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亚低温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钙离子结合相关蛋白1(CIB1)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4)、常温组(n=24)和假损伤组(n=6).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大鼠经液压侧方打击制作TBI模型,亚低温组大鼠建模后给予亚低温干预(32℃,4h).于TBI后4、6、12、24 h时(假损伤组为伤后24 h)分批(n=6)处死动物,取损伤侧海马CA1区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I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大鼠TBI后各时点损伤侧海马CA1区组织中CI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损伤组(P<0.05),分别在伤后4h和6h上调达最高水平;亚低温组CIB1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程度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 亚低温干预对TBI大鼠海马组织CI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低温在外伤致脑组织炎症反应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液压冲击法建立实验动物脑创伤模型,分创伤组和亚低温治疗组两组,亚低温治疗组动物接受冰袋全身降温处理;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创伤组脑组织COX-2 mRNA、蛋白表达水平于伤后早期明显升高,第3天达高峰,此后逐渐降低,其反应产物PGE2出现相同变化趋势。亚低温治疗组脑组织COX-2 mRNA、蛋白表达,及其产物PGE2水平与创伤组伤后同时期比较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可明显降低外伤后脑组织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地塞米松对脑创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的机制,旨在为临床脑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改进Feeney’s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ex)。Dex组于TBI后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1),2次/d。TBI组和Dex组再按时间顺序分为6h、12h、24h,3d和5d共五个时相组,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BI脑组织含水量从术后6h开始上升(79.49±0.45)%,依次增高,到24h达到最大值(81.61±0.68)%;3d时为(80.88±0.93)%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于伤后5d(80.08±0.85)%有所下降。TBI组AQP4mRNA表达变化与脑含水量和AQP4蛋白表达趋势一致;TBI组AQP4表达从伤后6h时(0.18±0.01)开始升高,到24 h达到最大值(0.18±0.01),并持续至3d时为(0.20±0.01),5d时为(0.19±0.01),仍较高;虽然TBI组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变化情况与DEX组趋势一致,但在同一时间点上,DEX组脑组织肿胀及AQP4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程度明显低于TBI组。两组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蕨麻(Pa)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组(I组)、缺血再灌注1 h组(R1h组)、缺血再灌注2 h组(R2h组)、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1 h组(Pa+R1h组)及Pa正丁醇提取物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2 h组(Pa+R2h组)。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CG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组、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I组比较,R1h组、R2h组血清ET-1水平升高(P<0.05),血清CGRP水平、脑组织CG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a+R1h组较I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水平下降(P<0.05);Pa+R2h组较I组的血清ET-1水平升高、脑组织CGRP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P<0.05)。与R1h组、R2h组比较,Pa+R1h组和Pa+R2h组血清ET-1水平下降,血清CGRP、脑CGR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1表达上调,CGRP表达下降,Pa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ET-1、上调CG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分为脑出血(ICH)常温组和亚低温组(ICH H),亚低温组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仪实施亚低温治疗4h,维持脑温在(33±0.5)℃,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开始表达,48h达高峰,脑出血(ICH)常温组和亚低温组(ICH H)之间TNF-α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TNF-α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抑制血肿周围TNF-α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毒鼠强(TET)中毒大鼠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GSH预处理组,毒鼠强灌胃制备染毒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变化情况,并检测脑组织中GABA表达水平。结果:GSH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中毒症状缓解、大鼠病死率降低,脑组织GABA水平增加。结论:GSH对TET中毒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TBI)后NaV1.6的mRNA和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对成年SD大鼠实施脑液压伤,分别在伤后2、12、24和72 h处死大鼠,取伤侧海马行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aV1.6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脑液压伤后2 h,NaV1.6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伤后12 h达最高水平;NaV1.6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并持续至伤后72 h(P<0.01).结论 TBI可导致NaV1.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这可能是TBI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通道功能异常及其诱发兴奋性毒性作用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侧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海马MBP mRNA的早期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液压冲击脑损伤组(n=6),亚低温组(n=6).建立侧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模型,3h后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海马MBP mRNA变化.