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相应支配区域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成簇皮肤疱疹,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1]。  相似文献   

2.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于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ricell zoster virus, VZV)之后,病毒潜伏于神经系统,当病毒再次被激活,便会对神经造成损伤,并引起强烈痛感的皮疹~([1]),若早期干预不及时,可出现带状疱疹性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 ZRN)。ZRN是指带状疱疹病人在出疱疹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感染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尚未明确的致病机制让PHN治疗效果欠佳,缺乏有效模拟PHN的动物模型更让PHN发病机制的研究止步不前。本文主要综述目前PHN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由VZV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诱导的PHN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疼痛行为学表现。旨在比较现有PHN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阐明PHN致病机制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同时也为PHN动物模型的选择和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侵犯神经节及皮肤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理想药物,仅认为及时应用伐昔洛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在机体内被激活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疼痛,其发病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受累区的神经节和感觉末梢神经,使受累区的神经轴突外露而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躯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皮肤科门诊和疼痛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1.4‰~4.8‰之间。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带状疱疹急性期约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超敏的治疗更加困难。我院应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表现为神经-皮肤共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后,复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r-zoster virus, VZV)对神经和皮肤的侵害所致。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1])。PHN病因、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目前仍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病毒破坏多种神经纤维,皮疹消褪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 再次激活所致,主要症状为病人皮肤出现沿神经分布的成簇状疱疹及相应皮损区疼痛等.此外,因为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如发生在面神经分布区可出现亨特综合征,累及眼神经可能出...  相似文献   

10.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常伴明显的神经痛~([1])。NSE可以作为评价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当神经元细胞受到损伤时,血清中的NSE水平普遍升高~([2,3])。有文献~([4~6])报道在HZ病人血清中,多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夹脊电针配合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而引起的以皮肤疼痛和疱疹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疼痛和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影响饮食和睡眠。笔者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并设立西药对照组对比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抗病毒药物、镇痛剂、神经阻滞以及物理治疗等,其目的在于减轻疼痛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产生。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措施对疼痛的缓解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国内外众多医师不断地寻求其他减轻急性带状疱疹痛和预防PHN的方法,目前维生素C已被应用于带状疱疹痛的辅助治疗中,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际上关于静脉应用维生素C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痛的研究,对静脉给予维生素C减轻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属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所累及的神经造成的不可修复性的损害[2],随着年龄增加PHN的发病率增高,6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接近50%[3],此类病人由于长期遭  相似文献   

14.
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初次感染人体引起水痘,再次感染后将体内的病毒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HZ),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疱疹病变,同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目前对带状病毒的治疗主要采取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但部分患者即使皮损消退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痛(PHN),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带状疱疹神经痛主要是由于病毒侵犯  相似文献   

15.
王慧  徐敏  贾丽丽 《全科护理》2011,(29):2722-2723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而感染又是患儿肾病综合征复发和死亡的主要诱因。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病因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临床表现以同时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点。肾病综合征患儿感染VZV后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李琴  裴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2):1339-134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1]。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蜘蛛疮"等,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疼痛以年老体弱者为甚,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  相似文献   

17.
杨玲艳 《临床荟萃》2013,28(1):92-9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发生后,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残留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疼痛。是HZ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并发症,30%~50%的HZ患者可出现顽固性后遗痛[1]。有学者将PHN定义为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连续  相似文献   

18.
Dworkin和Portenoy[1]在1996年提出将带状疱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其中病程1~3月的亚急性期以及病程超过3月的慢性期,合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常见类型,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有65%~75%的中老年带状疱疹病人会发展为PHN[2]。PHN具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等特点,多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程度剧烈而持久[1]。长期疼痛的病人常伴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19.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5):427-430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1]。但患者移植后面临着潜伏的既往感染的病毒再激活或新发感染的风险。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ɑ-疱疹病毒, 是人类特有的嗜神经病毒, 原发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细胞中, 免疫功能下降、疾病等因素可再激活VZV, 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眼部病变、脊髓炎、脑膜炎、脑炎、血管病变等并发症[2]。为了解儿童HSCT后VZV感染的发病情况, 我们回顾性分析18例HSCT后发生VZ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诊疗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 related neuralgia,ZRN)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高ZRN临床疗效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