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发作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294例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携带式记录盒及回放分析系统进行筛选,并对检出的62例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多数患者非持续性心动过速(NSVT)发作阵次少,每阵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次/min),以单形性居多。结论舒张晚期室早较舒张早期更易诱发NSVT,提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是心脏猝死的特异性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发生、心电图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记录24h心电图,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50例NSVT中以冠心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心肌病等。共监测到NSVT164阵,其中1~2阵者36例,3~10阵者8例,11阵以上者6例。持续时间最长11s,最短1.5s。提前指数>1,易损指数<1。无R-on-T及室颤。44例发作于白天活动中,6例昼夜发作,8例NSVT发作后心电图T波变异。结论NSVT在无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其发生与心肌缺血及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临床症状取决于NSVT的频率、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检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尔铨  金宏妹 《上海医学》1994,17(5):277-278
动态心电图检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8例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华尔铨,金宏妹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以分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两大类。前者90%以上有器质性心脏病,尤以冠心病和心肌病为多见。而非持续性室速多数无明显症状,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则很少有猝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发生、心电学特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记录24小时DCG,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在2011例DCG资料中,60例有NSVT,以冠心病和/或高血压病为主(51.7%);其次是心肌病和心肌炎(11.7%),42例(70%)发生在日间,17例NSVT发生前有ST段和/或T波改变.单形性VT52例(86.7%),伴心悸、胸闷痛者16例,其中13例VT频率>170bpm或发作10阵次/天以上或每阵持续10次心搏以上.结论 NSVT以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其发生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亦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NSVT的发生机制多为折返.NSVT发生时有无症状取决于VT的频率、频繁程度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观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特征 ,对 46例室速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其中 1 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 ,32例属器质性心脏病 .分析显示 :联律期间短 ,速率快 ,形态相同 ,连续 3~ 1 6次 /阵 ,大部分为偶发 ,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临床症状较明显 ,反复发作 ,形态不同 ,联律期间不等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见 .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我院门诊 2 0 0 0年 7月~2 0 0 2年 8月检查 1 75 0例动态心电图 ,共检出频发室性早搏 2 32例 ,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46例 ,1 4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32例为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男性2 5例 ,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的发生、心电学特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记录 2 4小时 DCG,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 在 2 0 1 1例 DCG资料中 ,6 0例有 NSVT,以冠心病和 /或高血压病为主 (5 1 .7% ) ;其次是心肌病和心肌炎 (1 1 .7% ) ,42例(70 % )发生在日间 ,1 7例 NSVT发生前有 ST段和 /或 T波改变。单形性 VT5 2例 (86 .7% ) ,伴心悸、胸闷痛者 1 6例 ,其中 1 3例 VT频率 >1 70 bpm或发作 1 0阵次 /天以上或每阵持续 1 0次心搏以上。结论  NSVT以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 ,其发生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有关 ,亦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NSVT的发生机制多为折返。NSVT发生时有无症状取决于 VT的频率、频繁程度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林绍贤  刘蠡  陈楦 《河北医学》2007,13(1):38-39
目的:探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方法:对80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6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Ⅰ组),1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Ⅱ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随年龄而增加;Ⅰ组中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Ⅱ组(P<0.01),且伴随其他异常心电图,Ⅰ组也高于Ⅱ组(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一般认为器质性心脏病发生Lown分级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心室颤动而致猝死,由于它的种类繁多,发生机制和病因各异,因此预后差别很大.本文通过对35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疾病概述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包括非持续性、持续性室速与心室颤动等[1]。(一)非持续性室速(NSVT)NSVT是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在100~200次/min,在30s内自行终止。大多数NSVT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晕厥、黑朦、持续心悸等表现[2,3]。  相似文献   

10.
<正>通常认为,器质性心脏病发生Lown分级3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心室颤动而致猝死,属恶性心律失常。笔者收集经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3例,现就其临床和心电图(ECG)资料作分析,旨在探讨DCG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4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的反复发作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概括综述了它的特点。本病在病因、临床、心电图、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病因尚不明,其发作可能与功能因素有某些关系。对此类病例应尽可能地进行长期的医学监督。  相似文献   

12.
本组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男4例,女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9岁,平均48.8岁;器质性心脏病7例,非器质性心脏病2侧。心电图:单纯室上速4例,预激综合症并室上速3例,伴有房颤及多发性室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判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学特征 ,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6例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均为窦性心律 ,共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4 89阵 ,其中 2 4h内发生 1阵室性心动过速 19例 ,2~ 10阵 12例 ,10阵以上 5例。结论 :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应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 ,充分认识高危因素 ,客观评价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伴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发作持续时间<30s者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0s者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因发作持续时间、心率快慢和基础心脏疾病状态不同,室性心动过速可伴或不伴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室性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9例临床分析阮笑霖,李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内科243000)(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内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很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对其意义的认识则不一致。本文从两院1989~1993年2500例动态心电图中,整理出4...  相似文献   

16.
李巧惠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71-1072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它既可以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见于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又因为它发生的机制和病因各异,预后差别很大。本文通过对器质性和非器质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这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是一类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 ,可为恶性或潜在恶性 ,也可为良性 ,在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测得 ,而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较为常见。笔者对 86 0例 2 4 h动态心电图资料中 2 5例短阵室速进行重点分析 ,旨在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2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在本科室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 86 0例 ,其中短阵室速 2 5例 (占2 .9% )。2 5例中男 8例 ,女 17例 ,年龄 5~ 75岁 ,平均 (5 2 .32± 13.5 )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5例、病毒性心肌炎 3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7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孕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孕妇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00例的心电图资料。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测,200例孕妇都为窦性心律,一共有2600阵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一天内发生1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126例,发生2-10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45例,发生10阵以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9例。其中145例患者发生在夜间睡眠时,33例患者发生在白天,22例患者发生在晚上。结论孕妇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需要结合孕妇临床的各项体征进行分析,对高危的因素要充分认识,并进行预后,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临床常见 ,过去由于对其认识不足 ,治疗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过速”或“不足” ,目前对室速的治疗要求必须建立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本文仅就室速的药物治疗做一重点讨论。1 室速的危险分层过去室速主要依据心电图特点、发作时间、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及预后进行治疗。近年来将有无并发器质性心脏病 ,特别是有无并发心功能不全作为临床危险分层治疗的主要依据。在临床中 ,除非因血液动力学不可耐受需立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 ,否则应把寻找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放在首位 ,并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以确定治疗方案。2 无器质性…  相似文献   

20.
室性并行心律(以下简称室并心律)是并行心律中最常见的。一般认为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有学者认为,大部分有并行心律的患者中,不能证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本文就对31例室并心律心电图的患者年龄及心电图特征的分析,结合临床资料,探讨:(1)室并心律与器质性心脏病的关系;(2)室并心律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