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工商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采取整取的方式,在对工商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培训时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工商管理人员的SCL-90人际关系因子均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86,P〈0.01),总均分及其他各因子均分与后者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总均分(t=-2.30,P〈0.05)及躯体化(t=-2.16,P〈0.05)、强迫(t=-2.85,P〈0.05)、人际关系敏感(t=-3.22,P〈0.05)、恐怖(t=-2.10,P〈0.05)、偏执因子(t=-2.00,P〈0.05)均分明显高于男性。30~39岁年龄段组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F=5.63,P〈0.05)。结论工商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年龄有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0名健康者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在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分、阳性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几个方面。②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Ⅳ维度t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状况较差,且病前个性以情绪不稳多见,提示我们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需求、家庭负担及二者关系。方法:采用瑞士版Camberwell需求量表(CAN)和家庭负担量表(FBS)对278例患者需求及家庭负担进行调查。结果:CAN需求最多的5个条目分别为精神症状266例,社会生活200例,获得疾病及治疗信息187例,日常活动181例,心理问题174例。FBS平均负担分最多的3个因子分别为家庭关系(1.5±0.3),家庭日常活动(1.3±0.2)和经济负担(1.1±0.4)。CAN需求总分与FBS总分、家庭关系、家庭日常活动、经济负担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r=0.5246,0.6252,0.5135,0.4723,0.4412;P0.05)。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对临床和社会的需求仍然较多,这与患者家庭负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方法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对92例精神分裂症和56例双相障碍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种疾病的家庭负担状况。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FBS总分分别为(18.53±12.23、17.27±12.98),在FBS总分、各因子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疾病FBS各维度达中度及以上影响程度的家庭比例均较高,家庭经济、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及家庭关系维度均高于40%;心理健康维度均高于30%;躯体健康维度,精神分裂症为33.7%,双相障碍为28.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均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提示研究和发展以家庭需求为导向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有效地减轻照顾者的疾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铁路司乘人员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以748名司乘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采用自编量表对748名司乘人员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并与同单位1695名非司乘人员进行比较。结果司乘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成人常模低(P〈0.01),焦虑、强迫、恐惧、躯体化症状各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或P〈0.05);司乘人员在双肾与膀胱、肝功等方面的问题高于非司乘人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司乘人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尿液分析等方面较同系统人员为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铁路司乘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结论铁路司乘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模,应该受到关注,司乘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心理干预,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实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后测得分(除敌对和其他因子外)显著低于前测,强迫(t=3.88,P〈0.001)和人际敏感(t=3.69,P〈0.001)改善最明显。实验组在接受阅读疗法干预之后各因子分(除总均分及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外)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t=2.88,P〈0.01)和焦虑分(t=3.09,P〈0.01)变化最大。艺术生的恐怖、偏执、焦虑分在干预之后也均有所降低。结论阅读疗法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石河子大学1362名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以PSQI总分≥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的有335人(24.6%),男女分别为26.4%和22.8%(P〈0.05);睡眠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65.9%),主观睡眠质量(24.8%),入睡时间(29.9%);②PSQI总均分男女生分别为6.05±2.82和5.76±2.47,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在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③睡眠质量差的组在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得分均明显高于睡眠质量良和睡眠质量一般的两组(P〈0.01);④PSQI各成份分及总分与SCL-90各因子均分及总均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高度相关,因此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除强迫、偏执外t=2.08~7.59,P〈0.05或0.01);SAS、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6.51和5.89,P〈0.01),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心理干预后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部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36人及健康对照组32人进行测查。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总分、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311~2.800,P均0.05)。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t=-2.493,-3.705;P均0.05);②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819,-2.918,-3.547,-3.863;P均0.01);③全体研究对象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与PSSS的4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r=-0.292~-0.458,P均0.05)。患者组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与PSSS的4个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除朋友支持与SCL-90总分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它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0~-0.501,P均0.05)。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仍然较差,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物质依赖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家庭负担及其差异。方法: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评估65例物质依赖者及64例精神分裂症者的主要照料者的家庭负担量。结果:物质依赖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总分达到中等及以上程度负担的比例分别为61.45%、57.81%,总分分别为27.06±10.19、25.09±11.36分,两组家庭总负担相当。