结果 侧方液压打击脑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MBP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亚低温组与侧方液压打击脑损伤组比较,MBP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可能通过增加MBP的表达减轻髓鞘降解及脱髓鞘作用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对大鼠颅脑创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 TBI 后继发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气体冲击致大鼠重度脑创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脑损伤组和脑损伤十地塞米松治疗组各20只,每组又分为6 h组、24 h组、72 h组、120 h组,每组各5只;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 NF-κB 水平.结果 脑组织中 NF-κB表达在大鼠TBI后 6 h即显著升高(P<0.05),伤后24 h达到峰值(P<0.01),之后有所回降,但仍持续维持较高水平至120 h(P<0.05);TBI大鼠经地塞米松治疗后,脑组织中NF-κB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TBI大鼠脑组织中NF-κB的表达,减轻紊乱的炎性细胞因子所致的继发性损伤,起到治疗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脑疏宁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机理.方法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脑组织MMP-9表达.结果模型组创伤后24h BBB破坏,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病灶区MMP-9蛋白表达增高,脑疏宁组BBB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及MMP-9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MMP-9表达增高,促使BBB破坏,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中药脑疏宁可以保护BBB,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其作用可能与抑制MMP-9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fos、Bcl-2表达的影响,为低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的脑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A:常温(37℃) 组、B:亚低温(32℃)组和C:低温(28℃)组,每组20只动物.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在术后6h、12h、24h、48h 和72h随机挑选4只大鼠,迅速开胸暴露心脏,经左心室用生理盐水300ml,4%多聚甲醛(4℃,pH7.4)300ml灌注1h,快速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fos和Bcl-2表达.结果 随时间变化B、C组C-fos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B、C组Bcl-2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os的表达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τ=-0.410(P<0.01).结论 不同程度的低温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但当缺血时间相同时,亚低温对脑组织的保护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熊翱  金戈  李利锋  吴双  熊仁平  鲁宏 《重庆医学》2018,(14):1850-1852
目的 观察脑创伤早期的脑含水量、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其磷酸化水平,探讨脑创伤和磷酸化CREB(p-CREB)水平的改变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5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创伤性脑损伤(TBI)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和前期实验参数建立TBI大鼠模型,Western blot观察创伤后12h脑海马组织CREB和p-CREB表达、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大鼠TBI后12 h脑组织含水量,与正常组和对照组相比,TBI组升高明显(P<0.01).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TBI组大鼠TBI后12h海马CREB和p-CREB蛋白的表达量降低明显;潜伏期增加,2 min内寻求正确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脑水肿明显,CREB和p-CREB水平降低,可能是使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亚低温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作心肺复苏模型,SD大鼠
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体温)、34 ℃低温组、32 ℃低温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在CPR后置于室温25 ℃下常规治疗;34 ℃低
温组(34+/-0.2 ℃)和32 ℃低温组(32+/-0.2 ℃)在CPR 0.5 h后分别给予亚低温治疗。各组大鼠均于CPR后12 h取脑组织,免疫
组化法测定大脑皮层caspase-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Bcl-2、Bax表达,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常温
组相比,低温组神经元caspase-3 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其中32 ℃低温组caspase-3 表达减弱更加明显(P<0.05);低温组
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32 ℃低温组的Bcl-2蛋白表达比34 ℃低温组表达更强;3组大鼠神经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无明
显差异。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细胞凋亡减轻脑损伤,32 ℃亚低温治
疗比34 ℃更能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TBI组)和TBI+单核细胞移植治疗组。建立自由落体TBI大鼠脑损伤模型,取骨髓分离纯化单个核细胞(5×106/mL),经颈动脉注射移植(单核细胞移植治疗组大鼠每只注射1mL)。各组动物分别于TBI后第1、3、7、1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TBI后7d取损伤处脑组织行RT-PCR检测BDNF mRNA表达,TBI后10d取损伤处脑组织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BDNF mRNA和蛋白的细胞定位,计数BDNF阳性细胞数量变化。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明显减少TBI大鼠NSS评分,与TB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主要分布于皮质神经元,移植组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改善TBI大鼠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BDNF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及血管新生的影响,分析其改善脑出血大鼠动物行为学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亚低温组,40只/组。