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58例IPAH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测量右心房左右径(RAT)、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D、LVD)及左右径(RVT、LVT),计算右、左心室前后径及左右径的比值(RVD/LVD、RVT/LVT);运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反流最大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早期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将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指标与心导管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或肺动脉瓣反流,其中存在三尖瓣反流患者56例,肺动脉瓣反流患者48例,同时存在肺动脉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患者46例;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e)与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c)呈显著正相关(r=0.668,P<0.001),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e)、肺动脉舒张压(PADPe)与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c、舒张压PADPc相关性良好(r=0.637,P<0.001;r=0.640,P<0.001),RVD/LVD、RAT、RVT/LVT与PASPc呈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598、0.47、0.491,均P<0.001),MPA与PASPc相关性较差(r=0.281、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导管测量的PASP、PAMP、PADP具有高度相关性,超声心动图通过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瓣反流来评估特发性肺动脉压是临床上首选、无创准确测量肺动脉压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与有创的导管法对照,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测定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可靠性.方法 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47例,术中对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导管法实时监测右房、右室及肺动脉压,术前24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计算右房室压差,并与心导管法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注意分析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中出现的结果并讨论解决办法.结果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测定的与导管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5)mm Hg vs(48±5)mm Hg,P>0.05],两种方法测定的△p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压法可提供可靠的最大三尖瓣跨瓣压,与心导管法所测者相关显著,可为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病情分析提供宝贵的血流动力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三种超声参数估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测量3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尖瓣返流速度.室间隔缺损处的分流速度以及右室射血前期与加速时间的对比值(PEP/AT),分别推算出肺动脉收缩压。并与右心导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PASP)与心导管测值密切相关,r=0.879.p<0.001;用分流法估测值的PASP与心导管测值密切相关.r=0.861.p<0.001;用PEP/AT与心导管测值也相关良好.r=0.830。p<0.001。本文认为.用DE方法可无创性定量估测PASP。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吸入伊洛前列素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这一无创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肺动脉高压患者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50±14)岁,其中40例行右心导管检查,3例漂浮导管失败改为超声心动图监测.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最大内径、下腔静脉最小内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输出量(RCO)并与右心导管作比较.结果 吸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SPAP、DPAP及MPAP与右心导管测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904、0.823及0.861,均P<0.001);2种方法测得的右心输出量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1).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7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不能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作为替代检查,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超声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PAH) 患者不同时相肺动脉压与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压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因胸闷、气促等临床可疑IPAH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经心导管确诊的78例IPAH患者主肺动脉内径 (MPA) 、右心房左右径 (RAT) 、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 (LVT 、RVT) 及前后径 (LVD 、RVD) ,计算其右心室与左心室左右径的比值 (RVT/ LVT) 、前后径的比值 (RVD/LVD) ;记录三尖瓣反流最大压差 (收缩压) 、肺动脉瓣舒张早期及末期反流压差 (舒张压) 并计算平均压,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检测指标与心导管测量不同时相肺动脉压力值进行比较。结果:1.超声估测肺动脉高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7.2%,74.3%,88.3%,72.2%,83.2%.2.本研究中经心导管确诊的7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或肺动脉瓣反流,其中三尖瓣反74例,肺动脉瓣反流62例,两种情况同时存在58例;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IPAH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 (PASPe) 、舒张压 (PADPe) 及平均压 (PAMPe) 与右心导管检测的收缩压 (PASPc) 、舒张压(PADPc) 及平均压 (PAMPc) 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r=0.667;0.639;0.636,P均<0.05) ;同时,MPA、RAT、RVT/LVT以及RVD/LVD与PASPc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P<0.05) ,RAT、RVT/LVT以及RVD/LVD与PASPc之间相关性最为明显 (P<0.001) 。