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等症状[1]。《五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一方书,其中记载了艾叶治疗疾病的方法。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战国期间的药典,记载的药物甚少,但就有艾叶的记载。宋朝苏颐的《图经本草》对艾叶有较全的记载:"艾叶,旧不著所出州,但云生田野。  相似文献   

2.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三个单位组成了三结合协作组,开展防治冠心病中药——栝楼(瓜蒌)的研究工作。在祖国医药学遗产中,最早在《内经》里有“胸中痛”真心痛”等证的描述,和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近似。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继承《内经》理论,记载了“胸痹”“心痛”的病机、  相似文献   

3.
开栏语     
《中国医药指南》2006,(9):26-26
如果说独具特色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那么深藏在北京故宫的4万多件清宫医案就是这个伟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随着诸子百家学说的产生与争鸣,尤其是随着屈原之《离骚》、司马迁之《史记》和班固之《汉书》等不朽名著的相继问世,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入了理论总结的阶段。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的产生,以及汉墓中出土的大量医书,表明中医药学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被后世尊为“医经”、“医方”之祖的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在临床医学上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医药学从理论到临床的桥梁,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神农本草经》的成书,第一次对我国资源极为丰富的药物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相似文献   

4.
附子减毒与增效-中药附子传统加工工艺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荣祖 《药品评价》2005,2(5):380-382
中药附子早收载于中医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著作中,并在中医第一部临床专著-《伤寒论》中就记载有以附子为君药的组复方的论述。自东汉追续至今,对以附子及其组复方的研究可谓代更人续,持续受到关注,对中药附子的药效也公认不讳。  相似文献   

5.
养生先养心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记载了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确立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并把善于“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强调“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  相似文献   

6.
其实,脐疗的历史很悠久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肚脐填药的记载,后世的阐述更详细。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里,用五倍子与醋熬成膏,敷脐治小儿泄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葱汁敷脐,治疗水肿、尿短路的记载;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记载的利用脐疗治病的药方涵盖内、外、妇、儿等病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他描述当时治疗黄疸的方法是,把百部的根放在脐上,用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用千姜、白芥子敷脐,至口中辣去之。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味原料药材,西瓜霜用于治疗咽喉口腔疾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代,名医顾世澄就在《疡医大全》中所著:“西瓜霜,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命在须臾”。祖国医学认为咽喉口齿诸病皆为“火”,所以对症“去火”是解决之道。 《本草再新》中也有记载:“味辛,性平。入脾、肺二经。”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良好功效,将它吹敷患处,能清热消肿,适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对口舌生疮也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治  相似文献   

8.
蜂蜜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蜜被人们称为“健康之友”,是自然界赐于人们的一种珍贵的保健食品,它不但甜爽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蜂蜜入药,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古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已见记载,汉方应用就已相当广泛。文献记载公元前2600~2200年间,古埃及创伤膏是把油脂和蜂蜜涂在亚麻纤维上使用的,当时的900种药物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独具特色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那么深藏在北京故宫的4万多件清宫医案就是这个伟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随着诸子百家学说的产生与争鸣,尤其是随着屈原之《离骚》、司马迁之《史记》和班固之《汉书》等不朽名著的相继问世,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以往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入了理论总结的阶段。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的产生,以及汉墓中出土的大量医书,表明中医药学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被后世尊为“医经”、“医方”之祖的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在临床医学上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医药学从理论到临床的桥梁,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神农本草经》的成书,第一次对我国资源极为丰富的药物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药物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温病学家吴有性的《温疫论》,解剖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些医药学名著的相继问世,把我国的药物学、传染病学和人体解剖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尤其是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不仅是牛痘发明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成为世界医学史上人工免疫法之先驱,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同时,出现了空前频繁的中外医学交流。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同时,将中国医药学广泛传入朝鲜、日本和东南亚。清代中期以后,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和中外贸易渠道的不断开拓,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传入欧洲一些国家,对萌芽状态的西方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宫太医院的医疗经验,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极其宝贵的医学财富,它是明清时期中国医药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太医院的医事制度也臻于完善和成熟。公元1982年,清宫医案这个沉睡近百年的医学宝库终于被新中国的学者们打开了。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为首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改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专家们,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协助和配合下,对清宫医案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挖掘和研究,从中探索出一个个医学的和史学的稀世珍宝。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设“医史钩沉”栏目,首先连续刊登资深记者屈维英撰写的《清宫医案探秘》,愿广大读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是多国古老的传统技术,在历代中医药著作中都有着不同的记载,为了继承和发扬古老的传统炮制技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课题是,对历代炮制学说要继承并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整理工作。 1 历代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在历代繁多的医药著作中,炮制文学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治半夏”,到了汉代,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桑螵  相似文献   

