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分析纯CaCO3,Al2O3和Na2CO3为原料,在1100~1250℃合成了Na4Ca3(AlO2)10,研究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及溶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浓度对Na4Ca3(AlO2)10浸出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1200℃烧结30 min,可以合成纯度高于90%的Na4Ca3(AlO2)10. 当碳酸钠浓度为80 g/L、氢氧化钠浓度18 g/L时,Na4Ca3(AlO2)10在40℃浸出10 min的氧化铝浸出率达到90%以上. 当碳酸钠浓度降为30 g/L时,Na4Ca3(AlO2)10在60℃浸出15 min的氧化铝浸出率大于85%. 浸出时添加氢氧化钠有利于氧化铝浸出率的提高,氢氧化钠浓度大于5 g/L时,氧化铝浸出率可提高10%以上. Na4Ca3(AlO2)10的浸出性能优于12CaO·Al2O3和CaO·Al2O3.  相似文献   

2.
硫含量对铝酸钠种分母液盐蒸发结晶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硫铝土矿中硫对拜耳法NaAl(OH)4种分母液蒸发排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l(OH)4溶液深度蒸发排盐渣中主要存在Na2CO3·H2O和NaAlO2·1.25H2O,苛碱浓度300~310 g/L时能有效析出Na2CO3且不导致NaAlO2析出过高.硫对NaAl(OH)4溶液中Na2CO3、硫盐和NaAlO2析出影响很大,析出率均随硫含量增加而增加,且排盐率均在60%以上.Na2SO4对析出率影响最大,硫浓度6 g/L时排盐率可达91.33%;Na2SO3的影响稍低;Na2S对析出率影响较小,硫浓度6 g/L时排盐率仅为68.49%.将硫浓度为4.5 g/L的NaAl(OH)4溶液蒸发至苛碱浓度为310 g/L时排盐渣中存在Na2CO·3H2O,NaAlO21.25·H2O,Na2CO32Na2SO4和其他形式复盐.蒸发过程中有部分低价硫被氧化,约有7%和4%的S2氧化为S2+和S4+,7%~11%S4+氧化为S6+.Na2CO3和各价态硫化合物交互作用,影响蒸发排盐效果.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Na2CO3,Na2SO4和NaCl三种杂质对甲醇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沉淀Al(OH)3过程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浓度的Na2CO3,Na2SO4和NaCl对醇解过程分解率和产品粒度、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分解温度为60℃,Na2O浓度170g/L,Na2O与Al2O3摩尔比1.5~1.6的铝酸钠溶液与等体积的甲醇反应24h时,当Na2CO3,Na2SO4和NaCl浓度(均以Na2O计)分别低于17.6,6.55和7.00g/L时,杂质对醇分过程分解率、产品粒径和形貌影响较小;当其浓度升高时,能加快新核的生成,产品中出现1~10μm形貌不规整的细化颗粒.  相似文献   

4.
专利实例     
电镀锌合金两则 2 0 0 360 1 一种锌 -镍合金镀液所发明的 Zn- Ni合金镀液中含有至少一种脂肪族胺或聚合物 ,含有一种乙炔醇化合物 ,最好还应含有至少一种芳香族醛 ,以防止产生黑色沉淀。p H≥ 1 1。镀液中不含氰化物。锌的质量浓度为1~ 5 0 g/L,可以采用 Zn O、Zn SO4· 7H2 O、Zn CO3和 Zn( CH3 COO) 2 等含锌的化合物。镍的质量浓度为 0 .1~ 1 0 g/L,可以采用 Ni Cl2 · 6H2 O、Ni SO4· 6H2 O、Ni CO3 及 ( NH4) 2 Ni( SO4) 2 等镍的化合物。镀液中还含有质量浓度为 1~ 30 0 g/L的诸如Na OH、KOH、Na2 CO3 和 K…  相似文献   

5.
称取5.75 g ZnSO4.7H2O和7.60g Na3PO4.12H2O粉末于研钵中,用微量进样器吸取60μL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与之混合均匀,在室温下充分混合研磨反应30 min,洗去其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在125℃烘干2 h后得到产物粉末。采用XRD与TEM对产物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Zn3(PO4)2.2H2O晶体,其粉末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70 nm,收率为95%。  相似文献   

