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短文阅读中迅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在写作实践中巧妙布局谋篇,凸现中心,这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我想让学生认识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句子,掌握它们的作用,或许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大阅读侧重考察学生筛选信息、提炼概括、分析综合、理清思路、鉴赏评价、准确把握作者意图等能力,这些能力层级逐步提升,所以在阅读训练中首先要分点训练,让学生明白每个考点的答题方法,忌囫囵吞枣,综合训练。一、读得透彻1.筛选信息。任何文章都是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蕴涵在文章语言中,学生能透过浮华的表象,把握表现作者思想的句子,就拎出了文章的精髓。如引导学生画出每段中心句、过渡句、承上启下句、含义深刻句、比喻句等,抓住了这些句子就拎出了文章的纲,做到提纲挈领,思路清晰。其中,筛选信息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  相似文献   

3.
缩句,就是缩简句子里的附加成分,保留基本成分,则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如果学生善于缩句,在阅读时就能理清句子的结构,准确地理解句子的主要内容;在写作时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把话写得简洁。缩句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主次。现行的统编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编排了如下几种形式的缩句练习。第一种形式:照样子,缩写下面的句子。例:蓝蓝的天上飘着五颜六色的降落伞。天上飘着降落伞。  相似文献   

4.
批注式阅读作为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达到深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批注,要做到在关键词处批注,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在关键句处批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修辞句处批注,体会独特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细读 细读是指仔细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行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时先要简略浏览全文,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确定重点阅读的部分。然后详细地分段阅读.阅读时要注意细节.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时,要求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大意。对阐述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些段落.要进行梳理归纳、逻辑推断,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甚至进行分析语言特点等,以掌握语篇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弄清文章体裁,准确把握文章中心。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真正理解句段。其次,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理解文章全貌,准确领会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7.
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汉语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一般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是语言的表层结构,在教学中容易发现和操作。其中,段落间的衔接在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中抓住段落衔接的标志性词语,可以紧跟作者思路.快速理清文章层次,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有助于进行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8.
文章中的自然段按照其主旨的显隐程度,可以分为中心句段、论题句段和隐中心句段三种类型。在各种各样的中心句段中,段首出现中心句的情况比较多见,我们一般把这样的中心句段称为段首中心句段。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科普说明文,就大量存在着段首中心句段。这种句段的一般结构为:首句是中心句,后续句子是中心句的展开部分。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把握段首中心句与后续展开部分句子的内在联系,就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读写能力。分析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中出现的段首中心  相似文献   

9.
高级阶段埃及学生的写作偏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特点,大致可从微观方面及宏观方面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微观方面指的是句子内部及句际的写作偏误,宏观方面则是指文章整体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对汉语学习者写作偏误的分析,必定能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的学生畏惧写作,在写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试图从强化词汇与句子的背诵默写,模仿范文训练,积累好词、好句、谚语,理清文章思路等方面入手,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入,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点讲解】现代文阅读考查哪些能力呢?1.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那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运用修辞、蕴涵情感的词语、短语、句子、段落和文章。2.概括能力。能根据文本零散的和潜在的信息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身份地位等;能根据文段的描写概括景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情感;能根据文章的叙述概括事件产生的原因、发展变化过程和结果;能根据文章或显或隐的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分析能力。能分析文章的组材方式、行文思路和层次结构安排的作用;能分析文章运用的各种写作手法以及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阅读训练教学中,切实做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后进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这远比单纯让他们记一个现成的结论所产生的效果要理想得多,对此,我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后进生理解型语文阅读训练,其主要做法是:找中心句。通常,作者用中心句来表达段落或文章的主旨,体现文章的方向,对内容有指导和限定作用,它依靠其它句子体现、展开确定,常有诠释、举例、分析三种。在教学中我将其结构分为演泽性和归纳性两种,并作出如下提示:前者是用一般原理阐明特殊事实,其中心句一般在开头,如《理想的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对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阅读真题Text 4进行个案分析,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旨在为考生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技巧,帮助考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并完成阅读题目。  相似文献   

15.
李国芸 《课外阅读》2010,(9):122-123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义性,读者通过阅读使文本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达致文学作品的实现,可以说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创作了作品。那么作为读者如何贴近作者的心灵而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和谐完美呢?“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宋人陈师道如是说,我认为必须先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6.
对中学生课堂阅读的引导,可简化为四个程序:阅读-理解-争鸣与鉴赏-顿悟与创新。老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要能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即要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讲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 第二层,要理解作者对文章事件所持的态度,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的感情。要把握这些,学生应该首先弄懂文章的重点词语、重点段落。对重点词,主要是判断这些词的感情色彩,从而理解作者的态度;对重点句子(中心句)弄懂,能帮助我们理解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出现在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不仅需要直接 经验,而且需要大量的、 丰富的间接经验。阅读的 过程是吸收间接经验、积 累语言和形成语言的过 程。阅读名作,可以让学 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生活、 表现生活的,能弥补学生直接 经验的不足。教师在阅读教学 中,应指导学生将富有表现力 的词语,如描写人物神态、动 作、语言的词语,描写山川河 流、自然百态的词语……以及 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抄写下 来;将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排 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摘录下 来;将富有哲理的段落积累下 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作者…  相似文献   

18.
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能提示文段大意、文章中心和主旨,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思想和情感倾向,我们常常把这些句子称为关键句,比如: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的点翘句;承上启下,自然衔接的过渡句;点明中心,亮出主旨的中心句等等。这些关键旬,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1.选择感情强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反复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20.
一、掌握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1.从文章整体入手,理清行文脉络。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其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的"形",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神"与"情"。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长城》,作者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