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n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以粘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血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粘液腹水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很低,笔者收集1例MRI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现在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焕文  程中 《华西医学》2003,18(1):121-122
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以粘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粘液腹水特征的疾病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发病率较低 ,据文献报道 ,每一万次腹部手术中可遇到两例[1 ] 。 1 884年Werth首次报道一例腹膜假性粘液瘤 ,患者是来源于阑尾囊腺瘤 ,1 90 1年 ,Frankel报道了一例来源于阑尾的囊肿。这些早期病例报道以后 ,关于腹膜假性粘液瘤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 ,对其来源的争论也日益激烈。最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学分析的运用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争论得到了解决。1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病理来源从 1 884年Werth…  相似文献   

3.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假性粘液瘤又称腹腔假性粘液瘤⒚本文报道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5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表现⒚5例中男3例、女2例⒙年龄60~77岁⒉平均685岁⒕⒚所用仪器为AlokaSSD630⒙探头频率35MHz⒚结果⑶5例患者超声表现腹腔内无数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⒙呈蜂窝状⒉图1⒕⒙并可见弱光点回声和部分肠管及减弱的肠蠕动⒛4例并有腹水征⒚讨论腹膜假性粘液瘤病因尚未清楚⒙以往报道为良性肿瘤⒙而实际上它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1⒙2〕⒙主要来源于卵巢的粘液囊腺瘤或囊腺癌和阑尾粘液囊肿⒙这种聚积于腹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囊肿及其合并的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治。方法收集我院16年来收治的阑尾粘液囊肿9例,对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9例患者中,5例病理证实为阑尾粘液囊肿。2倒为阑尾粘液瘤,其中1例并发腹膜假性粘液瘤。2例阑尾粘液癌,其中1例并发腹膜假性粘液瘤。经随访.除1例固脑溢血死亡外,余8例长期存活。1例阑尾粘液瘤并发腹膜假性粘液瘤术后复发。结论阑尾粘液囊肿有单纯粘液囊肿、粘液囊肿瘤和粘液囊肿癌之分。这三种疾病也是连续变化的过程。后二者可并发腹膜假性粘液瘤。如对这些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术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是以腹腔内充以胶冻样腹水为特征的腹膜肿瘤疾患。临床较罕见,笔遇到1例,现结合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膜假性粘液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粘液瘤患者声像图特点。结果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图像表现:本组病例均可显示腹、盆腔积液暗区,4例内显示为密集点状回声暗区,2例经超声显示大网膜增厚,彩色多普勒显示2例在增厚网膜上显示少许血流信号,另3例未能显示血流信号。结论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腔假性粘液瘤安全、便捷,可作为腹膜假性粘液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专家答疑     
专家答疑编者按本期该专栏问题请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廖松林教授解答问:何谓腹膜假粘液瘤?它与腹膜转移或原发粘液癌有无区别?答: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peritonei)又称为胶状腹水症或粘液性腹水症(gelatinousormucino...  相似文献   

8.
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临床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误治。本文报告我院5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经手术、病理证实,根据声像图资料回顾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6~52岁。使用GE-2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腹部多个切面直接扫查。2结果B超表现:5例腹腔内均为积液,但量的多少及范围均不相同,故声像图表现各异:①提示为腹腔积液1例,液面范围很小只局限于下腹,呈包裹状,暗区内可见散在光点,患者为军人,男性,无任何症状,体检时被发现,后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粘液瘤破裂;②提示为腹膜结核性腹水待查2例,其中1例为男性,暗区范围大,液性暗区内可见不规则条索样强回声及强回声光点;③提示为腹膜假性粘液瘤2例均为女性,其中1例年龄43岁,腹部憋胀不适6月余,伴盗汗、纳差、乏力等,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治疗症状稍减轻,但腹胀无明显改变,反而渐进加重,来我院就诊时患者腹部膨隆如足月妊娠,腹壁张力大,B超所见:腹腔内各脏器间隙及盆腔、子宫直肠窝可见大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呈“蜂窝状”(图1)。手术病理所见:本组5例,4例在本院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物质及大小不等结节状物,质脆...  相似文献   

