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减少缺陷儿的发生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可靠的依据,我市从2001年开始在全市接产医院内开展出生缺陷儿监测工作,并对近3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7—2009年在我市接产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d的围生儿(包括活产、死产、死胎,不包括计划外引产)。1.2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胎儿畸形诊断和处理方法,提出预防出生缺陷儿的措施。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74例胎儿畸形引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胎儿畸形引产共74例,畸形发生比例前5位依次为:唇腭裂14例(18.92%),心脏畸形11例(14.86%),腹裂9例(12.16%),脑积水7例(9.46%),脑膨出5例(6.76%)。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海城地区农业户籍9278例孕妇在孕中期接受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孕中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在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方面的意义。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所进行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筛查的海城地区农业户籍孕妇9278例,年龄19~42岁,妊娠20~26周,孕妇均自愿接受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孕妇在孕早期办理生育指标时,由各乡镇人口计生部门  相似文献   

4.
吕榜权 《微创医学》2011,6(1):69-70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电视腹腔镜手术诊治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87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以不孕症为原因行腹腔镜手术诊治且手术中确诊为Ⅰ、Ⅱ期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检查的636例待孕女性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636例待孕女性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未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观察组的异常妊娠率0.31%和出生缺陷发生率0.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异常妊娠率1.42%和出生缺陷发生率1.73%(P0.05)。结论对待孕女性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对女性异常妊娠以及出生缺陷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改善,对于女性怀孕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6.
165例出生缺陷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资料选择1990年1月1日至1993年1月1日在南充市九所医院出生的围产儿12597例,其中明确出生缺陷1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和选择1990年1月1日至1993年1月1日在南充市九所医院出生的围产儿12597例,由儿科医师和产科医师进行详细检查,儿当时发现有先天畸形的围产儿作为出生缺陷统计对象。1.2诊断标准出生缺陷的围产儿符合全国29省市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科研设计拟定统一诊断标准和《实用新生儿学》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1.3调查方法和内容在四川省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的指导下,由九所医院中经过培训的儿科和妇产科医师作为固定…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手术12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了解我市出生缺陷的发生和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市2009年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鞍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略低于全省水平,与2007、2008年相比有所上升.结论 鞍山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继续在农村广泛使用小剂量叶酸,加强农村的唐氏筛查和孕中期B超筛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确诊的2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点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未服小剂量叶酸片的孕妇2 300人为对照组,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计划怀孕的妇女且从孕前1个月开始到怀孕3个月末增补小剂量叶酸片的2 100人为治疗组,进行系统管理,对比分析两组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妇女生育神经管畸形儿12人,畸形率5.2‰;治疗组妇女生育神经管畸形儿3人,畸形率1.4‰。结论:从怀孕前至少1个月开始到怀孕3个月末增补小剂量叶酸片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杨华 《中外医疗》2009,28(31):186-187
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7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将救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中心对27例因"继发性不孕、输卵管梗阻"的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术,并在术中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2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中心收治继发性不孕症、输卵管梗阻患者27例,年龄25~39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5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为今后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回顾分析了2007年-2011年分娩的孕13周至出生7天的出生缺陷儿的资料。结果共发现了396例出生缺陷儿,5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4.41%,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加。监测的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占到总数的43.80%。结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监测质量,提高监测方法,降低新生儿期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2007~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德勤  王星  伍捷阳  吴雪丽 《重庆医学》2011,40(6):590-591,605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7~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其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2009年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和(或)住院分娩的孕期满28周至产后7 d内的围产儿18 073例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1)3年来围产儿出生缺陷率为608.09/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α-地中海贫血。上述几种缺陷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差异明显,男性高于女性。(4)孕母大于或等于30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尤其是大于或等于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5)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为141.04‰。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应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时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成都市某区2007年至2013年在我区建卡、分娩或引产孕产妇,调查其中具有缺陷新生儿及死胎的产妇相关信息,总结近年来出生缺陷的产妇因素、检查手段、出生缺陷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了解其动态变化,以为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儿科、产科、保健科的登记手册,对成都市某区2007年至2013年建卡、分娩或引产的孕产妇,查找其中具有出生缺陷病例,根据其预产期,分为甲乙两组。通过设计调整表,对具有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复习病历资料,记录其中具有缺陷新生儿及死胎的产妇相关信息、新生儿或引产儿及死胎的出生缺陷情况等信息。统计并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结果近年孕产妇的保健意识可能已经得到一定提高,乙组孕妇婚前体检、孕期定期体检、孕期补充叶酸方面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筛查方法主要依靠唐氏筛查、胎儿彩超检查。出生缺陷仍以眼耳面颈部畸形和隐睾、四肢指趾畸形为主。结论近3年来染色体畸形发现更多,提示可能与高危因素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纪敏 《黑龙江医学》2013,37(6):444-446
目的了解近几年鄯善县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01~2011-12间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在鄯善县两家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测,通过认真填写《围产儿季报表》和《出生缺陷登记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01~2011-12间出生缺陷报告率68.05/万,2006年报告发生率107.24/万,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66.77/万,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81.60/万,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56.10/万,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78.55/万,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42.18/万;诊断的出生缺陷中活产儿62例,占60.78%;死胎34例,占33.33%;死产2例,占1.96%;7 d内死亡4例,占3.92%;所有不良妊娠结局共占39.22%;诊断为出生缺陷后引产占出生缺陷的32.35%。2006~2011年合计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前位的是: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唇/腭裂、马蹄内翻足。结论鄯善县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107.24/万下降到2011年的42.18/万,说明预防出生缺陷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响水县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出生缺陷153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江苏省和盐城市"三网"监测方案,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响水县17所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d的35 05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年住院分娩围产儿总数为35 057例,出生缺陷共15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36‰,出生缺陷前4位是唇腭裂、肢指(趾)畸形、唇裂及脑神经管崎形.产妇≥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35岁年龄组.男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女婴.结论 加大孕期保健及优生知识的宜教力度,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筛查)诊断,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和出生缺陷的监测质量,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内科病房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7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在注意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内科病房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住院冠心病病人76例,均符合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5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76岁;心肌梗死23例,心绞痛33例,高脂血症56例,高血压病51例,糖尿病28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疗效,对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82例肺结核合并感染,且痰培养阳性的42例患者采用本法进行治  相似文献   

20.
罗晓蓉  陈晓绒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71-1172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婚前医学检查状况,为有效促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北区2001—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 2003年后,婚检率从98%以上下降至4.92%,2009年上升到81.44%;10年平均疾病检出率为13.78%2,006—2009年较高,2006年达到最高值25.75%;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4年开始上升,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22.43‰);婚检率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呈负相关(P=-0.801,P〈0.05)。结论加强婚前保健宣传,增强婚检对象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婚检率,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