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理论素有“咽喉口齿诸病皆属于火”之说,咽喉口腔、嗓子、牙齿的主要病理变化——红肿、疼痛、化脓等归为“火”的表现。要从根本上治疗口喉疾病,不能随便服用一些口感刺激、极易伤害口腔黏膜的喉糖类保健药品,应从药性温和、药效强劲的机理进行标本兼治的治疗,定期服用具备治疗功效的药准字号产品。 西瓜霜,性味咸寒,入心、胃、大肠,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优良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之为咽喉、口腔良药,清代名医顾世澄将其正式载入《疡医大全》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咽喉科的遗产,也是相当丰富的,是宝库中的一个部分。早在中国现存第一部医书《内经》里,对于咽喉的生理、病理有许多的论述和一些零星记载。在现存中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里,也记载了若干治咽喉病的药物。以后历代医学著作均记载有治疗咽喉病的方药,并论述了有关咽喉病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西瓜霜,是“久经考验”的中国中药名牌产品,性味咸、寒,又名西瓜硝,也称西瓜翠衣。它是西瓜皮和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粗盐,遇热即化。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收敛祛腐的良好功效,适用于口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对口舌生疮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属菊科,其药用为干燥幼嫩全草。茵陈蒿在祖国医学中很早应用于临床治疗,为治疗黄疸首选之药材。文献考证:《神农本草经》“茵陈蒿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茵陈蒿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金匮要略》有茵陈蒿汤记载“主治黄疸,发热诸证”。中医认为茵陈蒿具有解热、发汗、净血的作用,为黄疸之特效药。寇氏云:“张仲景治伤寒热甚发黄,身而极者用之极效”。张石顽云:“绵茵陈专利水为湿热黄疸要药……”。茵陈蒿早在秦汉前即用于急性黄疸,可见中医用  相似文献   

5.
王月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32-2033
目的:观察口齿含漱液治疗重症患者口腔异常的疗效.方法:将口腔异常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口齿含漱液漱口;对照组应用复方双氧水含漱.结果:治疗组在口腔溃疡发生率及缓解患者咽喉干痛和口腔异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口齿含漱液对重症患者口腔异常进行治疗能有效防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较好的缓解患者咽喉干痛和口腔异味.  相似文献   

6.
大半夏汤是《金匮要略》中的一个方剂,由半夏、人参、蜂蜜等组成。见于《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的第十六条,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尤在泾认为:“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后人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认为不但用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而且可用于其它情况的呕吐。如《千金方》用于:“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并在原方  相似文献   

7.
针刺与治神     
程正合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37-2038
针刺防病治病 ,必以治神为先 ,神形并重。《内经》指出“针刺施术 ,必先从治神入手” ,以治神为本。《灵枢·本神》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素问·刺真要太论》 :“针刺之要 ,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形神合一”、“形与神聚”及“有诸内 ,必形诸于外”。中医在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也强调神的重要性 ,即“诊断贵察神 ,治疗本于神 ,摄生重在神”。1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1 1气血与形神的关系 :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 ,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 (气血运行 ) ,激发人体内的…  相似文献   

8.
明代内源性医学及按摩杰出著作明代的导引、按摩继有新的发展。据《明史·百官志》载:"太医院有十三科。"当时的医政分为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等科。其中又设立了导引按摩专科(明以前多称按摩,自明代起,按摩有时又称推拿)。小儿内源性医学、按摩在明代亦有所前进、发展。据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引亡名氏《小儿推拿秘诀·自  相似文献   

9.
冰硼散来源于明朝陈功实编撰的《外科正宗》一书。主要证治是用于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用法是将其吹搽患处,有回苏开窍、清热止痛、消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 [组方及药理作用] 成药冰硼散每支含;冰片5.2克,朱砂6.3克,硼砂52克,玄明粉52克。也可自行配制:冰片50克,朱砂60克,硼砂500克,玄明粉500克。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硼砂粉研成细粉,降冰片研细,与以上粉末及玄明粉配研,过筛均匀即可。 冰片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三经。内服芳香开窍,外用防腐生肌,清热止痛。朱砂其性甘微寒,归心经。具有镇心安神、解毒防腐作用。硼砂其性咸  相似文献   

