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恒载荷试样和WOL试样研究了Ni3Al NiAl双相合金中氢致裂纹形核的规律以及氢致滞后断裂归一化门槛应力σc/σf与试样中可扩散氢含量ωH0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致裂纹择优在NiAl相中或Ni3Al/NiAl相界面处形核扩展;Ni3Al能阻碍氢致裂纹扩展,恒载荷实验表明,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可扩散氢含量的对数线性下降,即σc/σf=0.58-0.042lnω0。  相似文献   

2.
氢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形变和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充氢和未充氢缺口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试样在SEM下的原位加载,研究了氢对Zr65Al7.5Ni10Cu17.5块体非晶合金形变和开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氢,块体非晶的剪切带发展到临界尺寸,剪切裂纹就沿剪切带形核、扩展,它一旦张开就导致快速的断裂,断口边缘观察到的无特征区是剪切带,而不是剪切裂纹断口;剪切断口形貌和拉伸断口形貌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当长时间充氢才能形成氢鼓泡,如鼓泡很小或尚未形成,则氢对剪切带以及裂纹的形核、扩展没有明显影响;如存在较大的氢鼓泡,则当剪切带尚未充分发展时微裂纹就形核,导致低应力脆断。  相似文献   

3.
纯Ni中氢致开裂的透射电镜原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Ni在透射电镜(TEM)中原位拉伸时,裂纹尖端首先发射大量位错,平衡时形成无位错区,微裂纹在裂纹顶端连续形核或在无位错区中不连续形核,并且形核后将钝化成孔洞或缺口。利用特殊的恒位移加载台,可在TEM中原位研究充氢前后恒位移试样裂尖位错组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氢能促进位错的发射、增殖和运动。和未充氢纯Ni相比,充氢试样在更低的外应力下位错就会发射和运动,当氢促进的位错发射和运动到临界条件时就会使氢致裂纹形核、扩展,导致低应力脆断。  相似文献   

4.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了Ni/Al微叠层复合板。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变形量下的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Ni/Al微叠层复合板的力学性能与裂纹萌生扩展规律。结果表明,Ni/Al微叠层复合板在室温至400℃塑性较差,变形量仅为5%时,NiAl3和Ni2Al3金属间化合物层便已产生较多垂直于拉伸方向的裂纹。Ni/Al微叠层复合板600℃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断裂延伸率高达56%,且变形量达到20%时NiAl3层才开始出现微裂纹,变形量达到50%时裂纹仍未扩展至Ni2Al3层及Al层。采用气压自由胀形实验研究了Ni/Al微叠层复合板600℃条件下的成形性能,并对胀形件微观组织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Al微叠层复合板600℃/5.5MPa/8min条件下,极限胀形率(极限胀形高度/凹模直径)达36.7%。胀形球壳由底部至顶部壁厚逐渐减小,顶部Ni、Al层颈缩严重,NiAl3层产生裂纹,但并未扩展至Ni2Al3层及Al层。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的恒位移试样在TEM中原位研究了充氢前后位错组态的变化以及氢致微裂纹形核和位错运动及无位错区(DFZ)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能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当氢促进的位错发射和运动达到临界条件时,氢致裂纹就在DFZ中或原缺口顶端形核.这个过程和空气中原位拉伸相类似,但氢的存在使得在较低的外应力下氢致裂纹就能形核.  相似文献   

6.
用自制的恒位移试样在TEM中原位研究了充氢前后位错组态的变化以及氢致微裂纹形核和位错运动及无位错区(DFZ)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能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当氢促进的痊错发射和运动达到临界条件时,氢致裂纹就在DFZ中或原缺口顶端形核。这个过程和空气中原位拉伸相类似,但氢的存在使得在较低的外应力下氢致裂纹就能形核。  相似文献   

