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刚 《炼油与化工》2014,(1):50-52,64
阐述了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配置有气体样品进样阀、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上进行。采用HP-PLOT AL2O3柱用于微量烃杂质的分离,很容易检测小于1 mL/m3的烃类杂质。但该方法不包括丙烯中的其它杂质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聚合级乙烯中微量的CH_4、C_2H_6、C_3H_8、C_3H_6、C_2H_2、Co、Co_2等杂质所用的仪器、操作条件、色谱柱以及定量方法。分析ppm级微量杂质的相对误差在8%以下,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2016,45(11):1380
通过优化GC分析条件,筛选GC色谱柱,利用中等极性RTX-50柱建立了单柱GC方法用于分析高纯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等杂质的含量,并考察了该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表征结果显示,单柱GC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分离测定高纯异戊二烯中微量的二烯烃和炔烃等杂质(包括反-2-戊烯、顺-2-戊烯、2-甲基-2-丁烯、2-甲基-1-丁烯-3-炔、2-丁炔、反-1,3-戊二烯、1-戊炔、3-戊烯-1-炔及异构体、顺-1,3-戊二烯、环戊二烯)。仪器要求简单,无需试样预处理,分离效果良好。异戊二烯中各组分的检测限均小于1 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0%,加标回收率在94.5%~107.0%之间,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简单可靠快捷的高纯异戊二烯中的微量二烯烃和炔烃等杂质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烃露点是获取烃露点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天然气组成分析已有相关方法标准,但对于C_6~+组成分析有不同的定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概述了计算烃露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C_6~+延伸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结果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两个实际天然气样品,根据不同的定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获得的C_6~+延伸组成数据预测了天然气的烃露点。结果表明,对于C_6~+延伸组成的分析,C_6~C_(16)按碳数归类,其中苯、甲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组分单独定量时,由此获得完整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的烃露点和直接测定烃露点平均偏差在3℃以内,初步验证了计算法和直接测定法获得的烃露点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烃类裂解气的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用改进的色谱分析方法,分析烃类裂解气中C_1—C_4气态烃组成。采用一台气相色谱仪,—个TCD检测器,色谱柱是一根由0.3m涂2%鲨鱼烷Al_2O_3柱与6m涂25%癸二腈的6201柱组成的串联柱,以He或高纯H_2为载气。采用标准样品对照法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采用本方法一次进样即可使裂解气中C_1—C_8的26个组份完全分离并计算出组成分布。本方法已用于本厂毫秒炉烃类裂解气的分析,一年多来的分析数据表明,本方法是一种简易可靠的轻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和耐水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液化烃中微量水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液化烃试样的进样方式进行了优化,绘制了外标校正曲线,并用于实际试样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_2液化烃试样采用气态进样,C_(3~4)液化烃试样采用闪蒸同步气化进样,所绘制的外标校正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一定的范围内,液化烃中水气体的加标回收率在100.9%~10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最低检出限为0.74 mL/m~3。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可满足液化烃试样中水含量的监测要求,与国家标准的最低检出限基本一致,为液化烃中微量水含量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C_3/C_4烯烃催化齐聚过程及其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综述了C_3/C_4烯烃催化齐聚工艺及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新进展,和C_3/C_4烯烃齐聚物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情况. 一、前言早在三十年代,国外就已开始利用C_3/C_4烯烃齐聚来生产叠合汽油。五十年代以后,由于炼油工业二次加工过程的发展,有了丰富的C_3/C_4烯烃资源,由此,丙烯和丁烯催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十二烷醇/硅珠等七种化学键合固定相在低碳烃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以十二烷醇/硅珠分析裂解气中C_1—C_4C_5~+烃和以苯甲醇/硅珠分析裂解分离各塔中C_1—C_3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9.