脑出血组、亚低温组:采用立体定向注射自体血的方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亚低温组建模成功后15 min给予亚低温(30~32 ℃)干预8 h后复温(37~38 ℃),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体温控制37~38 ℃。治疗2、4、7、14及21 d,采用Longa评分法、平衡木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评估大鼠动物行为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兔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结果 治疗2、4、7、14、21 d,脑 出血组、亚低温组脑出血大鼠动物行为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脑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脑组织HIF1-α mRNA、VEGF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组脑出血大鼠动物行为学评分低于脑出血组(P<0.05),脑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低于脑出血组(P<0.01),脑组织HIF1-α mRNA、VEGF mRNA表达高于脑出血组(P<0.05,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脑出血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可能与拮抗脑组织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07-70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每组10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30 min组比较,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再灌注2 h组显著高于再灌注1 h组(P<0.05);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较再灌注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T-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表达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可下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作TB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吡格列酮,并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7 d后收集脑组织,采用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PAR-γ mRNA、TNF-α及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PPAR-γ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TNF-α、IL-1β蛋白及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而应用吡格列酮治疗进一步增加了大鼠脑组织PPAR-γ的表达,并有效抑制TNF-α及IL-1β的上调表达(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蛋白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将16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每组56只;各组组内又随机分为7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及7 d组,每亚组8只;HIBD组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UCH-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UCH-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与手术组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大鼠各时间点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血清UCH-L1蛋白在6 h时检测水平明显升高,48 h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且脑组织损伤越严重,血清UCH-L1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结论:UCH-L1蛋白血清表达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表现一致,可作为检测指标应用于评估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蕨麻正丁醇(Pa)对急性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24 h组(I24h)、缺血再灌注24 h组(R24h组)、缺血再灌注48 h组(R48h组)、给予Pa提取物预处理+缺血再灌注24 h组(Pa+R24h组)和Pa提取物预处理+缺血再灌注48 h组(Pa+R48h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24h组、R24h组和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I24h组比较,R24h组、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R24h组和Pa+R48h组大鼠血清ET-1水平、卵巢组织中ET-1 mRNA和蛋白表达与R24h组、R48h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在大鼠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上调,Pa提取物进行干预可降低E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阻断ERK通路激活对SD大鼠脑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及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在颅骨上做一直径约为4 mm的骨窗,不作脑创伤;脑创伤组:制作改进式Feeney’s创伤性脑损伤模型;ERK抑制组:脑创伤前15 min股静脉注射ERK抑制剂(SCH772984,500 μg/kg),每组30只/组大鼠。制作改进式Feeney’s 脑创伤模型后,分别在脑创伤后2 h、2 d时断头取脑,Evans Blue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ERK磷酸化的水平及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脑创伤组大鼠脑组织中ERK的磷酸化水平在伤后2 h和2 d均出现明显上升(P<0.01),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脑创伤后2 d时表达也出现显著增高(均P<0.01);与脑创伤组比较,ERK抑制组大鼠脑组织中ERK的磷酸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1),MMP-9 mRNA和蛋白在伤后2 d的过表达水平也较脑创伤组出现明显降低(均P<0.01);(2)脑创伤组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对照组在伤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ERK抑制组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则较脑创伤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脑创伤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在伤后在2 d时出现显著增加(P<0.01),ERK抑制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则较脑创伤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阻断ERK通路过度的活化可显著降低大鼠脑创伤后MMP-9高表达,减轻大鼠血脑屏障破坏及创伤性脑水肿,提示ERK信号通路在脑创伤后的过度活化可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在创伤性脑水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