9.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2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超声检查结果。文中阐述了腹膜假性粘液瘤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描述其声像图表现并与腹腔和手术所见对照,腹腔内大小等的光团,内部呈细小蜂窝祥回声为其特征性声像。作者认为超声在本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营  米军香 《天津护理》2011,19(3):145-146
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reifonaci,简称PP)是由卵巢粘液瘤或阑尾粘液瘤种植于腹腔,盆腔,腹膜及内脏浆膜上而发病,它将导致腹腔内大量粘液瘤和胶冻样腹水生长,使腹部明显膨胀,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最常见的来源部位是粘液卵巢瘤和阑尾粘性囊肿〔1〕。临床表现为腹部膨大,消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癌(PMCA)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PMCA,其原发病灶为胃粘液癌、胆管粘液腺癌、阑尾高分化粘液腺癌和卵巢粘液囊腺癌各1例。【结果】4例发现原发病变,3例CT盆、腹腔粘液性腹水,显示斗篷征和扇贝征。3例腹膜和(或)网膜增厚、网膜饼形成,2例右膈下腹壁结节,1例病灶见钙化灶。【结论】盆腹腔脏器原发肿瘤病灶出现斗篷征和扇贝征,并发腹膜的增厚、腹膜结节和强化、肠道系膜的浸润,有助于PMCA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对其进行CT分型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肿块型5例;腹水型3例,混合型15例,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60%,67%,100%。肿块型腹部可见局限性的包块并且无明显腹水或有极少量腹水,腹水型腹腔可见弥漫性腹水并且无明显包块或极少量包块,混合型腹腔可见较明显包块合并大量腹腔积液。结论:对腹膜假性黏液瘤进行CT分型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因腹膜假性粘液瘤导致腹部钙化罕见,作者报道了3例用 CT 观察该病化疗中和化疗后腹部钙化的进行性发展变化,并简要复习有关文献.3例伴有钙化的腹膜假性粘液瘤均经细胞学或手术证实,其中2例来源于卵巢粘液囊腺癌,1例由穿刺证实但来源不明.本病一般起源于阑尾和卵巢的粘液囊肿或粘液囊腺癌,亦见于结肠、胃、子宫和胰腺,由于广泛的器官受累,来源也可不清.临床表现为粘液性腹  相似文献   

14.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8例,其中5例复发,全部病例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分析其CT影像表现.结果 8例患者均见大量腹水,肠管受压移位,在肝脾边缘形成扇贝形压迹,且5例复发病例扇贝形压迹明显;5例有肠系膜浸润性改变,5例见脐疝;4例表现为腹、盆腔内分房黏液团块;3例原发病例腹膜增厚明显,5例复发病例无明显腹膜增厚;腹壁种植2例;1例合并胸水.结论 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故CT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减瘤术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为完善手术前、中、后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腹膜假性黏液瘤减瘤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76)和对照组(n=74)。试验组术前、术后使用Waterlow Scale评分法正确评估,术前使用康惠尔透明贴,骶尾部使用水疗垫,术中适度活动皮肤,术后访视等措施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15例(20.3%),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5例(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8,P=0.014)。结论正确评估,术前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术中适度活动皮肤,术后访视对于腹膜假性黏液瘤减瘤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腹腔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扇贝样压迹7例,腹腔及盆腔脏器周边分房黏液团块6例,黏液团块内部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网膜增厚3例,1例囊壁边缘合并钙化,7例均合并腹水。结论腹腔肝脾实质脏器边缘压迹及腹盆腔分房黏液团块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诊断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问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痛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18.
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少见,本组8例,并发少见腹膜假性粘液瘤1例.本病为阑尾根部梗阻引起.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本组1例确诊.术中发现阑尾有不典型表现时应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良性阑尾粘液囊肿、阑尾远端2/3囊腺癌,施行阑尾切除预后好.囊腺癌累及阑尾近端1/3时应行右半结肠切除.并有腹膜假性粘液瘤应彻底清除腹腔内胶冻样物,切除大网膜,卵巢受侵时予以切除,周边组织受累应同时切除.术中、术后可予化疗.预后差.多因肠梗阻、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膜粘液癌病(PMCA)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PMCA,原发病灶胃腺癌1例,胆管腺癌1例,阑尾粘液腺癌1例,卵巢粘液囊腺癌1例;其中2例CT平扫,2例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CT除发现原发病变外,3例CT表现盆腹腔粘液性腹水,1例B超提示上腹部有少量腹水,CT值25-32HU,内见分隔。4例均可见腹膜和/或网膜增厚,网膜饼形成,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结论 发生于盆腹腔脏器原发病灶,伴有多发囊性病灶,CT值高于水,腹膜或/和网膜结节样增厚者应考虑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20.
腹膜假性黏液瘤发病率低,主要特征为黏液细胞在腹膜或网膜广泛种植致使腹腔内大量胶冻状腹水.现将1例超声资料报道如下. 患者男,54岁,因腹胀呕吐半年入院.体格检查:上中腹饱满、质韧,叩诊浊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