结论:多普勒超声对IPAH患者不同时相肺动脉压的评估与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对IPAH患者肺动脉压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无创评估肺动脉高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右心导管测值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测量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最大内径、下腔静脉最小内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输出量(RCO),并与右心导管的测值比较。 结果 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导管测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P<0.001);两种方法测得的右心输出量存在相关性(P<0.001)。 结论 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导管测值有良好相关性,为临床无创测量及研究肺循环疾病血流动力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5-40岁,平均为17.1岁。 测量方法: 1.使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多切面探查确诊后,采用右室流入道三尖瓣口上1cm彩色最亮处对三尖瓣返流进行测量,取三个心动周期中幅度最高,轮廓最清晰的血流频谱,由机内软件直接给出峰值流速及返流压差,结合右房增大程度判断右房压力(约5-15mmHg),进而估测出肺动脉收缩压(SPAP),即SPAP=三尖瓣返流差+右房压。无三尖瓣返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用袖带法测量动脉收缩压(BPS),再用连续多普勒技术(CW)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三尖瓣返流(TR)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8例MS合并TR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测量右室收缩横径(RVD),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MS患者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PASP轻度升高(30~50mmHg)的患者为A组,PASP中重度升高(>50mmHg)的患者为B组。测量三尖瓣反流面积(TRA)与右房面积(RAA),计算TRA/RAA比值反映三尖瓣反流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组、B组Vs测值降低(P<0.05,P<0.01),RVD测值增大(P<0.01,P<0.01)。B组较A组Vs测值降低(P<0.05),RVD、TRA/RAA增大(P<0.01,P<0.01)。Vs与PASP、RVD、TRA/RAA均呈负相关(r=-0.30,P<0.05;r=-0.28,P<0.05;r=-0.42,P<0.01)。结论MS患者存在右室收缩功能降低,右室功能与肺动脉压、右室径、三尖瓣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首诊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并经心导管等检查证实,PPH超声表现为右房、右室扩大,右室壁肥厚,肺动脉扩张,室间隔形态异常,心内间隔连续性好,肺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及收缩时间间期变化、肺动脉瓣返流及高速三尖瓣返流等征象。认为室间隔形态异常和通过三尖瓣返流压差法来间接估计肺动脉压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虽然PPH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但结合临床分析,超声检查可以提出PPH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测压技术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PPH患者49例,右心导管法实时监测右房、室压及肺动脉压2~3天;在用前列环素前、后15分钟内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测量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右房、室间压差(ΔP),并与心导管法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出院后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药物疗效。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测定的ΔP与导管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别〔(94.7±24.1)mmHgvs.(91.6±23.9)mmHg,P>0.05〕。两种方法测定的ΔP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001)。用药后,24~48小时后肺动脉收缩压下降〔(122±18)mmHgvs.(117±16)mmHg,P<0.006〕。随访时间超过330天的18例患者,ΔP显著下降〔(84.1±24.1)mmHgvs.(62.7±18.2)mmHg,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压法可为PPH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病情分析提供宝贵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并与心导管法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39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维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这些患者右房、右室均大,肺动脉增宽。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心脏收缩期可见蓝色多普勒信号,从右室经三尖瓣口而返入右房。返流速度测量,脉冲多普勒和声学造影明显相关(r=0.96),肝静脉红色返流信号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出现在心电图T波上,房间隔缺损患者则出现在心电图P波以后,我们认为彩色多普勒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是有肯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右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加重。本文拟用二维结合多普勒超声,尤其用三尖瓣返流压差法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经硝苯吡啶治疗前后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的变化,探讨评价药物疗效的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压的指标。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65.5岁。诊断依据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患者在入院前或入院后1~2天内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院后采用综合治疗加硝苯吡啶(10mg,tid,连用10天),经治疗病情控制后(缓解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四种超声多普勒指标估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的效果。方法收集预行先心病封堵术的患者80例,以右心导管测量的PAMP为诊断标准,与肺动脉反流峰值速度(PRV)、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V)、肺动脉频谱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AT比值(PEP/AT)估测的PAMP进行比较。