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众所周知的常规肿瘤治疗方法,而免疫疗法却较少为人所熟悉。此疗法是根据免疫学原理,通过某些免疫制剂求促进免疫功能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提供了"肥沃土壤"。当归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当归多糖APS,当归内酯ASDL)具有抗肿瘤的药效学基础,能够靶向肿瘤微环境,通过增强免疫器官免疫功能,提升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达到间接抗肿瘤的目的。同时,当归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减少细胞损伤及阻断和调控肿瘤细胞信息通路等抗肿瘤药理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恶性肿瘤患者仍不能得到痊愈.肿瘤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对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宿主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肿瘤抗原的提呈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CTL反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故DC近年成为了抗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胎牛肝细胞低分子抑瘤因子 (L MW- NTS)对接受化疗和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放疗、化疗间隙期开始 ,给 5 4例肿瘤患者应用 L MW- NTS治疗 ,并以单克隆抗体 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免疫单向扩散法 ,分别检测这些肿瘤患者应用 L MW- NTS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免疫指标 ,观察其变化情况 ,同时检测 2 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接受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指标均低于正常人 (t=8.7893,P <0 .0 1) ,说明放疗、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损害 ;在应用 L MW- NTS之后 ,继续进行放疗、化疗 ,其免疫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L MW-NTS对于患者在放疗、化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减轻其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有助于其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近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流,在免疫治疗期间接受放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远隔效应。放疗可诱导或提高抗肿瘤免疫,使抗肿瘤治疗取得重大突破。放疗还可引起免疫源性细胞死亡,并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募集及其功能。放疗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恢复了抗肿瘤T细胞的活性剂功能,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使存在抗肿瘤免疫的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
自1967年Alexander等报道免疫核糖核酸(IRNA)可特异性抑制苯芘诱发的大鼠肉瘤生长之后,陆续有文献报道肿瘤IRNA在动物实验模型中表现出特异的抑瘤作用。为了证明特异肿瘤IRNA在临床使用的效果,我们选用小白鼠S_(180)肉瘤模型,作了以下实验:在应用IRNA的同时,添加正常同品系动物的腹腔渗出细胞(PEC)和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至能建立肿瘤的动物体内,观察其抑瘤情况。  相似文献   

7.
血管稳态失衡与血管重构是肿瘤血管病变的关键。肿瘤血管正常化是对传统肿瘤抗血管修复的全新阐述,可有效改善血管异常造成的化疗耐药和局部乏氧诱导的放疗耐受,从而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血管渗漏致使肿瘤细胞溢出进而逃过抗肿瘤免疫监视。另外,低氧分压造成的肿瘤缺氧微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耐受,从而消除肿瘤免疫,提示恢复肿瘤氧含量、修复异常血管联合化学疗法是未来抗肿瘤治疗的新希望。最近研究发现部分血管功能相关miRNAs参与调节肿瘤免疫和肿瘤转移。据此,本文综述了miRNA调节异常血管发生和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以及肿瘤血管正常化过程关键miRNA靶点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临床肿瘤化疗与手术治疗、放疗,形成三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目前中晚期肿瘤及手术后肿瘤患者均需要正规系统化疗以提高生存期。一、肿瘤化疗概况目前临床有效抗肿瘤药物有50余种,和外科、放疗、中医、免疫等治疗手段配合,化疗使乳癌、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骨肉瘤等实体肿瘤的疗效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抗癌药物有新的进展如顺铂类的羰铂、顺2异丙胺铂、羰酞基铂;阿霉素的衍生物表阿霉素、去氧阿霉素、双苄柔红霉素。博莱霉素的衍生物匹莱霉素。植物药类的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等新型抗癌药物的涌现,给临床肿瘤  相似文献   

9.
胃肠肿瘤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的积极意义已得到共识,这是因为胃肠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还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以及血清磷、镁降低等,胃肠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5%-55%.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化疗、放疗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治疗耐受性,有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胃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具有缓释和靶点的双重性,它可在原发肿瘤部位、易被肿瘤侵及的临近组织、肿瘤易转移的解剖部位或肿瘤术后残灶及可能有亚临床病灶的部位形成局部较高的抗肿瘤药物浓度,并使药物持续作用时间延长,再配合全身化疗,可集中攻击病灶,可杀灭血液循环及淋巴系统中游离的肿瘤细胞,同时全身化疗的毒副反应也可降低;再配合放疗,可更好发挥化疗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使抗肿瘤的效应相加。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约80%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放疗不但对肿瘤有正相的杀伤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负相损伤作用,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性细胞的重新调节,本文试图通过对临床经过放疗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检测,研究放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印  谷川 《医学综述》2007,13(16):1228-1230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并被称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Cs)在抗肿瘤免疫中所起中心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以及体外大量培养DCs方法的建立,以DCs为平台的肿瘤免疫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在体外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肿瘤特异性的DCs肿瘤疫苗,再注射回体内以激发机体产生主动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治疗方案,目前已应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阿米福汀在肿瘤治疗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欣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5):394-395
放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短时大剂量或长期的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组织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正常组织细胞严重受损,甚至引起患者永久性器官功能损害或死亡。阿米福汀是世界上第一种广谱的细胞保护剂,其特点是能选择性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免受放疗、化疗的毒害,却不减弱其抗肿瘤效果,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本文就阿米福汀的作用机制、应用范围、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卢克盛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315500肿瘤的化学疗法是抗肿瘤的三大方法之一。但化疗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抑制骨髓使外周血象下降等毒副作用,影响药物治疗疗效。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多为外邪入侵,致使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宿主抗肿瘤的作用主要通过免疫活性细胞或其释放的免疫分子而实现。利用增强宿主的这种能力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仍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常用免疫增强剂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虽然免疫增强剂的抗肿瘤作用并不很强,但它可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近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展,有望阐明机体抗肿瘤的本质并在分子水平上发现更为  相似文献   

16.
从温热化疗的分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协同增敏作用、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增强免疫功能)两方面进行概述,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温热化疗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Amifostine在肿瘤化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避免和减轻因肿瘤治疗而导致的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借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来更加有效地治疗肿瘤病人。尽管放疗和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有时不是致命的,但是从急性期的反应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死亡率明显增高,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常常限制了放疗和化疗的剂量,甚至导致治疗过程的中断。广谱的细胞保护剂对于肿瘤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这种药物能相应提高病人对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性,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它必须能够改善一个或几个抗肿瘤治疗中的毒性反应;其次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再次这种保护剂本身的毒副作用能被接受而且便于控制。氨磷汀的出现使在肿瘤的化疗中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胎盘提取物对肿瘤化疗的辅助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胎盘提取物(PIP)对减轻肿瘤化疗的毒性,增强疗效的效果.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荷瘤动物施于化疗的同时加喂PIP,观察抑制率和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结果:化疗同时给予PIP,能显著提高抑制率(STR)(P<0.05);能迅速回升因化疗造成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P<0.01).结论:在肿瘤化疗中PIP可协同抑制肿瘤,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进而调节生理功能,修复受损的组织或细胞.与其含有大量活性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代谢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第二医院外科王亮*李庆瑞审校临床上,肿瘤病人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功能紊乱,甚至不能耐受较大的手术创伤、放疗、化疗导致各种并发症,加速病人的死亡。自从1967年Dudrick等[1]从动物实验到临...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另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实验体系和新的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尤其是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DC的免疫学活性、体外诱导扩增、功能、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