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不加垫板的单面焊缝的射线透照底片进行评定时,未焊透缺陷的等级评定是根据未焊透工件中埋藏深度来确定,也就是依据X光底片上来焊透部位的黑度大小来确定。如果只凭经验观察底片上未爆透部位的黑度变化来评定等级,而没有适当的检验方法和对比手段,当通过实物解剖时往往  相似文献   

2.
经过实际应用,当椭圆型环焊缝的长、短径之比在一定范围时,采用中心透照工艺,在一定措施下,底片质量能满足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喜盛 《无损检测》1999,21(8):376-376
当我们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进行射线探伤时,常会采用双片技术,即用一个暗盒内装不同感光度的两张胶片,照相后,对黑度较大部位,用单片观察其影象,而对黑度较小部位,则可将双片重叠进行观察,以有利于缺陷的评定.下面就双片叠加时的黑度进行分析.1 理论分析由黑度定义可知,黑度D=lg(L_0/L)式中 L_0—入射光强度L—透射光强度如附图所示,设1号底片黑度为 D_1,2号底片黑度为D_2,双片叠加时黑度为D_3;那么对于1号底片D_1=lg(L_0/L_1)对于2号底片D_2=lg(L_1/L_2)当1号底片和2号底片叠加时  相似文献   

4.
射线探伤是以射线照相底片来评定探伤结果的,底片质量是射线探伤的核心要素。影响底片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就其中一个因素底片黑度展开探讨,揭示底片黑度对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窦金然  姜奎书 《无损检测》2003,25(8):437-438
影响射线胶片显影的条件中 ,显影液活度是唯一难以量化和控制的因素。定性地讲 ,新配制的显影液活度最大 ;随胶片冲洗量的增多 ,高温放置时间加长 ,显影液活度逐渐减小。射线探伤作业中 ,按曝光曲线给定的参数对胶片进行现场透照和暗室处理 ,但底片黑度降低 ,主要原因是显影液活度发生了变化。因此 ,测定显影液活度 ,并在透照工艺过程中通过调整曝光参数进行补偿 ,是控制黑度 ,获得高质量射线底片的有效途径。1 显影液活度的底片黑度量化方法显影液活度值可用分析化学的方法通过测定显影液中显影剂等有效成分浓度确定。但从现场角度考虑 ,…  相似文献   

6.
焊接件中对缺陷埋藏深度和其本身高度的正确测定,有利于确定缺陷对工件的危害,尤其对缺陷返修更是重要。当采用X射线方法检测焊接质量时,可利用X射线底片对缺陷进行定位。根据二氧化碳气保焊以及埋弧自动焊缺陷的成因、形状和性质,结合该焊接工艺的坡口角度和堆焊层面及是否单双面焊,同时利用底片样片和底片黑度扫描,对10~14mm对接焊缝的缺陷进行上、中、下层(打底或反刨面)的大体定位和缺陷高度估计,能基本满足对产品制造中焊接缺陷的返修定位要求及缺陷危害分析,在实践中具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一般采用射线探伤,因为射线照像底片即具有直观性,又能够永久保存。《GB3323—87》标准中对底片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底片黑度值AB级限定在1.2~3.5之间。我们要透照的高颈法兰与接管对接有一定的厚度差(图i),当射线源中心(强度为  相似文献   