7.
用Fe-3%Si单晶试样对氢致解理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Si单晶缺口试样在空气中拉伸时一般不发生解理,但在动态充氢条件下,即使室温慢加载也能产生解理断裂。对于Ⅰ+Ⅱ复合型试样,氢致裂纹并不沿断裂力学预示的开裂角扩展,而是沿解理面扩展,即氢促进了解理断裂。无论Ⅰ型还是复合型,氢致解理裂纹的da/dt—KⅠ曲线都由三个阶段组成,但Ⅰ型试样da/dt的平台值明显地比复合型的高。用各向异性断裂力学计算了作用在裂纹前各滑移系上的分切应立力,并配合断口观察确定了解理裂纹形核机理。研究了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层状结构TiAl在扫描电镜中原位拉伸,发现裂纹前端首先出现滑移带,只有当局部塑性变形发展和临界状态,位错塞积应力等于原子键合务时才会使微米尺寸卑贱 裂纹不连续形核,裂纹可沿滑移带形核,可沿其它是面形核,方扩展,新的不连续裂纺的阻力不为民增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观察并研究了3104铝合金冷轧板动态拉伸过程中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情况,讨论了裂纹萌生和扩展与板材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拉伸过程中,裂纹起源于滑移带处,并沿滑移带扩展。裂纹扩展路径受拉伸应力状态以及板材内部晶粒和粗大第二相分布的影响。原位拉伸断裂模式为韧窝断裂和剪切断裂复合断裂模式,断口形貌受裂纹扩展应力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S4-10型Stereoscan扫描电镜拉伸试验装置,对阴极充氢的Johnson-Matthey纯铁的形变和断裂微观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氢含量的增加(从5.4cm~3/100g增到31.0cm~3/100g),屈服应力略有增加,流变应力和断裂强度显著增加,而断裂应变明显降低。在氢含量高于18.7cm~3/100g以上时,下屈服点和Lüders带消失。2.氢含量低于10cm~3/100g的试样,裂纹优先在晶内滑移面上萌生形核,沿着亚晶界向前扩展,断裂途径大都是与拉伸轴呈45°方向断开。而氢含量大于16cm~3/100g的试样,裂纹易在晶界上开裂,在晶内呈锯齿形向前扩展,与拉伸轴正交方向断开。3.纯铁氢脆的主要特征是:(1)试样表面上滑移线的明显减少,(2)脆性微观断裂形态的形成和增多。这是由于固溶的氢原子降低塑性形变所致。  相似文献   

11.
用电化学方法(EPR 法)研究了不同材料和各种敏化条件对奥氏体不锈钢敏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摸拟贫铬区的 Fe-11%Ni-Cr(6~18%)钢,研究了 EPR 法的特性.发现对不含 Mo 的钢而言,贫铬区的铬含量在16%以下时,就发生再活化溶解,因此,EPR 法比 Strauss 法更灵敏。试验后试样表面的金相观察发现:在晶界或夹杂物周围,首先发生方向性侵蚀点,然后,连结成腐蚀沟.  相似文献   

12.
结合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来评价缓蚀剂效果,用灰色 预测GM(1,1)模型可以预测出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变化.该方法与线性回归法相比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对缓蚀剂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F108裂解炉对流段炉管爆裂破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裂原因是由于炉管在高温下长期运行,管壁氧化腐蚀减薄并影响传热,同时管壁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得炉管强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4.
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热管的耐腐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碳钢、不锈钢和搪瓷涂层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出搪瓷涂层具有非常优秀的耐酸性,说明利用搪瓷的表面技术制作热管在改进空气预热器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碳钢土壤腐蚀随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件自然埋藏及土壤环境因素原位连续测试方法 ,研究了在成都中心站土壤中 ,碳钢的腐蚀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在土壤环境因素变化差异较大的春夏季节交替时 ,碳钢腐蚀率最大 .  相似文献   

16.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栩青  罗守福  王永瑞 《腐蚀与防护》2000,21(3):126-128,139
通过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镀液的 p 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 Ni、Cu、P质量百分含量、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 ,总结随工艺参数变化镀层成分变化的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复合材料性能参数识别问题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有限元反分析理论和系统辨识技术建立起来的,当给出复合材料结构或者试件的位移测量值后,用所提出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关的性能参数。给出了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迭代计算公式和误差估计公式。详细讨论了迭代计算中的收敛性问题,并针对二种类型的复合材料板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解决复合材料以及结构的性能参数识别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彦宾  曹丽杰 《焊接》2001,(3):9-12
概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分析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论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态硫化合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原油中活性硫及非活性硫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腐蚀机理,阐述了硫腐蚀的特点并讨论了温度、浓度、时间、循环条件、金属组成等影响腐蚀的外界环境因素,指出了金属硫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电极法和 pH 试纸法直接测定了 Ti-5 Al-2.5Sn 和 Ti-5 Al-4V 在近中性3.5%wt.NaCl 水溶液中应力腐蚀裂纹顶端溶液的 pH 值,结果在1.7到2.0范围内。模拟实验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金相跟踪观察证明上述钛合金应力腐蚀裂纹的扩展过程是首先在裂纹前端的塑性区中形成若干小裂纹,然后主裂纹与小裂纹相对扩展并最后连通。用扫描电镜检查了应力腐蚀开裂(SCC)断口形貌。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提出并讨论了钛合金 SCC 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