6.
该文考察了无机盐对聚合氯化铝(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和混凝性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两种影响的关联性。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无机盐对PAC/PDM比浓黏度的影响,同时采用混凝烧杯考察了无机盐对PAC/PDM混凝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盐对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有不同影响,影响强度顺序依次为AlCl3>MgCl2>NaCl,Na2SO4和Na3PO4使复合混凝剂产生白色沉淀;由混凝实验可知:对于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脱浊效果,AlCl3能使其明显提高,MgCl2和NaCl对其无明显影响,Na2SO4使其效果明显变差,Na3PO4使其效果先变差后变好。由此可见,在实验范围内,无机盐对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的影响与其对复合混凝剂混凝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江西化工》2021,37(5)
采用Fe(Ⅱ)活化Na2S2O8-Na Cl O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考察了p H值、Fe(Ⅱ)投加量、Na2S2O8投加量、Na Cl O投加量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 H=6,Fe(Ⅱ)投加量为0. 3 g/L,氧化剂Na2S2O8投加量为2. 5 g/L时,Na Cl O投加量为40 m L/L(有效氯为 10%)此时82%与91%。利用GC-MS分析氧化前水样后得出:经过Na2S2O8-Na Cl O体系处理后出水的污染程度明显下降,有机物种类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了无机盐对聚合氯化铝(PAC) /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和混凝性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这两种影响相互间的关联性。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无机盐对PAC/PDM比浓黏度的影响,同时采用混凝烧杯考察了无机盐对PAC/PDM混凝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盐对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有不同影响,这种影响强度排序依次为AlCl3>MgCl2>NaCl,Na2SO4和Na3PO4使复合混凝剂产生白色沉淀;由混凝实验可得:对于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脱浊效果,AlCl3能使其明显提高,MgCl2和NaCl对其无明显影响,Na2SO4使其效果明显变差,Na3PO4使其效果想变差后变好。由此可见,在实验范围内,无机盐对复合混凝剂黏度行为的影响与其对复合混凝剂混凝性能影响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采用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9)双水相胶束体系进行苯酚的萃取,考察Na2SO4和NaCl对质量浓度为50 g/L AEO9水溶液体系浊点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4对浊点下降的影响比NaCl大,当盐的浓度均为0.6 mol/L,添加Na2SO4时浊点为28.5℃,而添加NaCl时为36.5℃。研究了无机盐(Na2SO4和NaCl)、普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gemini型酯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Ⅱ-12-6)对苯酚萃取率E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的加入会使E下降,但Na2SO4对E的影响比NaCl要小;添加SDS使E下降,并随着n(SDS)∶n(AEO9)的增加而下降;而添加CTAB或Ⅱ-12-6均使E明显提高,且随着n(CTAB)∶n(AEO9)、n(Ⅱ-12-6)∶n(AEO9)的增加而进一步提高;但在同等条件下添加Ⅱ-12-6的E高于添加CTAB。  相似文献   

10.
以甲醛为还原剂,研究了2-巯基苯并噻唑(2-MBT)对ABS塑料化学镀铜沉积速率、铜镀层表面形貌、纯度、平整度及晶型的影响.化学镀铜的工艺条件为:CuSO4·5H2O 10g/L,EDTA-2Na30g/L,HCHO3mL/L,PEG-10002mg/L,2-MBT0~2mg/L,温度70℃或40℃,pH 12.5,时...  相似文献   

11.
氯化法钛白无机包膜处理工序会产生大量中性废水,其中包含少量钛白粉和水溶性盐,现阶段企业多以外排为主。采用膜集成(陶瓷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对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将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用陶瓷膜过滤,分离回收二氧化钛;将陶瓷膜清液用反渗透膜浓缩,清水回收利用;将反渗透浓液用纳滤膜分离硫酸钠和氯化钠。结果表明:利用陶瓷膜处理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平均通量为650 L/(m 2·h),浓液中钛白粉质量浓度达到90 g/L以上,清液中钛白粉质量浓度低于0.001 g/L;使用反渗透膜截留清液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截留率为99.5%,浓水中的盐质量分数达到4%以上;浓水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通过纳滤膜分离,纳滤膜对硫酸钠的截留率为97%,硫酸钠质量分数达到14%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复合纳米功能材料由纳米水合二氧化钛、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无机抗菌剂、助剂等组成,这种材料对空气中微量甲醛气体具有吸附-消除-降解的性能,放于小范围空间达到长期净化空气的目的。于是,在含100 g氢氧化钠3300 mL水中加入0.75 mol/L四氯化钛水溶液250 mL,形成胶体。之后,加入无机杀菌剂、活性炭、水和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助剂,静置,过滤,烘干,过筛,得到一种复合纳米功能材料。将其加工成一种装饰品(如中国结),9 h以后可使实验箱中甲醛的起始浓度由0.5 mg/m3降低到0.08 mg/m3。  相似文献   