11.
在尼泊尔,很早就有关于药用植物的记载,公元前4500年~1600年间,在呋陀经中就记载了许多。但是在以后的1000年,对草药并没有书面的记载。以后卡拉克(Charak)和苏斯罗它(Susruta)的著作成为当时治疗流行病的民间药物的经典著作。《Bir Nighanta》是一部手抄本的草药丛书,共计10卷,也是一部主要的著作。《Ayurveda》是古代阿里安人医疗实践的记录。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区,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民间草药运用的医疗体  相似文献   

12.
符亚丽 《医药导报》2001,20(11):732-732
中药临床药学是指中药密切结合临床、运用中医药理论 ,使中药在人体内发挥最合理的防治疾病效能的研究。也是在最大限度内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 ,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 ,对中医临床、教育及寻找有效药物和中药配伍、炮制、制剂、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1 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性1.1 中医药临床的发展 中国医药学经历了长期历史变革和发展后 ,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 ,更具有生命力。从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的 36 5种中药发展 ,到现在《中药大辞典》载药 5 76 7种 ,《中药辞海》8488种 ,其他中药著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两千多年后,中医被图腾的命运出现了惊人转折。一部叫做《中医扬名》的都市类网络小说,风靡于起点中文网。是恶搞中医还是弘扬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古代书籍虽无此病名,但对本病已早有描述和记载。《内经》一书中,已经有“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的记载。《金匮要略》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章论述,将胸痹、心痛、短气  相似文献   

15.
RP-HPLC法测定穿心莲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英  何选林 《中国药事》2005,19(9):551-552
穿心莲片为咽喉病类非处方药,为清热解毒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脂的含量,该法与200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的薄层扫描法相比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海洋大国之一,海域面积辽阔,海岸线漫长,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药物的国家。我国劳动人民应用海洋药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诗经》就记载有18种海洋生物可作为药用。《黄帝内经》中有以鲍鱼汁治血枯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海洋药物27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记载了牡蛎、海藻、海蛤、乌贼骨等海洋药物10种,其中多数至今仍在沿用。  相似文献   

17.
《伤寒总病论》中对疫病的记载较为丰富,本研究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对书中记载疫病作以阐述,从新的角度研究《伤寒总病论》,对现代疫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藏药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藏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仅次于中药,居于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首。由于青藏高原辐射强,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新无污染,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有效积累多,内含药物的活性成分高,故使生长在这里的藏药材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与更高的药用价值和疗效。文献记载中,《月王药珍》记载的藏药品种有780种,《四部医典》记载了1002种,《晶珠本草》记载了2294种。目前所收集的藏药中,植物药有2172 种,动物药有214种,矿物药有50多种,其中高原特产藏药86 种,在西藏临床常用藏药有304种。  相似文献   

19.
便秘     
便秘在祖国医学的医籍里列为病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是各种疾病在发生发展中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凡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者,均称便秘。如粪便虽软,但努挣难出,或欲便干涩,解而不畅,少许即止者,也属于便秘的范畴。《内经》称便秘为“大便难”或“后不利”、“虑瘕”,《伤寒论》有“阳结”、“阴结”及“脾约”等论述,其他中医文献则有“大便秘涩”、“大便涩滞”、“大便燥结”、“大便秘结”等记载。迨至清·沈金鳌著的《杂病源流犀烛》书里,才有“便秘”这个病名的记载。  相似文献   

20.
医史之最     
在我国医学界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很多的“第一次”,正是他们的出现,使我国医学宝库才得以发展壮大。《黄帝内经》记载血流:“流行不止,环思不休”,比英国人公元1628年发现血循环约早两年;西汉名医淳于意(公元前215年至公元前150年)所写的25例医案,是最早的病史。最早的格式完整的病案则是明代韩懋于公元1522年写的《医通》;西汉王莽时(公元9-23年),大医院医生解剖了被处死者的尸体,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尸体解剖;公元326年,东晋葛洪《肘后救率方》中最先用狂犬脑救治犬咬伤,比法国巴斯德发现狂犬脑有抗狂犬病物质早一千多年;第一部外科专著是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