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按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正确肢体摆放,恢复期控制肌痉挛及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自尊水平。结果:经过6周治疗,训练组患者BI和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仅BI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训练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提高,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对全面康复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组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无效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术后病情稳定即开始肢体功能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8天测定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术后第28天康复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生命征平稳48 h后即给予偏瘫功能治疗仪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2周、4周时计算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时,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治疗2周时比较,各项评分仍在继续上升;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4周时,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对于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测定法评估患者肌力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肢FMA评分和MB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肢联动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所致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四肢联动康复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FMA)积分法、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国际通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定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CN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MBI评分较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起了重要作用,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2014年,80例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呼吸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938,P0.001)。结论早期呼吸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偏瘫肢体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常规治疗辅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前后运用Brunnstrom法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康复组患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25-4926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w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双上肢康复训练时颈部与健侧上肢输液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运动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双上肢康复训练,并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利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周FMA、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输液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上肢功能训练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84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康复组44例及常规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起即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床上体位,坐位及行走训练,培训家属等。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FMA)及Barthe指数(BI)评分,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康复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过程中,康复组患者肺部及泌尿系感染、贫血及压疮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永林 《中国康复》2013,28(1):17-19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对于改善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患肢运动功能(FMA)及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独立步行率及BBS、FMA下肢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患者早期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对照组康复训练在术后2周后开始,实验组康复训练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 h内即开始,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肢体功能恢复好转率分别为46.0%和69.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天数平均分别为50.1±2.2 d与44.3±1.7 d,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配合心理护理可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每次10~20 min,每周6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 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 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干预组的改善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可以更明显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60 d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包括被动活动关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包括限制健肢的使用,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肢,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行为中。两组每天训练1 h,每周5 d,4周后对两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73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量、手术时机8个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将ADL 1-3级划为预后良好组,ADL 4-6级划为预后差组。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在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及手术时机上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出血部位则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预后ADL分级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124、0.341。结论: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估计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有意义的指标,术前瞳孔有无散大、手术时机对评价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了解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可以更有效的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