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11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支具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疼痛护理、骨搬运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指导。11例经治疗肢体延长5.5~15.0cm,全部获得骨愈合,骨愈合时间4~8月,双下肢等长,小腿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无肢体缺血、坏死及再骨折发生,无假关节复发。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5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自体髂骨移植Ilizarov外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合适体位、伤口护理、皮肤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术后指导等,认为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延长方法,是假关节愈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用自体腓骨瓣移植+外固定支架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对23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耆采用自体腓骨瓣移植加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结果其中20例假关节经1次手术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3例经2次手术,假关节14个月愈合。结论所转移的自体腓骨瓣具有丰富的血供,能有效防止骨吸收,有提高骨愈合及延长肢体的效果,是目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不愈合畸形,多见于胫骨中下1/3,是儿童骨科最难治愈的一种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本院于2004年7月开始应用经足踝髓内棒固定、Ilizarov外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手术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该疾病的最终疗效,术中手术护士的正确配合也是影响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可延伸髓内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的护理。方法对8例成骨不全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应用可延伸髓内棒内固定技术矫治过程中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术后皮肤愈合不良、营养问题、功能锻炼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8例成骨不全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术后骨折处均得到完全愈合,随访9~12个月,平均8.8个月,随访中肢体未发生再骨折,未见髓内棒松动、骨髓炎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可延伸髓内棒技术治疗成骨不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矫正肢体畸形、减少再次骨折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率、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应用WHO生活质量汉化版(WHOQOL-100)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右胫骨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I例需要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该例患儿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愈合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畸形3列、肢体不等长2例,奉后随访6个月至3年,疗效满意。护理要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扩理及各种准备,术后加强骨延长术及加压术后外固定器的护理管理,观察肢体远端血运及神经有无损伤,并要防止骨穿刺部柱感染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3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联合手术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做好访视,物品、仪器及器械准备;术中做好患儿的体位摆放、保暖、输液、病情观察及射线防护管理,准确、熟练地完成手术步骤;术后做好交接班。2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均达到早期愈合、未发生再骨折,1例发生踝外翻,3例发生胫骨近端外翻。认为精准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延续护理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由骨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组成的MDT组利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进行延续护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实施MDT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儿做好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本组治疗25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伴随疾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胫腓骨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固定器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观察、单侧多功能固定器准备、皮肤护理;术后观察、防止针道感染、固定针护理、观察固定效果、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发生针道感染5例,均通过处理后痊愈。本组患者全部愈合,随访无一例关节僵直、功能受限、愈合畸形,手术及固定无一例血管、神经损伤,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易推广使用等特点,将其应用于胫腓骨骨折中,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90例(131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Ponseti方法:即手法矫正+连续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术+佩戴足外展矫形支具等系列疗法。结果:本组90例(131足)患儿,治愈81例,好转9例。经随访有2例3足出现畸形复发,治疗成功率90%,优良率97.78%。无1例出现"摇椅足"畸形及石膏脱落、石膏压疮、足趾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护理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Ponseti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花费少、疗效可靠等特点。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坚持穿戴足外展矫形支具,是防止术后畸形复发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了52例横形.斜形、短螺旋形股骨干骨折患儿,均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外展石膏托或支具固定3周,6个月后拔除弹性髓内钉,其中48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对本组病例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成功随访48例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皆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3个月。术后2个月关节功能均达到正常,无感染、断钉、骨不愈合。结论弹性髓内钉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符合生物固定原则,在儿童长骨骨折治疗具有巨大的优势;同时.术前术后护理亦非常关键,专业的护理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儿实施安全护理、皮肤和体温护理、使用石膏或支具的护理,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同时进行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 2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1例带石膏出院,另1例带支具出院。结论做好安全护理可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做好术后石膏或支具固定,加强皮肤的观察和体温护理,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功能锻炼,对提高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儿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用物准备;术后做好外固定架护理,协助并指导患者控制骨搬移速度,加强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1例较重马蹄足患者行跟腱延长术予以矫正,其余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认真执行骨搬移护理常规,严格控制搬移速度,使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患肢愈合良好,达到延长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封堵术治疗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完善检查和术前准备,术中监测生命征及密切配合,术后观察穿刺口、下肢循环及小便情况,全麻复苏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促使患儿尽快康复。结果:本组23例患儿封堵术后除3例出现一过性Ⅰ~Ⅱ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结论:认真做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是配合封堵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关健。  相似文献   

18.
夏琍群  沈蓉 《现代护理》2007,13(2):152-153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儿童髋脱位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的髋脱位患儿应用髋关节矫形支具代替传统的髋人字型石膏,并进行术后的随访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2个月至患儿停用支具,X线摄片患儿股骨截骨处均有新生骨痂形成,达到去除外固定的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足后跟皮肤发红,减少局部受压,按摩足后跟,加强交接班,2d后皮肤颜色正常。1例切口有渗液,给予换药,保持切口干燥,做好大小便护理,4周后切口愈合拆线。结论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大龄儿童的手术时能替代髋人字型石膏,并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术前需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及支具有关知识的讲解,准确定制支具;术后应掌握支具使用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督促早期功能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和减少髋关节周围粘连和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寰枢椎半脱位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予以牵引复位2~3周,颈部支具固定3~4周,并做好枕颌带牵引、颈椎支具固定的护理。结果 25例患儿经治疗后头颈倾斜和颈痛症状消失,头颈活动正常,X线片显示寰枢关节解剖位置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枕颌带牵引复位,颈椎支具固定,并做好牵引及颈椎支具固定护理,防止牵引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结合抗炎及对症治疗、心理护理,能促进寰枢椎半脱位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儿童髋脱位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的髋脱位患儿应用髋关节矫形支具代替传统的髋人字型石膏,并进行术后的随访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2个月至患儿停用支具,X线摄片患儿股骨截骨处均有新生骨痂形成,达到去除外固定的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足后跟皮肤发红,减少局部受压,按摩足后跟,加强交接班,2 d后皮肤颜色正常.1例切口有渗液,给予换药,保持切口干燥,做好大小便护理,4周后切口愈合拆线.结论 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大龄儿童的手术时能替代髋人字型石膏,并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术前需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及支具有关知识的讲解,准确定制支具;术后应掌握支具使用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督促早期功能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和减少髋关节周围粘连和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