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胶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书铃  宋蕾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6):449-450,T022
报道了明胶微球的制备与性质,光学显微镜及检查表明明胶微球是均匀的球形,并在消化实验中显著比明胶海绵有较长的降解时间。同时研究了明胶微球在狗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满意。对不适于手术的3例肝癌与4例肾癌患者,用明胶微球经导管动脉栓塞后,其中5例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支气管动脉内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88例,随机分成微球组和海绵组,微球组使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进行治疗,海绵组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进行治疗。2组患者除所使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外,其余所用药物及治疗方式均保持一致。在治疗结束后的1年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对比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海绵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微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组患者中共有3例复发,海绵组有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海藻酸钠微球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优于明胶海绵,其止血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栓塞用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评价优化微球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乳化 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以交联剂浓度、交联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微球的体外降解时间和弹性为响应值,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球的制备条件。按优化条件制备明胶微球,并测定明胶微球的弹性、降解时间、粒径、吸水率和溶胀率。结果:优化后的明胶微球弹性较好,体外降解时间在2~3周之间;干燥微球的平均粒径为377.6 μm;微球20 min可达到吸水平衡,湿球的平均粒径为535.6 μm;微球的平均溶胀率为41.9 %。结论:使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适用于栓塞的明胶微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Embophere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09年12月,27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Emophere微球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予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用微导管超选择插至支气管动脉,注入不同规格的Embophere微球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并继以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6例获显著疗效(96.3%),其中即刻止血23例(85.2%)、1d~3d内咯血停止3例(11.1%).1例(3.7%)即刻出血有缓解,但1周后复发,行手术治疗.随访(6~9)个月,除以上1例手术切除外,无复发.6例术后出现胸痛,均在一周内缓解,未见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mbophere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34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运用介入治疗,单纯灌注化疗6例,灌注加磺油栓塞16例加葡聚糖微球栓塞6例,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或葡聚糖微球栓塞6例,结果显示,微球栓塞疗效最佳。1年内复发27例(79.41%),另外复发于手术同侧叶者21例(61.76%),本组介入治疗后的1、2、3生存率分别为83.33%、46.30、33.34%;17例经CT或B超复查显示肿瘤缩小;12例AFP了性中8例治疗后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是将碘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置于肝癌供血动脉中以抑制肝癌肿瘤的生长,此外该治疗方法在影响肿瘤病灶动脉供血的同时可促使肿瘤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过程中分为载药微球以及空白微球动脉~([1])。本次研究为论证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越性,比较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空白微球栓塞治疗患者与20例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栓塞治疗工具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一种新的适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用的多柔比星明胶微球(DR-GM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氧化葡聚糖为交联剂,正交设计优化DR-GMs制备工艺,在交联度同为60%的情况下,对比戊二醛制备的明胶微球,比较两种微球的形态学、载药释药、活体内外降解特性.结果 粒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微球粒径均符合栓塞用,扫描电镜下氧化...  相似文献   

8.
对34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运用介入治疗,单纯灌注化疗6例,灌注加碘油栓塞16例,灌注加葡聚糖微球栓塞6例,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或(和)葡聚糖微球栓塞6例。结果显示,微球栓塞疗效最佳。1年内复发27例(79.41%),另外复发于手术同侧叶者21例(61.76%)。本组介入治疗后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46.30%、33.34%;17例经CT或B超复查显示肿瘤缩小;12例AFP阳性中8例治疗后下降,4例降至正常。介入治疗对肝癌切除后复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早期(术后2~4月)进行。  相似文献   

9.
显影固体栓塞剂含钡明胶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维新  高国栋  梁秦川 《医学争鸣》2001,22(19):1812-1814
目的 研制用于介入治疗的可显影固体栓塞材料含钡明胶微球 .方法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微球 ,以均匀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 ,对微球的外观、粒径、显影性、分散性、膨胀系数及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 微球分散性良好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 ,制备直径分布范围不同的微球 .微球中硫酸钡的含量为 (19± 3) % .微球在生理盐水中的膨胀系数约为 1.2 6 7.体外实验证实其在干燥及浸泡状态下 X-线显影性良好 .结论 微球的制备工艺成熟 ,制得的硫酸钡 -明胶微球分散性良好 ,硫酸钡含量较高 ,X-线下显影清晰 ,膨胀系数较大 ,可长时间显影 ,是一种较为理想、具有广泛临床用途的新型固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甲氨蝶呤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建英  陶正龙 《上海医学》1994,17(4):227-227
甲氨蝶呤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初步研究解放军第85医院涂建英,陶正龙,钱文桂,程永德有关应用各种携带不同化疗药物的微球来进行肝癌的化疗性栓塞治疗的方法已有报道。我院自1990年6月至1991年4月应用甲氨蝶呤明胶海绵微球(MTX-ms)治疗肝癌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在体内的药物释放特点。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局部组织及外周静脉血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动脉灌注法可以产生局部较高的血药浓度,但维持时间较短;使用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进行栓塞可以在较小的用药剂量上在局部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较高的血药浓度。结论:氟尿嘧啶明胶微球进行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及用药剂量,达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阿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阿霉素明胶微球(ADM-GMS)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霉素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各因素.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并对阿霉素明胶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69.154μm,87.32%的微球粒径分布在50~120μm.微球平均载药量为2.13%,包封率为42.62%.微球体外降解和释药特性满足要求,且37℃下性质稳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制得的阿霉素明胶微球有望成为临床用动脉栓塞术治疗癌症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13.