10.
孟景春 《家庭用药》2012,(10):56-56
关于用甘草轻量者,凡用甘草为用轻量者,主要是用于咽喉疾患。因咽喉处于上焦,治上焦病,吴鞠通曾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治疗咽喉疼痛的甘桔汤。一般甘草3~4克,桔梗6克即可。再有用调和药性者,亦宜轻量3~5克。  相似文献   

11.
李时诊在《本草纲目》凡例篇引李东垣之论说:“诸咳嗽病……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笔者根据这一启示,在治疗咳嗽病中,对黄芩一药进行了长期的临床验证,确见其长,现就个人体会简述如下。黄芩治诸咳嗽病在于清热化痰考历代中药文献,黄芩有“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备要》),“泻肺中实火” (元素),“疗痰热”(《别录》)等功用。综上所述,黄芩治咳在于清热化痰。据近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足以  相似文献   

12.
谈麻黄     
一、麻黄的作用。麻黄具有发汗、解热、镇咳、止喘、利尿、消肿等作用。 1、发汗解热:《本草经》说麻黄“治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除寒热”。《伤寒论译释》认为麻黄汤治“初生儿有时发热,鼻息不通,不能哺乳者”。麻黄汤及临床常用的发汗解热剂,如大青龙汤等均以麻黄为主药。 2、止咳定喘:《本草备要》指出麻黄“治痰哮气喘。”《金匮要略》有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越婢加半夏汤治“咳而  相似文献   

13.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虽非内科疑难杂症,但若失于治疗,则会诱发多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治疗感冒直接从咽喉论治,获效甚捷。感冒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历代医家总结的不外乎外感六淫、时行疫毒、正气不足等,行辨证论治时常可分为风热型、风寒型、气虚型、阴虚型,所处方药各有针对,但均有桔梗、甘草,即始终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桔梗汤,诸方中的桔梗、甘草在治疗过程中正有解毒利咽之意,具体体现从咽喉论治,恰到妙处,符合《内经》“病起于咽喉,治以甘药”的原则。中医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伤风)及时行感冒。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林西瓜霜喷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方法外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患处,内服逍遥丸。结果所治两例患者1例痊愈,1例显效。结论外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内服逍遥丸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首都医药》2001,8(10):66
六神丸 六神丸是由中药牛黄、珍珠、冰片、蟾酥、雄黄、麝香等配伍研细末经加工而制成的粒状水丸.方剂中的牛黄能清心开窍、清热解毒,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疔疮毒的作用;珍珠具有解毒生肌的作用,能治疗口疮、咽喉肿痛及糜烂等症;冰片又名龙脑,是樟脑和松节油等药经化学合成的制品,具有清热、止痛、解毒的功效;蟾酥为癞哈蟆耳后腺分泌的浆液经加工干燥后制成的具有一定毒性的药,有消肿、止痛及解毒除秽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疬疙瘩、咽喉肿痛、齿龈疼痛等症;雄黄也叫石黄,是一种含有硫化砷的矿石,具有解毒杀虫、燥湿功能,在外科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喉风、喉痹、湿疮、疥疹等症;麝香是人们较熟悉的名贵中药,具有通络、消肿、行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红肿痈疖、口咽糜烂等症.由以上药物配伍组成的六神丸,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溃疡糜烂、口舌生疮等症. 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是由乌鸡(去毛和内脏)、鳖甲、牡蛎、鹿角胶、黄芪、人参、香附、当归、白芍、生、熟地黄、川芎、丹参、山药、甘草等二十味中药组成.方剂中乌鸡是主药,具有养阴、补血、健脾的功能.能治疗肺结核、糖尿病、慢性腹泻、慢性痢疾、遗精、带下、月经不调、崩漏、产后虚弱等症.方剂中的人参、黄芪、甘草、山药具补气、补脾胃、益肺肾等功能;鹿角胶、鳖甲补肾,益精血,养阴潜是阳坚.白芍、生地、熟地在方剂中具有养血、补血、柔肝的功能,对阴虚、血虚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方中当归、川芎能补血养血、破瘀而生新,具有补血、化瘀、止痛、调经、通络之功效,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的良药.香附能行气解郁、止痛调经,牡蛎能收敛、软坚,在本方中能起到止汗、止泻,治遗精、崩漏的作用. 由以上药物组成的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解郁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自汗心悸、骨蒸劳热、月经不调、久泄久痢、崩漏带下等症. 珠贝定喘丸 珠贝定喘丸是由牛黄、珍珠、川贝母、五味子及西药氨茶碱等成份共同组成的中药丸.方剂中川贝是止咳化痰的主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憋气短、肺痈等症.牛黄和珍珠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风痰闭、烦躁不安等症.五味子具有很好的收敛肺气、益气滋肾的功能,常用于喘咳上逆、肺不敛气、久咳久喘肾虚水肿等症.五味子既能收肾气,又能敛肺气,对肾不纳气所致的肺虚久咳有较好的敛肺止咳作用. 以上四味中药配伍,具有很好的止咳化痰平喘、定惊作用.珠贝定喘丸是在这些中药配伍的基础上加入西药氨茶碱.氨茶碱具有较强的止咳、止喘、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这样就使得珠贝定喘丸具有独特的补气、温肾、镇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所致的咳嗽、气急、喘憋、胸满等症. 西瓜霜润喉片 西瓜霜润喉片是由西瓜霜、冰片、火硝、薄荷脑等中药经加工提炼而成的中药片剂,西瓜霜是方剂中的主药,也称西瓜翠衣,是西瓜最外的一层薄皮,瓜皮上常附有一层白色霜样粉末,因此叫西瓜霜.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润喉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嗓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冰片能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火硝是一种经加工而制成的硝石,具有消肿、解毒、散结等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及痈疽肿毒的治疗;薄荷脑是薄荷的提纯物,具有清利发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毒生疮、风热上壅等症的治疗.由以上这些中药共同配伍制成的西瓜霜润喉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音润喉、利咽消溃疡等功效.常用于咽炎、喉痹、蛾口疮、声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的治疗.也可用于扁桃体炎、牙龈炎的治疗. 西瓜霜润喉片不仅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而且还能生津润喉,对咽部干燥肿痛且伴有声音嘶哑的咽喉疾患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芥穗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风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的治疗。《傅青主女科》为清代名医傅山的代表著作,其中使用芥穗处有很多,颇具特色,现总结如下。1古代本草类著作论芥穗芥穗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  相似文献   

