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脂各组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CHD)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并CHD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指标,并对2组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观察组TC、TG、LDL-C、ApoB、LP(a)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ApoA1/ApoB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各组分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示除ApoA1、HDL-C与其呈负相关,其余指标[TC、TG、LDL-C、Lp(a)、ApoB]均与其呈正相关;观察组各血脂异常中ApoB及LDL-C异常所占比重较大。结论糖尿病并CHD患者脂代谢紊乱明显,血脂各组分与糖尿病并CHD有密切关系,尤其与ApoB及LDL-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田斌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57-158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检测各项指标及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冠心病(CHD)诊断的意义。方法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组196例与健康体检组92例,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TC、TG、LDL-C、TC/HDL-C水平CHD组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HDL-C低于健康组。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对预测评估冠心病有一定临床价值,TC∕HDL-C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能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TC/HDL-C、LDL-C/HDL-C比值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因胸痛、心前区不适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50例。按照诊断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71例、单支病变组93例、多支病变组86例,分析三组血脂差异及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单支、多支)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非冠心病组TC、TG、LDL-C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冠心病患者(单支和多支病变),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指标对比结果,非冠心病组均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P<0.01);单支病变组TC、TG、LDL-C等指标与多支病变组比较,P>0.05;但单支病变组HDL-C指标明显高于多支病变组,组间比较,P<0.05;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P<0.01;TC、TG、LDL-C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非冠心病组TC/HDL-C、LDL-C/HDL-C、TG/HDL-C比值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病变组TC/HDL-C、LDL-C/HDL-C、TG/HDL-C比值明显低于多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HDL-C、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TG/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C/HDL-C、LDL-C/HDL-C比值可作为临床预测心血管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勇  银剑斌  陶林  唐泉 《安徽医药》2013,34(7):969-97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Gensini积分的增加,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LDL-C、ISI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HDL-C、IS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独立相关性,LDL-C、HDL-C、ISI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有独立相关性。结论血脂代谢异常程度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作为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手段。LDL-C、HDL-C及ISI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陈群 《黑龙江医药》2023,(5):1181-1183
目的:探讨孕中期脂代谢水平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HDL比值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设为GDM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产检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的健康孕妇80例设为对照组,孕24~28周时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脂代谢相关指标[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TG、载脂蛋白B(ApoB)、HDL、总胆固醇(TC)、LDL、LDL/HDL、TG/HDL比值],对比两组孕妇脂代谢相关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L/HDL、TG/HDL比值预测GDM价值。结果:两组Lpa、ApoB、TC、Apo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GDM组HDL较对照组高,LDL、LDL/HDL比值、TG/HDL比值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HDL比值预测GDM的最佳截断值为1.87,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0.577~0.674),敏感度为71.90%,特异度为49.15%;T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337例的临床资料,设计调查表调查相关指标,依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进行比较,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男性比例、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单个危险因素及年龄、血TC、LDL-C、FBG、FIB增加,血HDL-C、TBIL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UA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积分与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C、LDL-C、FBG、FI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住院前1个月内未服用降脂药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407例,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冠心病组,无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管腔受累内径、主要血管受累支数、病变损害程度进行评分。取患者空腹12h静脉血送检,将有无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程度、范围、积分与各项血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致动脉硬化指数[log(TG/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NHDL)、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P(a)/HDL-C]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或P<0.01),血浆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非冠心病组(均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范围、病变血管积分与患者的血浆LP(a)、NHDL、log(TG/HDL-C)、LP(a)/HDL-C比值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对与病变血管积分相关的血脂指标与病变血管积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与NHDL、log(TG/HDL-C)相比,LP(a)/HDL-C比值的增加,对病变积分影响最大。结论:血浆NHDL、log(T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bA1c、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对HbA1c及FPG、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FPG,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bA1c与FPG,TC,TG,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和ApoA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FPG、血脂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血脂水平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80例的血浆TC(胆固醇) 、TG(甘油三酯)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 (载脂蛋白A)、ApoB (载脂蛋白B)水平,与同期的老年人2型糖尿病无腔隙性脑梗死的血脂水平相比较.结果 2组间TC差异无显著性 (P>0.05), TG、LDL-C、HDL-C、ApoA1、Apo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血脂达标患者载脂蛋白(Apo)Al、ApoB及其比值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住院的103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9例,对照组44例,检测并比较2组总胆同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ApoA1、ApoB、ApoA1/ApoB。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的HDL-C、ApoA1及ApoA1/ApoB比值低于对照组,ApoB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oA1、ApoB、ApoA1/ApoB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在血脂达标情况下,ApoA1、ApoB、ApoA1/ApoB是预测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但LDL-C不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耿婕  陈树涛  王林 《天津医药》2011,39(4):332-334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和总胆红素水平对于老年冠心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4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比较肌酐清除率(Ccr)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随冠脉病变的逐渐加重Ccr水平明显下降,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cr和TBI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cr和TBIL对于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治疗老年冠心病时需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若青  杨春燕  李洁冰  胡静  张莉 《河北医药》2009,31(13):1556-1558
