限元模拟软件AutoForm为平台,对零件的拉深成形、修边以及翻边工序进行了模拟。以仿真结果为依据,指导实际生产中的模具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拉深成形工序模具设计要求和整体结构。生产实践证明,该零件合格率高,且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Drawing is a metalworking process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cold worked bars, rod and wir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cess is the die semi-angle (), which influences the drawing forces, the lubrication in the process and als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 In this investigation, an experimental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e semi-angl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und section annealed copper bars. Single passes involved drawings through dies with semi-angle of 1,23; 5; 10 and 24,5 deg. Molykote paste was used as lubricant and reductions in area were in the range of 2 to 31 %. In multiple passes total reduction of area was kept at a constant value of 30%, produced by two different drawing sequences: a first pass of 5% and a second pass of 25%; a first pass of 25% and a second pass of 5%. In both cases, the die semi-angle in the first pass was 4 deg. In the second pass the die semi-angle varied between 6 and 12 deg (First sequence), and 2 and 10 deg (second sequence). After drawing the samples were submitted to tensile testing in order to evalu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values of yield strength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ie semi-angle, while the values of percentage elongation decrease as increases. For multiple passes, it was observed that die semi-angle in the second pas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values of yield strengt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percentage elongation as markedly as it was observed in single pass drawing.  相似文献   

13.
拉深模激光毛化工艺参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拉深模摩擦和润滑条件,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使用激光毛化技术对其表面进行造型强化。通过实验对影响激光毛化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到拉深模激光毛化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为拉深模激光毛化表面摩擦性能研究及毛化点尺寸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万良辉  何利 《锻压技术》2005,30(5):26-29
对宽凸缘筒形件拉深模工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给出设计优化的拉深工序的思路,并对拉深模CAD系统的开发进行了讨论。在输入相关参数后,拉深模CAD系统可完成拉深模的设计并绘出实体图,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伸模型面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压料面、拉伸筋等设计。介绍了基于DYNAFORM软件以汽车横梁为例如何实现汽车覆盖件的型面参数化设计,以仿真模拟判断模面的优劣,再根据模拟结果对模面进行快速修改。这种模面设计和分析方法为类似零件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压铸模CAD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完成交互式压铸模CAD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将参数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有机结合,设计中只需要输入压铸件的几个基本参数,便可以完成整个压铸模的设计,并输出相应的零件图,使压铸模的设计更加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17.
辛舟 《模具工业》2007,33(3):26-28
分析了1副复合模实现落料、拉深、冲孔、翻边4道工序一次冲压成形的工艺性,解决了车轴盖冲压成形一般需要4副模具完成的问题。同时还介绍了复合模结构设计思路及装配工艺方法,突破了复合模只能完成3道工序的方法,在模具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并给出此类模具设计中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生产的零件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覆盖件拉延模结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UG作为开发平台的三维覆盖件拉延模CAD系统结构。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对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拉拔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把握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的拉拔力,该文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薄壁铜管游动芯头拉拔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内外模具锥角、游动芯头定径段长度、延伸率、摩擦因素以及拉拔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薄壁铜管拉拔过程中拉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芯头或外模的锥角存在一个最佳组合范围,芯头定径段长度和拉拔速度对拉拔力的影响作用非常小,延伸率和摩擦系数的增加将引起拉拔力的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永江 《模具工业》2007,33(3):12-16
介绍以模具零部件间的尺寸链为核心,用变参数的方法开发汽车覆盖件双动拉深模参数化设计系统,并完成了其中的概念设计部分,不仅降低了常规模具CAD系统的开发难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