17.
皂角刺始载于《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将本品列于“皂荚”项下。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作用。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苏颂谓皂刺与米醋煞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李时珍云:“治痈肿妒乳,风厉恶疮,胎衣不下。”又云:“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本品原植物为皂荚,  相似文献   

18.
立红 《北方药学》2012,9(1):104-104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浅表性的溃疡, 大小可以有米粒到黄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凹陷,周围充血,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疼痛较为明显.临床治疗主要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目前仍未有明确、高效的根治方法. 蒙药哈达嘎尔其是传统的外用蒙药,主要成分有寒水石、冰片、雄黄、朱砂、银朱等,具有收敛、生肌等作用,常用于口腔黏膜溃疡、咽喉肿痛、外伤感染等.中药西瓜霜含片主要成分为西瓜霜、西青果、罗汉果、麦冬、陈皮、甘草、薄荷素油、冰片,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蟾蜍为两栖纲无尾目赡蜍属(Bufo)动物,有25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该属动物12种。早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载有“虾蟆”的性味与主治,据明朝李时珍考证:“古方多用虾蟆,近方多用蟾蜍,盖古人通称蟾为虾蟆耳。……”由此可见,赡蜍的应用可能始于东汉末年。主要用于治疗痈疮肿痛、咽喉肿痛、心力衰竭等症。而且早于17  相似文献   

20.
验方选登     
蒲昭和 《家庭医药》2006,(10):25-25
治产后血晕荆芥穗研末9克,水煎过滤服。表虚自汗者忌用。(摘自《健康之友》)点评:“产后血晕”是指产后失血过多而突然引起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甚至昏迷之症状。荆芥穗有祛风解表、止血之功,常用于产妇肝热生风、血虚肝急之“血晕”。药末以童便冲服效果更佳。治风湿头痛方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