用结合~(131)碘和化疗药物的明胶微球(~(131)I-CA-GM)栓塞肝动脉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9例。术后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发现微球主要集中在肿瘤区,癌与肝的放射性强度比为4.1:1。1例术后死于异位栓塞,5例术后分别生存3、4、5、19、24个月,其余3例已分别生存7、8、12个月仍健在。作者认为~(131)I-CA-GM肝动脉灌注具有血流阻断、定向化疗和同位素内照射三重抗肿瘤作用,并有肿瘤区定向聚集,可在γ-照像或ECT下显影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治疗前途的栓塞剂。但对异位栓塞和合理剂量选择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比研究了大鼠肝动脉灌注阿霉素与明胶微球加阿霉素对肝脏药物吸收的*响。实验证明:直径60μm的微球选择性栓塞肝窦前小动脉,栓塞远端血管内血流缓慢或停滞,使肝细胞对药物的吸收时间相对延长,降解和排泄减慢,在局部产生区域性高浓度,同时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故认为,肝动脉灌注微球可明显增加同时应用化疗药的组织吸收,增强局部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立论依据】 我国肝癌发病率高,确诊时多为晚期,而且伴有严重的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迫切需要非手术治疗方法。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原发性肿瘤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TACE(transcathetera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肝癌提供了解剖学基础。肝癌的局部化疗使肝癌组织内药物浓度高出常规给药的10~30倍,全身副作用明显减少,疗效增加。如能与栓塞结合,使肝癌组织缺血,则两者之间有协同作用。因此,TACE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鉴于TACE疗法在现今临床的治疗比重逐步提升,栓塞化疗开始在肝癌治疗中普及,我们认为研发一款成本较为低廉、更宜被人体耐受且能自带显影功能的栓塞微球,能够在肝癌介入治疗的广泛普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设计思路】 利用水相油相互不相溶的原理,选取价格低廉的生物医学上常用的胶质明胶和卡拉胶,以油-水-油结构制备可显影复合栓塞微球,并通过原位家兔肝癌模型评价栓塞微球的疗效。 【实验内容】 (1)制备结构为油-水-油/水,对应功能为稳定隔水-塑型载药-显影的两种带有不同显影剂和不同复合水溶胶的三相栓塞微球;(2)体外测定栓塞微球的性能:包括载药率、溶胀率、显影强度、生物利用率以及体外释药曲线;(3)建立原位家兔肝癌模型;(4)进行栓塞微球TACE试验,观察家兔肿瘤变化及存活率,进行体内栓塞微球自然降解时间、释药曲线、家兔对微球排异反应强度等的测定,并根据动物试验情况对栓塞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微调整。 【材料】 明胶、卡拉胶、石蜡、乳化剂、交联剂、脱水剂、碘化物显影剂。 【可行性】 (1)前期实验基础:已成功研制出油-水-油相微球,并且进行了多次载药率、溶胀率的测定,并将微球直径筛分成0~200 μm、200~300 μm、300~450 μm、450~1 200 μm四组微球。(2)实验平台:纳米生物纳米材料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创新性】 本研究制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可显影复合栓塞微球,成本低廉、自备显影功能、为人体可降解材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在胎盘植入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1月~2010年12月,15例产后胎盘植入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年龄20~37岁,平均 27.3 岁?15例产妇均为经阴道生产,13例合并产后急性大出血,2例为持续少量阴道出血?15例均采用5F的Roberts子宫动脉导管(RUC导管)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均采用明胶海绵,1例患者联合使用海藻酸钠微球,15例中3例于栓塞前联合使用了氨甲喋呤(MTX)60 mg 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后根据阴道出血情况以及B超检查结果,于栓塞后7~10 d行清宫术?结果:15例患者共行16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RUC导管均能很好地超选择性进入双侧子宫动脉,均无异位栓塞发生?15例中,1例于栓塞后7 d娩出植入性胎盘,其余14例均配合了清宫手术,顺利清除植入性胎盘?其中有1例胎盘植入合并急性大出血的产妇,于栓塞后仍有持续的少量阴道出血,于栓塞后25 d行第2次双侧子宫动脉明胶海绵+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后,阴道出血停止?15例患者均保留了子宫获得痊愈,没有出现宫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在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并且可作为预防清宫手术中大出血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结果微球栓塞效果明显,阻塞于肝窦前小动脉,使侧支循环不易形成。微球可于局部缓释出顺铂并长期保持高浓度,栓塞和化疗同时发生作用,互相促进,增强效果,减少了全身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结论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廉,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史俊霞 《中外医疗》2011,30(8):87-87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消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止血。结果 1例3d后咯血复发,再次栓塞止血,其余42例1次栓塞成功,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是急症止血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对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作用。方法14例经CT、MR诊断的直径在6~11cm的巨大脑膜瘤患者,术前在局麻下行DSA检查证实为富血管脑膜瘤,明确供血动脉后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栓塞3~7d均行手术切除。结果微导管均达到脑膜瘤供血动脉,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粉末后,9例完全栓塞,肿瘤和肿瘤染色完全消失;5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14例栓塞后均顺利实施肿瘤手术切除,与既往未栓塞病例比较,行术前栓塞的病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容易分块切除,手术时间缩短。1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栓塞巨大脑膜瘤使肿瘤切除更为容易,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正交法筛选莪术油微球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法筛选出制备符合肝动脉栓塞要求的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微球粒径、分布、栽药量、包封率等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微球外观形态良好,粒径符舍肝动脉栓塞的要求,平均载药量为9.45%,包封率为32.34%,平均收率为85,19%,重现性良好。结论确立的莪术油微球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