物质依赖组主要照料者的躯体健康较精神分裂症组差(P=0.000),物质依赖组主要照料者与患者的关系为夫妻比关系为父母总负担重(P=0.007),精神分裂症组照料者居住在农村比居住地为城市经济负担重、总负担重(P=0.004、0.030)。结论:物质依赖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疾病家庭负担均重,应为患者的主要照料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以便减轻疾病家庭负担,降低患者的复发/复吸。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干预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社区 10 4例干预组家庭进行综合式干预 2年后与 10 9例对照组家庭之照料者采用社区用修订版生活质量(QOL)问卷 ( 4 1项 )评定 ,同时进行患者社会功能 (DAS)、症状学 (PANSS) ,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结果 :干预组的家属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信心与家庭关系两项因子分优于对照组 (P <0 0 1)。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u =2 0 6P <0 0 5 )。QOL总分、主客观因子分的高低与PANSS ,DAS ,SAS等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综合式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属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血液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利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病人的社会支持及主要照顾者SAS评分、SDS评分等作为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病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SAS评分与年龄,支持利用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SDS评分与支持利用,主观支持负相关,与照顾者SAS评分正相关。结论血液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特点。方法 对31例截肢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评。同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1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截肢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症状,其心身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现在SCL—90中的总分和部分因子分、SDS、SAS、HAMA、HAMD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SS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截肢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及良好的家庭照顾和社会支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负担及家属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与患者自知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家属的基本情况、家庭负担(FB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患者的自知力的平均得分3.86,分为高自知力水平组(ITAQ3)71例和低自知力水平组(ITAQ≤3)44例,比较高低自知力治疗态度水平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家庭负担得分有95%的阳性率;低自知力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在总分、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高于高自知力患者组家庭负担得分(t=3.798,3.873,2.913,2.11,2.155;P0.05);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得分上,低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高于高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t=2.378,2.425,2.737;P0.05)。结论:自知力作为病情因素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23名血液透析患者,117名家属及100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杀意向量表(SSI),SF-36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主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S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在SF-36中,患者组的生理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得分亦高于对照组(P0.01)。家属组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障碍明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费服药对农村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的作用。方法通过现况调查并结合回顾性研究,对平谷区享受免费治疗政策的996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免费前后各1年的调查,填写自制测查表及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家庭负担量表(FBS)、疾病负担评定表。结果免费治疗1年后,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医疗成本较前有显著性差异(t=-2.309,3.361;P0.05);家庭负担量表总分及经济负担较前有极显著差异(t=3.719,6.117;P0.001);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较前有显著差异(t=2.351,3.309,2.163,2.085;P均0.05)。结论免费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减轻了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共采集464名符合特定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运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家庭照顾负担访谈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考察这些相关因素对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作用。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①照顾负担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最大,共解释71.8%的方差变异,其中直接效应为40.8%;②神经质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为24.3%,是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中介因素。③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好(χ2=693.400,df=437,χ2/df=1.587,RMSEA=0.041,GFI=0.915,CFI=0.958,NFI=0.923,IFI=0.964),且较为简洁适用于变量间关系的解释。结论:照顾负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巨大,神经质人格特征在影响因素模型中的中介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5名眼科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结果: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男性患者MCMQ回避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已婚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均高于未婚者(P0.05);术前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应对方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焦虑、回避和屈服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1);年龄与面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受教育年限与SDS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眼科患者不论术前术后均有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和不良的应对方式;不同人口学背景的患者其情绪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哈尔滨某三甲医院的498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轻度以上焦虑发生率为38.9%,患者焦虑与收入水平(t=-2.102,P0.05)、心理弹性坚韧(t=3.627,P0.01)与自强(t=-5.139,P0.01)维度、家庭亲密度(t=-3.742,P0.01)的影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焦虑发生率普遍偏高,高收入的患者不容易焦虑,提高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可减轻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