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种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劳国琴  王佳良  吴勇 《医药导报》2012,31(4):435-437
目的 对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等4种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成本 效果分析,找出最佳方案. 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0例,分成4组. LAM组79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po,qd;ADV组63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po,qd;ETV组83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po,qd;LdT组55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po,qd. 4组均连续用药48周.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4种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 结果 治疗48周后,4种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9.37%,36.51%,80.72%,67.27%. 成本-效果值分别为103.98,185.51,159.37,118.66,△C/△E分别为-127.47,246.58,159.15. 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本-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与换用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CHB患者52例分为两组,31例接受ADV(10mg/d)联合LAM(100mg/d)治疗(ADV联合组),21例给予ETV(1mg/d)治疗(ETV组),治疗至72周,观察24、48、72周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载量、血清学标志及病毒学突破情况。结果①ADV联合组和ETV组治疗24周时的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61.3%和57.1%,治疗48周时分别为74.2%和66.7%,治疗72周时分别为80.6%和76.2%。两组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72周时两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是71.0%和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48周时,ADV联合组和ETV组的血清HBV DNA较基线下降的平均水平相似(分别为-2.0、-2.1,-2.4、-2.3log10copies/mL),治疗72周时,ADV联合组的HBV DNA下降更加明显(-4.4、-2.4log10copies/mL,P<0.05)。治疗72周时两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③治疗72周时两组有5例HBeAg阴转,其中2例HBeAg血清转换,3例HBeAb阴性。两组的血清学转换率均较低。结论在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中,ADV联合组和ETV组治疗72周,两组生化学应答及24、48周的抗病毒效果相似,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至72周,ADV联合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ETV组,且ADV联合组治疗的患者病毒学突破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黄成军  程书权 《医药导报》2013,32(12):1604-160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运用替比夫定(LdT)初治失败耐药后的后续挽救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LdT初治耐药的CHB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22例,B组22例,C组2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LdT联合ADV、恩替卡韦(ETV)联合ADV,进行后续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变化、HBV转阴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结果 A、B、C组治疗12,24,48周后HBV-DNA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C组的HBV-DNA水平较A、B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对LdT初治耐药的CHB患者给予LAM+ADV、LdT+ADV、ETV+ADV三种救援方案挽救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而ETV+ADV可使HBV-DNA和ALT下降更快,并可获得更佳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拉米夫定(LAM)初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CHB的患者,共212例,将其随机分为ETV组(n=102,4例中途退出)和LAM组(n=105,1例中途退出)。ETV组患者口服ETV,0.5 mg/d,LAM组患者口服LAM,100 mg/d,疗程均为48周。比较治疗期间两种药物对HBV DNA载量、ALT复常和HBeAg转阴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ETV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82.4%vs 44.8%)和ALT复常率(86.3% vs 73.3%)均高于LAM组(P<0.05)。ETV组患者的病毒学突破率(1.0%vs 17.1%)和耐药突变率(0% vs 15.2%)均低于LAM组(P<0.01)。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AM相比,ETV能更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减少耐药发生率,且安全性与LAM相当,是初次治疗CHB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3在干扰素α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HBV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予以普通干扰素α治疗,根据治疗24周时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进行分组.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50例慢乙肝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3的mRNA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24周,ALT复常组SOCS-1表达较治疗前升高[(0.718±0.031)、(0.258 ±0.014)] (P <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58±0.032)、(0.707±0.088)](P<0.05),而ALT未复常组SOCS-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学应答组SOCS-1较治疗前升高[(0.661 ±0.018)、(0.258±0.014)] (P<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44±0.023)、(0.715±0.048)](P<0.05),而病毒学未应答组的SOCS-1、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后单个核细胞SOCS-1 mRNA表达上调,SOCS-3 mRNA下调,可能参与了干扰素抗乙肝病毒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患者HBeAg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市传染病医院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9例肝衰竭患者确诊时的相关资料,分析2组患者HBV-DNA含量的变化、HBeAg阳性和阴性的比例,以及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HBV-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衰竭组HBeAg阴性患者所占比例较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且HBeAg阴性组HBV-DNA水平较阳性组低;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肝衰竭组HBV-DNA水平较低,HBeAg阳性和阴性的肝衰竭患者HBV-DNA水平均低于相应的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慢性与不同分期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HBeAg阴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组患者的HBV-DNA水平低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晚期组,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中、晚期患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的不同表达在肝衰竭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演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影响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Child-Pugsh评分系统对预测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预后的价值.方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Child-Push、MELD-Na及MELD评分系统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ROC曲线评估Child-Push,MELD,MELD-Na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能力,显示Child-PUsh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显著高于MELD(Auc为0.664)和MELD-Na(AUC为0.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各自的临界值(cut-off值)分别是10.5、24.8、26.4.对于不同肝衰竭分型3种评分系统的比较发现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3种评分系统的预测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慢性肝衰竭的Child-Push评分系统的预测性更高.结论:Child-Push、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对于肝衰竭的诊断均有较好的预测性,Child-PIlsh评分系统对肝衰竭预后判断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72周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7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72周。主要观察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国产恩替卡韦组治疗12、24、48、72周时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4.61%、88.46%、92.30%、96.15%和26.67%、44.44%、64.44%、68.88%,P值均小于0.05);ETV组生化学应答率与ADV组相比较也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国产恩替卡韦不良反应率少于国产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恩替卡韦对慢性CHC患者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亚萍  张俊林 《安徽医药》2014,18(1):152-154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乳酸水平变化及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乳酸并计算MELD评分.