目的分析餐后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后者又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同时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4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空腹血清T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组餐后4h血清TG、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HDL-C浓度显著降低(P〈0.05)。餐后4h血清中TC、TG、LDL-C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ApoAI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TC、TG、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8、0.061、0.025和-0.145,P〈0.05)。结论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了4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单纯高血压病人和40例合并冠心璃患者的血浆五种磷脂成分和血浆胆固醇含量。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血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明显降低,而神经磷脂(SM)、磷脂酰丝氨酸(PS)、溶血磷脂(LL)以及 SM/PC 比值明显增高,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磷脂异常更为明显,两疾病组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Ch/P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磷脂成分异常以及胆固醇与磷脂比值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以及机体细胞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杨丽 《天津医药》2011,39(8):70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299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2例)和对照组(67例),冠心病患者再根据临床类型分为AMI组(46例)、UAP组(114例)、SAP组(72例)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 检测其血浆Lp-PLA2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PLA2水平与LDL-C、CRP、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p-PLA2、高血压、LDL-C和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受年龄、Lp-PLA2、HDL-C和LDL-C的影响。结论:血Lp-PLA2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2型糖尿病及157例非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者确诊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未见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再按照病变血管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三支3组。糖尿病患者按照上述条件分组,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78.46%,冠脉复杂病变的比例为72.5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且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程度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6.
赵伟  张宏  于佩  夏建华  郭艳  王家弛 《天津医药》2002,30(8):469-4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6例T2DM患者的血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按性别分2组,再按是否合并CHD分4个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120例。结果: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合并CHD组血UA升高,与非CHD组比较,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则无差异(P>0.05)。结论: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T2DM女性血UA增高与CH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脂蛋白(a)[Lp(a)]水平状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青年组(<45岁)29例,中年组(45~59岁)37例,老年组(≥60岁)42例,分别测出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Lp(a)的值,对三组间常规血脂、Lp(a)的测定值以及它们之间有无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清TC、LDL-C、HDL-C、Lp(a)的测定值水平中、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测定值水平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p(a)与LDL-C、TC具有相关性(P<0.05),且为正相关,与TG、HDL-C无相关性。结论血脂异常、高Lp(a)作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其应进行积极预防、控制。同时对青年人的高TG血症、低HDL血症应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8.
梁海峰  侯亚利  刘新华 《河北医药》2008,30(10):1473-1475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CS)对冠心痛(CHD)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CHD合并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B组:普伐他汀20mg每晚1次 西洛他唑50 mg,每日2次;另设健康对照组38例,治疗并随访6个月.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3个月后A、B 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C、LDL-C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显著低于A组,HDL-C显著升高(P<0.01).B组冠心病加重百分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 西洛他唑可降低CHD合并2DM患者的TG水平,并提升HDL-C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冠状介入治疗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术前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Syntax评分的关系。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行介入治疗女性冠心病患者246例。病例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56例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EMI)组190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冠脉病变轻、中、重度3组,分别调查各组的术前血脂水平。结果STEMI组较non-STEMI组:年龄偏大(P〈0.05)、脑血管病史较多(P〈0.05);Apo—A1和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各血脂成分在Syntax评分轻中重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STEMI组:LP(a)水平Syntax评分轻度病变组低于中度病变组(P〈0.05);Apo-B/Apo—A1轻度病变组低于重度病变组(P〈0.05);余各项血脂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a)和Apo—B/Apo-A1是女性冠心病(Non-STEMI)患者较重要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20.
袁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4):255-257
目的:观察正常血脂水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白介素-6(IL-6)和高效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其干预效果。方法:将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d×4周)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其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时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但IL-6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同样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调脂的抗炎作用,其快速抗炎作用在ACS患者早期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