结果四种方法估测的结果与导管值具有相关性(r=0.739、0.798、0.430、0.481,P0.001)。ROC曲线显示PRV、TRV、PEP/AT的诊断价值较高,AT的诊断价值中等。Kappa值提示PRV的诊断一致性较高,TRV、PEP/AT中度,AT较差。结论应用超声多普勒估算先心病患者PAMP时,首先推荐使用肺动脉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当不存在瓣膜反流时,可以使用肺动脉频谱指标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McGoon指数评估法乐四联症(TOF)肺动脉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超声测量左、右肺动脉及腹主动脉过膈肌处内径,计算McGoon指数,选取McGoon指数≥1.1的89例TOF患儿进行根治术,并将左、右肺动脉超声心动图测值与手术测值进行比较,术后超声复查,排外有无残余分流及残余梗阻。结果:左、右肺动脉超声心动图测值与手术测值结果高度相关(r=0.76,r=0.88;P均<0.05)。89例患儿术后无残余梗阻85例(占95.5%),术后残余梗阻3例(占3.37%),术后死亡1例(占1.12%)。结论:超声McGoon指数可评估TOF肺动脉发育程度,对TOF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根治术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综合诊断(包括核素肺灌注扫描、MRI及肺动脉造影)为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所进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周围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出肺动脉分叉处血栓2例,右心异常改变者21例,其中右室增大伴右室收缩功能减退17例,右室肥厚15例,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17例,右房增大15例,肺动脉扩张6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16例患者取得中度至重度三尖瓣反流,用连续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6例患者肺动脉压升高,范围32~105mmHg(63.5±21.09)mmHg,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25.0~55.7(39.6±12.16)mmHg。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患者检出深静脉血栓,6例血流缓慢伴自发性云雾样回声。结论系统全面、动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周围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的确立、疗效的评估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均经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核磁共振(MR)及手术证实。]所有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右心大小和功能,室间隔及右室壁运动情况及右室壁厚度,仔细观察右心系统、主肺动脉及分叉处是否有血栓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充盈状况,三尖瓣返流程度并据此估测肺动脉压。结果12例患者,超声检出肺动脉血栓直接征象7例,其中合并右室乳头肌下方血栓及三尖瓣前叶瓣环血栓各1例;下肢血栓6例。12例均有右房、右室增大,伴有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重度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为110~140mmHg,即14.63~18.62kPa)。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无创、快速、简便的对肺动脉栓塞(PTE)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彩超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伴肺动脉高压型间隔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各房室腔大小,主、肺动脉起源,三尖瓣返流及三尖瓣返流压差。将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结果:产前诊断伴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12例,产后11例证实原诊断,1例误诊。认为伴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右房室腔增大,三尖瓣返流且最大返流压差明显增高,二维超声排除房室腔结构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房室腔大小及三尖瓣返流情况产前诊断伴肺动脉高压型房间隔缺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5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平均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三组,轻度组84例,中度组105例及重度组68例。通过分析三组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导管检测的肺动脉压力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评估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不同程度肺动脉变压患者的超声参数,探讨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在不同程度肺动脉压力下的变化特点。结果 52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右心导管测值(P0.05);但两种方法测量值相关性良好(r=0.854,P0.01)。重度组较轻、中度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显著缩小,右室舒张末左右径显著增宽(P0.05或P0.01);所有患者的三尖瓣反流最高流速从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显著加快(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是估测肺动脉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筛查,并可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CWDE)在不同心脏患者中测定了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压差(PG),并与同步心导管检查所测定的肺动脉压(PAP)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验证压差法无创性定量评价PAP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研究中共包括患者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9~40岁,平均年龄19.1±8.6岁。其中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旨在探讨肺动脉压与三尖瓣返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6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9例),年龄平均36±10.2岁,依是否伴有三尖瓣返流将其分为三尖瓣返流组(n=33)和非三尖瓣返流组(n=35),所有患者均接受M、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三尖瓣返流组的左心房内径、肺主动脉内径和右心室内径等参数均显著大于非三尖瓣返流组,肺动脉压虽略高于后者但差异并不显著.结论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三尖瓣返流与肺动脉压之间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