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分别采用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血乳酸和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着MELD评分的增加,血乳酸浓度逐渐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血乳酸值稍高于治疗前,但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MELD评分上也无明显改善(P〉0.05);个例初步分析以乳酸水平轻度升高为多,但无乳酸中毒.结论 MELD评分与血乳酸具有良好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于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严重肝病患者以血乳酸轻度升高为主,临床上应权衡利弊选择使用并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20名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用LAM(100 mg/d),B组单用ADV(10 mg/d),C组单用ETV(O.5 mg/d)治疗,观察患者3,6,9及12个月时血清生化指标及病毒载量变化。结果经过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各组HBV DNA载量在3,6,9和12个月后均有大幅度下降,ETV组患者HBV DNA载量下降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LAM组和ADV组。结论 ETV更适合于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分析其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2年10月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9例,在其抗病毒治疗48周前后进行肝穿刺活检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完全应答组无论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P<0.01),部分应答组炎症程度得到改善(P<0.05),纤维化程度则无明显改变(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前后相比,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无论予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完全应答均可明显改善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MxA mRNA检测水平对干扰素α(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60例,基线时收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IFN-α刺激6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经逆转录为cDNA,进行qRT-PCR检测MxA mRNA.结果 应答组ALT及HBVM指标变化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P<0.01);应答组MxA mRNA测量值显著高于无应答组(P<0.01),该方法判断治疗应答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78.95%.结论 对慢乙肝患者在采用干扰素α抗病毒前检测MxA mRNA能够预测IFN-α抗病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年龄≥60岁患者为老年组,32例年龄<60岁患者为中青年组.均给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记录2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 老年组达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者分别占93.75% (15/16)、100.00% (16/16)、50.00% (8/16),中青年组达RVR、EVR、SVR者分别占90.63% (29/32)、100.00% (32/32)、78.13% (25/32),2组达SVR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发生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93.75% (15/16)比59.38%(19/32),87.50% (14/16)比53.13% (17/32),56.25% (9/16)比21.88% (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生化学应答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患者和使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达到SVR者明显多于老年患者和使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78.12% (25/32)比50.00%(8/16),80.00%(28/35)比38.46%(5/13)] (P <0.05).结论 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SVR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年龄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4周的临床疗效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共纳入80例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治疗,每3~6个月进行HBV DNA、ALT、TBIL、INR及HBeAg检测,判断疗效。结果在治疗52周和104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分别是54.2%和62.5%,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16.0%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迅速抑制HBV复制,HBeAg血清学转阴率和转换率高,能阻断病情发展,适合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不完全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胸腺肽α1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6个月不完全应答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加药组和单药组,加药组24例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单药组21例继续用单药治疗,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及完全应答率.结果 加药组加用胸腺肽α1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高于单药组[89.47% (17/19)比44.44% (8/18),87.50%(21/24)比42.86% (9/21),76.47% (13/17)比40.00% (6/15)],加药组完全应答率也高于单药组[70.83%(17/24)比28.57% (6/2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用胸腺肽α1治疗对阿德福韦酯不完全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继续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联合组60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TV组60例,单纯行恩替卡韦治疗;派罗欣组60例,单纯行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3%,派罗欣组为60.0%,ETV组为61.7%,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ETV组、派罗欣组(P<0.05),而ETV组、派罗欣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者HBeAg血清学应答显著优于ETV组(P<0.05);联合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均优于派罗欣组(P>0.05);ETV组患者病毒学和化学应答以及HBeAg血清学应答与派罗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TDF)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与谷丙转氨酶(ALT)]、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及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BIL(70.4±22.6)μmol/L、ALT(64.5±34.5)U/L低于对照组的(114.7±31.6)μmol/L、(127.6±54.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MELD评分(9.8±1.4)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性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均可改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抑制肝炎病毒复制,联合应用对于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患者肝功能评分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和存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lb、PTA水平升高,TBiL、AS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好转率、存活率分别为54.3%、60.9%,高于对照组的39.1%、37.0%(P〈0.05)。结论常规内科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同时联合抗病毒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 联合治疗对拉米夫定(LAM)与ADV双重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 方法 22例对LAM与ADV双重耐药的CHB患者中,14例行肝脏穿刺病检为G1-3S1-3,直接改用ETV(0.5 mg)联合ADV(10 mg)治疗;8例行肝脏穿刺病检为G1S0,停药观察,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弹后再改用上述联合治疗. 以HBV-DNA定量、乙肝血清免疫学指标及肝功能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6和12个月内的抗病毒疗效. 结果14例直接更换药物者中,6个月内完全应答者4例,不完全应答者8例,无应答2例;12个月内完全应答者6例,不完全应答者7例,无应答者1例. 8例停药后ALT反弹再治疗者中,3例3个月内完全应答,2例6个月内完全应答,12个月内全部达到完全应答 . 结论 对LAM与ADV双重耐药的CHB患者,采用ETV联合ADV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曾文权  陶晨  杜建霞  李芳  艾教  盖晓东 《江苏医药》2012,38(11):1336-1337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对照组93例,均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治疗组加服复方甘草酸苷75 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48周.观察治疗前后ALT、HBV DNA定量、肝脏影像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ALT复常率(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65.59%),HBV DNA转阴率(65.96%)显著高于对照组(38.71%),影像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取得更好的生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和影像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