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妍  张佩杰  李婷  许霞  常安琪  李军  刘地发  屠鹏飞  宋月林 《中草药》2022,53(17):5283-5292
目的 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结合液质联用技术(LC-MS)的分析方法,阐明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找出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的差异性成分。方法 利用1H-NMR非靶标分析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化学成分组,通过信号归属表征熊胆粉中胆酸类成分组成,以1H-NMR图谱分段积分后峰面积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LC-MS对熊胆粉及其他常见胆类中药中10个胆酸类成分(胆酸、熊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熊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胆酸、甘氨胆酸)进行含量测定,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1H-NMR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胆酸类成分为胆类中药的主要成分,也是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合文献及对照品比对,从熊胆粉中初步鉴定出7个胆酸类成分。进一步结合LC-MS含量测定结果和多元统计分析验证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主要差异性胆酸类成分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结论 熊胆粉与其他常见胆类中药的胆酸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胆类中药相比,熊胆粉中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其牛磺型结合胆酸含量较高。1H-NMR技术具有对化学成分组全面、快速分析的优势,可与LC-MS检测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和代谢组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十种蛇胆胆汁酸成分薄层层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蟒蛇,百花锦蛇,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三索线蛇,水律蛇,过树榕蛇,五步蛇等十种蛇胆的结合型胆甾酸及其水解产物的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十种蛇胆均含有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以及石胆酸、胆固醇和游离的胆酸,可能含有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等,平均以牛磺胆酸斑点面积最大。除上述成分外,尚有待鉴定的其他成分斑点。  相似文献   

3.
动物胆汁作为药物应用防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包括鸡、猪、蛇、牛、熊等的胆汁,而胆汁酸类成分是胆汁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胆汁酸类成分主要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能通过肝肠循环与肠道微生物互相影响,在营养吸收和分配、代谢调节和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胆汁中胆汁酸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溶胆结石、抗癌、保护肾脏、保护心脑组织、保护神经、镇咳、平喘、祛痰、治疗眼病、调节肠道功能、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更好地发挥胆汁酸的药用价值以及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对药用动物胆汁中胆汁酸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以期为胆汁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四种蛇胆胆汁酸成分的高效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常青  梁本恒 《中药材》1996,19(3):139-141
本文应用高效薄层色谱对十四种蛇胆胆汁酸进行了分析,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牛磺胆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蛇胆的胆汁酸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牛磺胆酸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蛇胆是眼睛蛇科动物眼镜蛇、金环蛇或者游蛇科动物灰鼠蛇的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以上三种蛇胆合称为三蛇胆。由于蛇胆的价格昂贵,资源较少,在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就会有以其它动物的胆来冒充蛇胆的现象。蛇胆中主要含有胆汁酸、胆色素、胆固醇、无机盐、黏蛋白等成分。曾常青[1]等对14种胆汁酸成分进行高效薄层色谱分析得出:蛇胆胆汁酸以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属多,游离的胆汁酸较少。樊氏等~[2]从蛇胆中分得胆酸和牛磺胆酸,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蛇胆主要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猪、牛和羊胆汁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AcclaimTMRSLC 120 C18色谱柱(3.0 mm×100mm,2.2μm,120);在柱温35℃下,以乙腈-1%高氯酸为流动相体系,0.5 m L·min-1流速梯度洗脱,200 nm波长检测,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生成指纹图谱。以对照品归属各共有指纹峰,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验证。结果显示,猪、牛、羊胆汁色谱图分别有14,9,8个共有指纹峰,各相似度均大于0.92。以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牛磺胆酸(TCA)分别作为猪胆汁和牛、羊胆汁HPLC指纹图谱的参照物,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建立要求,各共有指纹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小于1.5%,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5.0%。归属猪胆汁共有指纹峰有牛磺猪脱氧胆酸(THD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和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羊胆汁共有指纹峰有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和甘氨脱氧胆酸(GDCA)。研究结果表明,猪牛羊胆汁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胆汁酸,猪胆汁与牛羊胆汁中的胆汁酸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三者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猪牛羊胆汁,控制胆汁质量。以快速液相色谱柱建立指纹图谱,可在HPLC系统分析,简便快速,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张启明  李社花 《中药材》1990,13(4):14-16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黄中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和甘氨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国产高效硅胶板上用异辛烷-异丙醇-正丁醚-冰乙酸-水(10∶9∶5∶5∶1)为展开剂展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牛黄上清片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磺鹅去氧胆酸、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猪胆酸、牛磺脱氧胆酸钠、猪去氧胆酸、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钠、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Thermo Fisher Scientfic Bremen HYPERSIL GOLD色谱柱(2.1 mm×100 mm, 1.9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40℃;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平行反应监测模式。再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18种胆汁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73%~104.07%,RSD 2.10%~4.07%。不同厂家样品中各胆汁酸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牛黄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 Exactive-Orbitrap MS/MS)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Niuhuang Jiedu Tablets,NJT)中牛磺胆酸、7-酮-3α,12-α-羟基胆烷酸、甘氨猪去氧胆酸、12-脱氢胆酸、甘氨胆酸、3-酮-7α,12α-二羟基-5β-胆烷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7-酮基胆石酸、猪胆酸、牛磺脱氧胆酸钠、12-酮脱氧胆酸、猪去氧胆酸、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钠、甘氨石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石胆酸21种胆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批次的NJT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Thermo Bremen 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以含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为40℃;质谱采用加热型电喷雾离子源(HESI),在负离子平行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IGMA 14.0软件对定量结果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21种胆酸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熊胆粉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ELSD漂移管温度80℃,氮气流量2.0 L/min。