13.
用Al2(SO4)3·18H2O与Na2CO3作原料,在适量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的存在下,在室温下充分混合研磨得到反应混合物,洗去其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后烘干,即可得到超细碱式碳酸钠铝。基于均匀设计、回归分析及最优计算,对碱式碳酸钠铝合成中得到的小型数据作数据挖掘,所获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Al2(SO4)3·18H2O取10mmol时的摩尔比n(Na2CO3)∶n〔Al2(SO4)3·18H2O〕=6∶1,表面活性剂用量40μL,研磨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粉末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约30nm,收率为95%。  相似文献   

14.
用Al2(SO4)3·18H2O、MgSO4·7H2O及Na2CO3作原料,在适量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的存在下,在室温下充分混合研磨,得到反应混合物,洗去其中的可溶性无机盐后烘干,即可得到纳米碱式碳酸铝镁。基于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分析及最优计算,对碱式碳酸铝镁的固相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Al2(SO4)3·18H2O取10mmol时,n[Al2(SO4)3·18H2O]∶n(MgSO4·7H2O)∶n(Na2CO3)=1∶4.5∶9,表面活性剂OP用量40μL,研磨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碱式碳酸铝镁粉末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约80nm,其形貌为球形,收率为95.2%。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镁合金阳极氧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研究一种无铬无磷无氟的镁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对AZ31B镁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时,在植酸、电流密度和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NaOH、Na2SiO3、Na2B4O7不同浓度的16种电解液的阳极氧化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组成为NaOH 50g/L、Na2SiO3 60g/L、Na2B4O7 40g/L的电解液,进行阳极氧化得到的氧化膜光滑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强,耐蚀性高,用该电解液对镁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是一种环保型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双水相体系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冬氨酸转氨酶为催化剂,开展了双水相体系中苯丙酮酸转氨反应制备L-苯丙氨酸的研究。双水相体系质量组成为聚乙二醇4 000(20%)/Na2HPO4(16%)。苯丙酮酸钠盐、细胞和L-苯丙氨酸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03,31.7和0.74。当底物浓度为43.4 g/L时,该体系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得率为78.1%,比在水溶液体系中提高了27.4%。  相似文献   

17.
无机物对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O_2悬浮体系,考察了无机物对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H_2O_2质量浓度为0.45mg/L或K_2S_2O_8质量浓度为0.05g/L时,苯酚的降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磷酸钠为电解液,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钛基TiO2膜,以该膜为阳极,钛片为阴极与40 W紫外灯和稳压电源组成电助光催化体系,以大红染料模拟废水来评价TiO2膜光电催化能力。研究了酸度和亚铁离子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提高了TiO2膜阳极的降解率;阴极槽内亚铁离子存在会形成电-芬顿体系,有助于提高光电催化降解率。当电解液中支持电解质硫酸钠浓度为0.5 mol/L、pH=3时阳极槽的降解率达到38%,阴极槽亚铁离子质量浓度为3.0mg/L时降解率达到68%。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镀液组成对氮化铝(AIN)陶瓷表面化学镀铜镀速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组分对化学镀影响的显著程度,优化了镀液组成.试验结果表明,CuSO_4·5H_2O和Na_2EDTA对镀速有显著影响;KNaC_4H_4O_6、CuSO_4·5H_2O和Na2EDTA对镀后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AIN陶瓷表面化学镀铜液的最优工艺参数为:CuSO_4·5H_2O 24 g/L,Na_2EDTA 30 g/L,KNaC_4H_4O_6 20 g/L和HCHO 15 mol/L.在最优工艺条件下,镀速为7.350 μm/h,镀后表面粗糙度为1.03 μm,所得镀层表面平整,铜晶粒大小均匀.  相似文献   

20.
海参加工液中有效成分的盐析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亲水性有机溶剂-无机盐双水相盐析萃取体系对海参加工液中蛋白和多糖的盐析萃取能力. 结果表明,叔丁醇-(NH4)2SO4和乙醇-Na2CO3体系对海参蛋白和多糖有较好的萃取效果,蛋白和多糖以界面沉淀形式分配在上层有机相和下层水相之间. 叔丁醇-(NH4)2SO4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H4)2SO4 300 g/L,海参加工液与叔丁醇体积比为1:1.5,室温下萃取,蛋白和多糖的最高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6.3%;乙醇-Na2CO3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16%(w), Na2CO3 12%(w),海参加工液72%(w),37℃下萃取,蛋白和多糖的回收率分别为96.9%和90.6%. 将该体系从30 g规模逐级放大到3 kg,多糖回收率降低1%,蛋白回收率降低0.7%,该体系可同时降低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