8.
朱正吼  宋晖 《热加工工艺》2004,(12):36-37,40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FeSiB非晶带材韧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300℃时,FeSiB非晶带材开始慢慢晶化,当温度上升到500℃时,带材内部结构已由非晶态完全转变成晶态。退火温度对非晶带材的脆化起决定作用,退火温度越高,带材脆化程度越大,250℃是带材脆化的临界温度。当保温时间低于临界脆化时间时,带材脆化程度随时间逐渐上升。保温时间达到临界脆化时间时,带材脆化程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射线底片减薄和加厚方面的一些资料分析,介绍了几种处理工业射线照相底片的方法,可以降低或提高底片的黑度,而不损伤底片的质量,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详细描述了实验中的现象,总结了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还给出了各种化学药品的特性,便于一般人员的学习、识别和操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进行底片评定时水渍的底片较多这一问题,介绍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万纾民 《金属学报》1959,4(3):195-205
本文用有限汉克尔变换计算了炉底衬料的导热性及其厚度、冷却情况以及缸温等对炉底温度场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均用曲线来表明。这些结果指出:在多层结构的炉底中,最内层衬料的导热性愈小,而愈靠外层的导热性愈人,则炉底的温度梯度愈陡,热损失也愈小;冷却情况的好坏及缸温的高低对炉底温度场的好坏均有很大的影响。所得结果对炉缸、炉底的合理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文内指出应该进一步研究炉底1150℃的位置与炉缸内外径及各层衬料厚度的关系;死铁层的深度对炉底温度场,尤其是1150℃的位置以及炉底底部中心处的温度等的影响也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认为:当用导热性较大的衬料(如碳砖)作最内层衬料时,其厚度很可能有一临界值。所谓“临界厚度”,意即当小于此厚度时,则遵守“最内层衬料的导热性愈小,炉底的温度则愈低”的原则;超过此厚度后,则反之。 在多层结构(如双层结构)的炉底中,下部的导热性较大的衬料层具有“过渡的”冷却作用,而且有一个有效厚度,此厚度很可能是下层衬料与上层衬料导热性之比的递减函数。  相似文献   

12.
CCD在塞曼效应中的应用及最佳灰度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CD观测系统取代传统的塞曼效应实验仪观测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确定图像的最佳灰度值。不但提高了实验精度,而且缩短了实验时间。该实验方法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发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在其他实验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任建民  周世旭 《轧钢》1998,(5):51-54
通过多次技术改造,发现了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套用传统的孔型设计参数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连铸方坯在箱形孔型、方轧件在平椭圆孔型中宽展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在连铸坯一火成材改造中,通过改进孔型系统改善了咬入状态,使轧制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田玉林 《腐蚀与防护》2000,21(10):444-446
渤海湾地区的土壤对钢铁设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研究腐蚀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于90年代初完成5项腐蚀参数的测试工作。总计布置观测剖面4条,总长主250km。定点原位测试土壤电阻率、土壤含盐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电解失重、土壤极化电流管度等参数。本文着重介绍渤海湾近海地带和向内陆地过渡地带的土壤腐蚀规律和特征,为渤海湾地区的石油工程建设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铝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用SEM/EDS手段观察氧化膜的形貌及对其成分分析并测量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根据锉刀试验评价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大化学计量比可以提高微弧氧化成膜速度,降低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增强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同时,分子的聚合状态也影响其成膜速度和氧化膜的孔隙率,链状聚合物可提高氧化膜成膜速度及氧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其孔隙率,而环状聚合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局部不接触法修复轧机支承辊表面裂纹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金属、效果良好、可在现场进行,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Forestimatingthelifespanoftheweldingworkpieceatthefatigueload,howdoesthelateralresidualstressthatisverticaltothedirectionofthecrackextensionchangeisoneoftheimportancefactorsaffectingtheextensionofthefatiguecrackatthepointofthecrack.That…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将测量金属氧化膜内应力的单面弯曲法和检测氧化膜破裂的声发射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金属氧化膜开裂临界应力的测试装置。即从声发射信号判定氧化膜第一次开裂的时间,并由相应的氧化偏转曲线求得氧化膜开裂临界立力。纯 Ta 试样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00℃、550℃、600℃1atm O_2中,Ta 氧化膜开裂的临界应力分别为:23.3、38.5、18.4×10~6kgf/m~2。不论Ta 遵循直线型还是抛物线型氧化规律,只要时间足够长,恒温氧化中膜都会破裂;且破裂的临界应力和膜的疏密程度及开裂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静液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用 ANSYS5 .5软件对不同挤压参数下钨合金静液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得出了挤压压力、试样内部应力应变场随挤压参数的变化规律 ,并与光刻网格的挤压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热处理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热处理柔性生产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能极好地推进热处理理论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这时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热处理技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