结果 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5.060、0.808~4.040、0.068~0.340、0.176~0.880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0.999 7、0.999 6和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8%、99.7%、98.9%和98.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0%(n=6)。熊胆粉样品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82±0.18)%、(27.95±0.19)%、(1.23±0.02)%和(3.77±0.0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典》收载了猪胆粉、牛胆粉、蛇胆汁、羊胆、鹅胆粉、熊胆粉等药材。胆粉(汁)类药材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疗效明确。但其形态相似、多种药材缺乏专属性显微鉴别特征和化学特征,存在混伪风险,尤其是对正品中掺杂伪品的情况检出困难。控制胆粉类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疗效,解决胆粉类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问题是关键。STR分型技术是通过PCR扩增长度差异分型,比较鉴定生物个体的一种方法。该研究基于STR分型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可用于胆粉类药材及其掺杂样品的通用DNA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并收集猪、牛、羊、鸡、鸭、鹅、蛇、熊、鱼等原动物或胆粉样本,使用筛选获得的鉴别引物12S-L1091/12S-H1478和16S-L3428/16S-H3667扩增并进行STR分型获得DNA指纹图谱。结果各物种的STR指纹图谱不同,可进行物种鉴别,且DNA指纹图谱上能同时反映正品和伪品的信息,可鉴别正伪掺杂品。因此,通过2个引物的结合,完成了胆粉类药材及其正伪掺杂品的鉴别。此外,该研究建立的DNA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动物药材的真伪鉴别和掺杂品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胆药物对胆色素结石患者引流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为胆石病的三级预防提供佐证。[方法]选取27例行胆总管控查 T管引流术或鼻胆导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于手术后分别服用熊去氧胆酸片、利胆灵以及强去氧胆酸片 利胆灵,取服药前及服药后1、3、5、7d胆汁,检测胆汁总胆汁酸(TBA)以及3种结合型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结果]1)熊去氧胆酸片及其联合中药组胆汁TBA、GCA、TCA、GCDCA治疗后升高幅度明显(P<0.05)。2)单纯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利胆灵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能增加胆色素结石患者引流术后胆汁中的总胆汁酸及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有效扩大机体胆酸池,从而降低胆汁成石性,可用于临床胆色素类结石的预防,尤其适合术后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在中药多糖一级结构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LC-MS在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糖连接位置及糖谱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了质谱应用于多糖测定的优势及局限性,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C-MS在中药多糖中的分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栀子是治疗胆汁淤积和黄疸的常用中药,中医理论认为栀子可“引湿热自小便而出”从而发挥其退黄利胆的功效,然而有关栀子利胆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因此,实验以正常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剂量栀子水提物对胆酸盐随尿液排泄量的影响以及对肾脏介导胆酸盐自尿液外排的主要转运体Mrp2和Mrp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探究的栀子利胆的分子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效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n=6),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纯化水、0.3 g/kg/d和0.9 g/kg/d栀子水提物干燥粉末的水溶液,每天2次,连续灌胃2周。于干预结束时禁食12 h,麻醉后,收集大鼠血清、1 h胆汁和12 h尿液样本,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样本,测定血清转氨酶以及各样本中总胆酸盐的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肾脏中Mrp2和Mrp4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栀子水提物尤其是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肝脏中胆酸盐的浓度(P<0.05),显著增加胆酸盐自尿液的排泄总量(P<0.05)并上调肾脏Mrp2的蛋白表达量(P<0.05),但其对胆汁流速、胆酸盐自胆汁排泄量及肾脏Mrp4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 结论: 栀子可通过上调肾脏外排转运体Mrp2的蛋白表达,增加胆酸盐自尿液的排泄而发挥利胆作用,这可能是栀子“引湿热自小便而出”而发挥利胆功效的相关中医理论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向津  郭卉 《天津中医药》2018,35(8):583-5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Pub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5年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药物间关联度、核心组合、新方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剂239个,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对药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6个。[结论]近5年现代期刊文献中收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为主,药物功效以疏肝和胃、利胆泄热、散结消痞、清热燥湿和补脾理气为主,体现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中胆汁酸类成分的ESI-MS/MS裂解规律及其快速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ESI-MS/MS技术研究5种胆汁酸类成分的ESI-MS/MS裂解规律,并对8个生产厂家清开灵注射液中的胆汁酸类成分进行快速鉴别.结果:5种胆汁酸类成分具有相似的ESI-MS/MS裂解特征;利用这些特征从清开灵注射液中快速鉴定了14个胆汁酸类成分;其中11个为8个厂家注射液共有成分,3个存在于个别厂家产品中.结论:利用HPLC-ESI-MS/MS技术可以从复杂物质体系中快速鉴定胆汁酸类成分,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复杂物质基础阐明与质量标准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液-质(LC-MS)联用技术将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能够提供分子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可对中药质量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简要综述LC-MS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中药代谢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中药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系统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筛选,是中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对于原小檗型生物碱此方面研究非常活跃。为建立提供生物活性筛选的原小檗碱化合物库,以生物活性单体生物碱巴马亭为原料,通过热降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4个化合物,经1H-NMR,MS 谱鉴定确证结构,其中13个9-O-烃基取代巴马亭衍生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UPLC-MS/MS同时定量检测人血浆中14种胆汁酸的浓度,探索环孢素肝毒性与胆汁酸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本,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2. 1 mm×150 mm,1. 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4mmol·L^-1乙酸铵)-95%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 3 mL·min-1,检测时间15 min。检测系统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结果 14种胆汁酸的线性范围良好,批内和批间RSD均<15%,准确度均在87%~116%之间,提取回收率在101%~120%之间。以胆酸(CA)为主的胆汁酸与环孢素的浓度相关性良好,提示环孢素改变患者的肝毒性可能与胆汁酸相关。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能够满足人血浆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可以用于环孢素引起肝毒性的进一步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