开发出了对裂解产物中C_1—C_8气态烃进行全组成测定的方法。采用癸二腈为色谱柱,裂解气中C_1—C_8沸程较宽馏份能在一根填充柱中得到较好分离,28个组份能在50min内全部流出,本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能一柱多用。该柱已连续使用1年多,共分析样品1000多次。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根色谱柱三次进样的方法,对裂解气进行全分析,基本获得成功,特别是用一根桂子对 C_1—C_4烃的分析,峰形对称,桂寿命长。但存在柱效的重现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沉渍法制备出高效Al2 O3/SPLOT毛细管色谱柱 ,并采用Al2 O3/SPLOT柱对C1 ~C4 低碳烃和聚合级丙烯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Al2 O3/SPLOT柱具有较高的柱容量、适宜的选择性、良好的柱惰性 ,其对C1 ~C4 低碳烃具有较强的分离能力。柱与柱之间的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C_1—C_4色谱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轻质烃及裂解气中 C_1—C_4组份的色谱分析,过去用两台色谱仪、两根色谱柱:一为6201载体涂25%丁二酸二乙酯;一为 Al_2O_ 3载体涂2%阿匹松 L,存在空气和甲烷,乙烷和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乙炔分不开的缺点。经改进,采用一根 Al_2O_3载体涂渍鲨烷的串联柱,一台色谱仪,可将 C_1—C_4的13个组份完全分开。该柱稳定性好,寿命长。  相似文献   

13.
轻质碳氢化合物(C_1~C_4)的气相色谱分析,国内外已有许多报导,用Al_2O_3作固定相的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成功地分离C_1~C_4烃也有不少报导。由于含水量对Al_2O_3的分离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当样品或载气中含有水份时使Al_2O_3吸附了不恒定的水份,导致分离性能的改变。这就大大限制了Al_2O_3柱的使用。国内外已有人对Al_2O_3微球进行改性其效果良好,但采用Al_2O_3制备PLOT柱方面的工作国外已见文献。 本工作是采用兰化橡胶厂的γ-Al_2O_3,以明胶做粘合剂,涂敷在控制好的玻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付出二甲基环丁砜、壬二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三元串联填充色谱柱,基本上满足砂子炉裂解产物 C_5馏份的全分析要求。实验测得18个 C_5烃和丁炔-2在该柱上的相对保留值。采用多柱多段相结合的保留值定性方法,对C_5馏份取得定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Central Electricity Research Laboratories 研制出一种测定空气中烃含量的方法,可以测出大气中浓度数量级为十亿分之一的烃。该法是先用低温浓缩,再用高分辨力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该法适用于各种来源的空气样品中C_2~C_6烃的分析。已知量空气中烃类浓缩的方法是,令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一个冷阱,该冷阱是由一段内填充二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述天然气中C_8~C_(13)重烃的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对测试的可信度作了论证,认为试验方法和结果正确可靠。文章还对四川盆地部分产气层中C_8~C_(13)重烃的分布规律作了探讨,提出了四条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由于来源不同,石油气有多种,但归纳起来可分两类:天然气和炼厂气。石油气的组成分两部分,永久气体和烃类。永久气体包括:H_2、He、O_2、N_2、CO、CO_2和H_2S等。为实现这部分气体的全分离,通常要用二根色谱柱(一般为气固色谱柱)。烃类包括C_1—C_8或更高碳数的单体烃。在天然气中它们以饱和烃形式存在;在炼厂气中除饱和烃外,还存在相当量的不饱和烃。分析这些组份有时也需要二根色谱柱。由此可见,进行石油气的全分析,一般要用三到四根性质不同的色谱柱。有时还要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 C_6~C_9混合烃催化重整复杂反应的化学平衡的方法。本法从单体烃平衡组成推导出每个碳数烃,即 C_6、C_7、C_8和 C_9烃的通用平衡常数,然后计算出平衡产品中芳烃和烷烃的浓度。本法很简便,精确度可以满足一般重整操作的要求。1.方法的推导在催化重整过程中,假定烷烃转化为芳烃时不改变其碳数,因此在能量上更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在高温裂解生产各种烯烃的同时,总是副产一些C_5以上的液态烃。其中C_5~C_9馏份中,含有不同程度不饱和烃,如双烯烃及烷烯基芳烃,这些化合物容易聚合生成胶质,使裂解汽油不能直接应用。为了抽提其中芳烃,发展了裂解汽油两段加氢过程。低温加氢主要是除掉双烯烃及烷烯基芳烃,加氢产品可直接作为车用汽油或再进行二段加氢。用于低温加氢过程的催化剂有Pd/Al_3O_3、Ni/Al_2O_3、Fd-Cr/Al_2O_3、  相似文献   

20.
由胜利油田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个单位组成的胜利油田含水原油中C_1~C_6烃资源分析会战组,在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科研所进行会战。在总厂各级党组织的一元化领导下,参加会战的全体同志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奋战一个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对于原油中C_1~C_6烃轻组份的分析,1976年初大庆油田等兄弟单位曾做过不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